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鳳城鎮‘黨建+’鄰里中心是全市首個整體嵌入老舊小區的‘黨建+’鄰里中心,也是第一個具備鎮級便民服務功能的‘黨建+’鄰里中心。”近日,筆者走進安溪縣鳳城鎮“黨建+”鄰里中心,只見這里的辦公場所明亮整潔,內設便民服務區、近鄰紀檢工作室、民情茶室、農產品展示區等,通過一站式服務窗口,更好地開展便民服務,推進社區便民服務建設新格局。 構建優質高效“一刻鐘”服務圈 近年來,鳳城鎮瞄準鳳明社區交通便利、周邊居民相對集中等區位優勢,依托鳳明社區打造鎮級“黨建+”鄰里中心。據鳳城鎮黨委副書記孫瑞德介紹,去年以來,鳳城鎮以“1+6+X”模式對黨群服務中心提檔升級,推進建設鳳城鎮“黨建+”鄰里中心,最大限度整合優化區域內各類資源,著力打造優質高效的“一刻鐘”便民服務圈。 據了解,鳳城鎮“黨建+”鄰里中心,占地面積250余平方米,建筑面積1500平方米。在建設初期,整合資源、盤活場地閑置資產,精心謀劃建設,合理劃分便民辦事、社區食堂、健身場所、文化教育、圖書角及老年人醫養中心等模塊。項目從2022年下半年進場施工,今年7月份竣工,現在已經基本投入使用。 “在車馬很慢的年代,有著閩南印記的紅磚黑瓦承載著閩南老一輩人的歲月和鄉愁。”鳳城鎮干部林楷強介紹,“黨建+”鄰里中心借鑒和模仿閩南古厝紅磚黑瓦的建筑風格,一方面是尊敬懷念、教育傳承,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城市發展更有溫度,讓民生福祉更有質感。 值得一提的是,鳳明、朝陽、先聲、東岳、鳳山等5個社區居住近5.5萬人口,依托鳳城鎮“黨建+”鄰里中心成立大黨委,實現共同使用管理和服務,發揮黨建引領共治共享的大作用。孫瑞德表示,以務實舉措構建優質高效“一刻鐘”便民服務圈,實現老有所養、幼有所育、病有所醫、食有所安、居有所樂、事有所辦的六大優質服務功能,大大提高群眾生活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引進第三方機構專業化運營板塊 “我年紀大了,行動不方便,又不想給孩子添麻煩。在家門口的慈心養老中心讓我享受到便捷的養老服務,也方便孩子們回家后直接過來探望。”鳳明社區居民劉奶奶說道。 “專業的事讓專業的人來做,養老是‘黨建+’鄰里中心不可或缺的板塊。”鳳城鎮組織委員梁財樂介紹說,“黨建+”鄰里中心引入第三方——福建省慈園養老服務有限公司打造專業化的社區養老模式,讓老人不出社區就能享受到全托服務、日間照料、上門服務、助餐、義診、老年人活動等全方位的養老服務。 “在確保建設標準化的基礎上,創建有特色的鳳城鎮‘黨建+’鄰里中心品牌,打造全市第一個自助餐形式且對外開放經營的社區食堂。”孫瑞德說,通過委托第三方慈味餐廳運營多功能社區食堂,解決全齡居民足不出區吃飯問題,必要時社區食堂還可變身“宴會廳”,滿足周邊居民對生日宴、家宴的需求,承載社區活動聚餐。 同時,“黨建+”鄰里中心還攜手縣教育系統“筆架學堂”、引進國學教育和音樂教學第三方機構,共同打造“黨建+”鄰里中心的幼托教育一體化,為周邊中小學生及幼兒園兒童提供課后輔導及幼托服務,并利用轄區內場所資源開展巡回志愿公益課服務、“四點鐘課堂”等文體活動。 據悉,近年來,鳳城鎮積極探索村(社區)黨組織引領的村社自辦、國企幫營、委托運營模式,推動“黨建+”鄰里中心常態長效運營。孫瑞德表示,下一步,他們將切實聚焦群眾所需所想所盼,不斷推進“黨建+”鄰里中心功能體系建設,將“黨建+”鄰里中心打造成群眾主動來、經常來的地方,讓城市發展更有溫度、鄉村振興更有實感、民生福祉更有質感。 (易曉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