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黄色网-国产黄色小视频-国产黄色小视频在线观看-国产黄色一级-久久国产热视频-久久国产三级

留住記憶中的鄉(xiāng)愁——泉州傳統(tǒng)村落探訪

圍繞“泉州傳統(tǒng)村落之振興”主題,泉州市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聯(lián)合東南網(wǎng)走進多個泉州傳統(tǒng)特色村落,用科學規(guī)劃勾勒出古村“重生”的美好藍圖。一個個村莊在筆下、圖中漸漸清晰,一幅“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xiāng)愁”的閩南原鄉(xiāng)卷軸正緩緩展開。

 資  訊 

泉州傳統(tǒng)村落之德化曾坂:戴云山下世外桃源

即時 | 2020-09-30 17:40

遠處峰巒疊翠,近處農(nóng)田阡陌,曾坂美得純凈空靈,猶如世外桃源。東南網(wǎng)記者 林婕 攝

東南網(wǎng)9月30日訊(本網(wǎng)記者 謝玉妹 林婕)“仙苑”,意為人間仙境。在德化,就有這么一處勝似人間仙境的世外桃源——曾坂,古稱“仙苑”。

從德化縣城驅(qū)車50公里,沿著盤山公路蜿蜒而上,行至半途,車輛在岔口忽轉(zhuǎn)直下,群山環(huán)抱中,放眼俯瞰,遠處峰巒疊翠、茂林修竹,近處農(nóng)田阡陌、鳥語花香,曾坂,到了。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曾坂位于德化縣上涌鎮(zhèn),古稱“仙苑”。東南網(wǎng)記者 林婕 攝

“地處深山人未識”之千年古村

大概因為“地處深山人未識”,這個千年古村落的原始風貌得以很好地保存,純凈空靈之美令人驚艷。

雖嵌于群山之中,曾坂的海拔仍有665米,冬暖夏涼,氣候宜人,秋風送爽的時節(jié)尤為愜意。曾坂的土地面積達10.1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僅158人,大部分都為留守老人。地廣人稀,但村落并不荒涼。這里山高壑深,土壤肥沃,雨霧滋潤,適宜各種樹木生長,遍布近3000 種樹木、竹、藤、草等植物,82%以上的森林覆蓋率讓曾坂成為“天然氧吧”,清新的空氣使人忍不住貪婪地多深呼吸幾次。

涌動的山嵐、蔥綠的稻田、白墻灰瓦的古民居、屋檐下的紅燈籠、房前的小野花……一場秋雨把村子洗刷得尤為清新。沿著寬闊的村道一路向前,潺潺流水伴隨著聲聲鳥鳴,讓深山顯得更為幽靜。源自戴云山的涌溪流經(jīng)這個千年古村落,灌溉了兩岸的農(nóng)田,也滋養(yǎng)了溪旁的千年古樟。奇花異草、山清水秀、林美瀑奇……漫步其中,一步一眼皆是景。

由于人少,曾坂僅有百余幢房屋,其中大半以上為傳統(tǒng)建筑,從宋、元、明、清到民國,70余幢老屋點綴在如山水畫般的村落中,使“仙苑”更有煙火氣。

除了古民居,村里還有古官道、古廊橋、古窯址、古水利設施、古堡、古寨和祠堂、廟宇、書院、地下交通站等一大批歷史遺跡,這些建筑群阡陌交互,曲徑遷回,細數(shù)有十八條“街巷”,號稱“十八巷”。“十八巷”雖經(jīng)歷史更迭、翻修重建,但仍保存有明清時期的建筑形制、粱架結(jié)構(gòu)、材料和工藝手法。

其中,祠堂的工藝尤其考究,韻味特別,形體上大都是一層木屋,翹脊,工藝上充分融合雕刻、泥塑、彩繪等藝術形式,古色古香,精美絕倫,頗具戴云山建筑特色和傳統(tǒng)建筑內(nèi)涵。曾坂有曾、賴、陳、蘇四個姓氏,現(xiàn)存12 座宋元明清祠堂,這些祠堂是曾坂人文民俗和閩中建筑藝術的重要載體,每一座祠堂都能引出幾位歷史人物和傳奇故事,文化氣息濃厚。

始建于南宋的曾氏祠堂營厚堂為二層疊式樓房,建筑形式十分罕見,別具一格。祠堂部分木頭構(gòu)件被刷成黑色,更加莊嚴肅穆,整座建筑古典大方。曾氏先祖以“耕讀孝友”傳家,如今,營厚堂被打造成曾氏家風家訓館。當中的家風家訓皆從族譜中翻閱而來,至今仍有警示教育作用,值得游人駐足深讀。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白墻灰瓦的古民居前是一小片稻田。東南網(wǎng)記者 林婕 攝

