|
鄭若味依靠種植巨菌草當飼料養殖雞鴨脫貧 多地推廣 村民爭種 種草也能脫貧致富?這樣的好事很快傳開了。 周邊的潮碧村等7個村也開始有村民前來索要草種種植。今年5月初,劍斗鎮福星花園引進的菌草治理堆土也獲得成功。在當地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巨菌草種植漸漸在安溪劍斗、湖頭、湖上、蘆田、祥華等鄉鎮鋪開。 目前安溪連片種植巨菌草規模最大的是位于湖頭鎮下坑村的安溪霞卿養殖專業合作社。據福建省審計廳派駐下坑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卓華強介紹,他們在李文燦及福建農林大學的幫助下,引進巨菌草作為合作社的魚和雞鴨鵝飼料,獲得了很大的成功。 記者在該合作社采訪時,正好看到下坑村的鄭月阿姨在魚塘旁的山地里割巨菌草。鄭阿姨說,她每天要割近200公斤草,用來喂魚和雞鴨鵝等。下坑村村主任黃宣爐介紹,合作社為鄭月這樣的11戶困難戶共13人提供了工作崗位,“他們來干活,一天可以賺80元到100元。” “2019年5月,我們擔心巨菌草沒有傳說中的效果,只試種了1畝,想用來養草魚。”黃宣爐說,沒想到草苗剛長出來,雞鴨竟然跑去吃。 經過實踐,他們發現用巨菌草比用原先的野草喂魚好處多。首先,巨菌草長得快,出草率極高,工人不用一直到處割草。其次,減少人工成本。6畝魚塘以前每天需要兩個工人到處割草來喂魚,現在魚塘周邊都種上巨菌草,一個人很輕松就能完成割草工作。第三,野草喂魚效率比較低,魚只吃草葉,留下大量的莖,會污染水質,堵塞排水口。而長到六七十厘米高的巨菌草,魚都可以吃得干干凈凈。此外,他們經過統計發現,添加巨菌草喂養雞鴨鵝,可省下三分之一的飼料費用。 如今,該合作社已經種植巨菌草30畝,他們計劃還將擴大種植面積。黃宣爐也被安溪華僑職業學校的貧困戶雨露計劃培訓項目特聘為菌草種植解說員,至今已經有四五百名來自安溪各鄉鎮的相關人員到合作社參觀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