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家書屋+” 變身鄉村振興“文化窗口” 不僅僅是發揮閱讀平臺功能,安溪縣農家書屋還聚焦群眾需求,探索了“農家書屋+”模式,定期開展“非遺”傳承、特色課堂、專題宣講、親子閱讀等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打造一批集閱讀、休閑和文化交流為一體的公益性、開放式、多功能的農家書屋。在滿足村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時鼓勵更多村民走進書屋、愛上閱讀,讓農家書屋“活”起來。 “頭放正,肩齊平,挺直后背,一撇一捺都要用心寫?!苯眨邶堥T鎮觀山村的寶蓮堂公益閱讀中心,龍門中學老師馬育生為孩子們帶來了一節書法課,孩子們跟著一筆一劃學習書法,十分投入。不久前,廈門剪紙非遺傳承人洪志標也來到公益閱讀中心,用一把剪刀和一張紅紙,教孩子們從對稱的圖案學起,剪出圓圓的窗花、大紅的囍字。“咱厝人,冬至時,米絞粞搓紅丸……”以快板藝術風靡安溪的民間藝人黃桂生也來到公益閱讀中心,教孩子們唱他創作的新童謠《冬至搓紅丸》,孩子們一邊拍著節拍,一邊跟著念,其樂融融。 據介紹,寶蓮堂公益閱讀中心定期邀請學校老師、非遺傳承人等,為孩子們舉行諸如讀誦經典、藤鐵編織、唱紅色歌曲、外出郊游等系列活動,讓孩子們在閱讀之余,能“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寶蓮堂公益閱讀中心是全縣農家書屋的一個縮影。據介紹,今年來,安溪縣利用農家書屋空間載體,策劃舉辦“微光共聚·筑夢童行”“閱讀小康氣象,奮進振興征程”“新時代鄉村閱讀季”等系列活動,并常態化開展包粽子、南音、茶藝、高甲戲等形式多樣、具有茶鄉特色的文化活動,目前已開展活動700余場,參與人數10余萬人次。 不僅如此,安溪縣還探索“書屋+培訓”模式,組織農民講師團、“土專家”“田秀才”和經濟能人,深入農家書屋開展“拉家常+聊政策+送技術”三位一體的“15分鐘微宣講”活動,通過面對面指導、手把手示范實操等互動型教學方式,將竹藤編、制茶技藝等農技植入農家書屋,帶動形成一批新型職業農民,使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學到致富技能。 為了更好地宣傳農家書屋,安溪縣還推出“我愛朗讀”融媒體專欄,不定期邀請基層閱讀愛好者,運用短視頻情景融合方式,走進各色各樣的農家書屋,展現農村書屋特色魅力,講好農村書屋閱讀故事。截至目前,已刊播短視頻14期,閱讀量超20萬。 “我們將農家書屋融入各村文化廣場、紅色驛站、游擊隊聯絡點等微景觀,打造虎邱鎮湖西村黨建主題公園、城廂鎮經兜村初心公園等網紅景點,持續豐富鄉村旅游內涵,避免了農村書屋的同質化,讓農家書屋更有人氣?!卑蚕h委宣傳部有關負責人表示。 下一步,安溪縣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配套建設旅游紅色書屋,將農家書屋與當地特色相結合,有效整合茶文化旅游服務空間,持續打造如“鐵韻書院”“添壽福地茶書院”“祥華種茶人書院”等特色農家書屋,創新“書院+茶道院+茶香人家+自然農法基地”模式,建設鄉村振興綜合體試點,助力鄉村文旅融合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