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現代城市文明的猛烈沖擊下,鄉村文化記憶不斷被沖刷,文化認同感逐漸式微。安溪縣大坪鄉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聯合泉州華僑大學美術學院畢業生,共建發展文創,豐富記憶載體,讓墻壁“說話”,在時代發展的洪流中喚醒群眾鄉村文化記憶,助力鄉村振興新路。 善于利用鄉村“土氣”,做好美化環境文章 利用整改后的旱廁、雞鴨豬圈、廢舊空心房、鄉村墻院等作為文化宣傳的有效載體,探索“大學生+黨員+群眾”的鄉校合作共建模式,引入高校資源,激活動力,提振精神,傳承鄉村文脈,留住鄉愁記憶,重塑鄉村之美。 巧于煥發農村“生氣”,做好文創惠民文章 為增強文化自覺,大坪鄉在加強鄉村生態保護的同時,注重藝術元素植入,讓傳統村落“活起來”。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農耕文化等展現在村民面前,變“被動學”為“主動看”,弘揚美麗文化,引導向上向善。 精于融入時代的“朝氣”,做好文旅融合文章 提出以墻繪為起點,走農旅、文旅融合發展之路。挖掘鄉村自然、人文資源,打造特色村莊,推出集賞美景、享民俗、品文化等多元化體驗于一體的鄉村文化旅游產品,助力鄉村旅游發展,添彩美麗鄉村建設,擦亮鄉村振興底色。 下一步,大坪鄉將繼續以墻繪和微景觀為載體,發揮鄉村振興示范村輻射作用,讓更多的豬圈變樂園、破房子變好景觀、雜物堆變“小公園”,書寫美麗鄉村,繪出美好生活,提升鄉風文明,促進鄉村振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