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走進藍田鄉藍田村,一排排粉黛瓦墻、錯落有致的民居交相輝應,古樟公園的花兒競相盛開、休閑步道上老人悠閑地散步、水美宮橋下溪水潺潺…… 藍田村系鄉政府所在地、革命老區村,土地面積9.38平方公里,人口4231人,2020年村民人均純收入1.6萬元;曾獲評2018年—2020年縣級文明村,2019年9月入選省級鄉村振興試點村。 藍田村黨支部書記徐愛華介紹,近年來,藍田村根據縣委縣政府工作要求與部署,結合發展需要,規劃形成“一心、一廊、三軸、四區”的總體格局,通過建設花園式美麗鄉村、高質量發展鄉村經濟、全面繁榮鄉村文化等一系列舉措,鄉村振興“換擋提速”駛入“快車道”。 因地制宜打造鄉村“富民品牌”,讓鄉村富起來。該村圍繞發展現代農業做文章,緊緊抓住產業興旺這個“牛鼻子”,因地制宜,不斷進行新的嘗試,培育一個個農業產業化行業企業,促進農民就業增收,以此壯大村集體經濟。比如泉州金山珍豆制品廠,占地面積10多畝,投資1000萬元,年產值1000多萬元,就業崗位150人;梅花鹿養殖場占地5畝,投資200萬元,年產值80萬元,就業崗位8人。 產業融合要留住“形”守住“魂”,讓鄉村美起來。近年來,該村多方籌措資金,開展人居環境整治,進行環境景觀提升,重點開展古樟公園、鄉村微景觀、河道治理以及休閑步道建設,增加休閑設施、健身設施等,建設鄉村文化站、科普宣傳欄、家風家訓館、創建婦女兒童之家,同時對重點歷史遺跡進行保護修繕,打造“望得見山水、留得住鄉愁、體會到韻味”美麗鄉村,讓村里更富詩意。 產業搭上鄉村旅游快車,讓鄉村活起來。該村山林面積大,風景優美,有寶云殿、藍田水庫等旅游資源,村兩委充分依托這些優勢,結合茶園景觀改造、河道景觀改造,發展生態旅游,打造鄉村旅游新名片,帶動村民增收致富。據悉,藍田水庫現在每天都吸引許多游客來這里垂釣,從而帶動當地的游樂購。 徐愛華表示,下一步,藍田村將積極探索鄉村振興之路,持續開展鄉村裸房整治,實施鄉村道路硬化,建設茶園花海,發展特色產業,從“面子”美到“里子”實,打造百姓富、生態美、產業優的和諧村莊。(安溪報記者 章桂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