“稻花香里說豐年”之世外桃源

在曾坂,家家戶戶幾乎都有一畝三分田,大多以種植水稻為主,往年的秋天,正是收割稻子的季節(jié)。但今年稻田里除了稻子,還有稻魚、稻蝦。

“溪草落濺濺,魚飛入稻田。”這一幕詩中場景,如今在曾坂隨處可見。據(jù)曾坂村委會主任曾華釗介紹,2019年以來,曾坂村以中國傳統(tǒng)村落保護開發(fā)為契機,請專業(yè)旅游設計規(guī)劃團隊整體規(guī)劃設計,引入農(nóng)業(yè)立體養(yǎng)殖項目,打造400多畝稻魚、稻蝦、荷魚共生示范基地。目前,村里已完成土地流轉(zhuǎn)及對基礎設施的標準化改造,正在進行育苗、種苗、養(yǎng)殖。

秋季在曾坂,游客不僅能品嘗到肥美的稻花魚、小龍蝦,還能到荷塘中采摘蓮子。在營厚堂前的荷塘中,幾朵荷花開得正盛,但在秋天,碧綠的蓮蓬顯然更吸引人。摘下一枝蓮蓬,摳出蓮子,去皮、去芯,放入口中,清脆甘甜,是大山中的天然零食。

坐擁豐富的森林資源和千年歷史文化,曾坂積極加強對自然資源與古村落風貌的保護力度,倡導村民對古建筑進行維修而不是簡單翻建,鼓勵村民在房前屋后進行綠化美化。現(xiàn)在,在民居房前屋后以及山地上都可看到各種花木,滿村翠綠,種植最多的當屬木本繡球花,到了開花的季節(jié),村落便成了繡球花的海洋,處處彌漫著花香。

為了提升村落的藝術氣息,讓古建筑得到更好的保護和傳承,曾坂和多所高校合作,將鵬南堂、北斗堂等部分修繕后的古民居作為藝術師生們的實踐教學基地和創(chuàng)作工作室。五隔三差來村小住的師生們?yōu)樵鄮砹瞬簧偾啻簹庀⒑退囆g氛圍,而曾坂也成為了他們迸發(fā)靈感和展示才藝的一個絕佳空間。

除了實踐教學基地,村里還有多幢老建筑被改造成家風家訓館、中華姓氏德化白瓷雕塑館、新時代鄉(xiāng)村孝道文化展示館等。位于曾坂村村頭的的游客服務中心就是由舊供銷合作社改造而來,仍保留著舊時供銷社的風貌,可看到放置物品的高柜、展示物品的玻璃柜臺,以及綠色邊框的窗戶。改變的是用途,不變的仍是振興鄉(xiāng)村、為農(nóng)服務的初心使命。

在合理的規(guī)劃與精心的保護下,這個戴云山下的千年古村落仍保留著原生態(tài)的古樸安寧。天藍水清、綠樹環(huán)繞的田園風光與周邊如畫的自然山水和諧共生,讓曾坂終成現(xiàn)代社會的一處世外桃源。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午飯后,住在古宅的兩位老人正在閑聊。東南網(wǎng)記者 林婕 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屋檐下的紅燈籠為古樸的建筑增添一抹亮色。東南網(wǎng)記者 林婕 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曾坂的房屋中65%為傳統(tǒng)建筑。東南網(wǎng)記者 林婕 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營厚堂前荷葉田田,屋后茂林修竹,郁郁蔥蔥。東南網(wǎng)記者 林婕 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一婦女正扛著鋤頭準備下地干活。東南網(wǎng)記者 林婕 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遠處層巒疊翠,近處稻田蔥綠,秋天的曾坂依然綠意盎然。東南網(wǎng)記者 林婕 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秋天是采摘蓮子的季節(jié),清脆甘甜的蓮子是大山中的天然零食。東南網(wǎng)記者 林婕 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古民居房前的小花開得正艷。東南網(wǎng)記者 林婕 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圖中窯坊為廈門工藝美術學院師生的實踐教學基地。東南網(wǎng)記者 林婕 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曾坂村的游客服務中心仍保留著舊時供銷社的風貌。東南網(wǎng)記者 林婕 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一處古民居被高校藝術學院師生改造成實踐教學基地。東南網(wǎng)記者 林婕 攝

泉州特色村落之泉港惠嶼:譜寫閩南海島《漁光曲》

即時 | 2020-09-24 22:30

惠嶼至今仍保留著許多原生態(tài)的海島風貌。東南網(wǎng)記者 謝玉妹 攝

東南網(wǎng)9月24日訊(本網(wǎng)記者 謝玉妹)“云兒飄在??眨~兒藏在水中,早晨太陽里曬漁網(wǎng),迎面吹過來大海風……”惠嶼島,大概就是《漁光曲》中“潮水升,浪花涌,漁船兒飄飄各西東”的小漁村吧。

這座位于泉港區(qū)南埔鎮(zhèn)的小漁村是泉州唯一一個海島行政村,遠離了大陸的繁華與喧囂,獨擁一片碧海藍天。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青黃的石頭房與紅磚厝就像是鑲嵌在島上的珍珠與珊瑚,于海天一色中熠熠生輝。泉州市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 供圖

一座閩南風情的海島

從對岸直線2公里遠的肖厝村看過去,惠嶼形似大蝦,橫亙于海,當?shù)厝朔Q之為“橫嶼”,閩南語中,“橫”與“惠”讀音一致,惠嶼由此而來。從肖厝碼頭搭乘輪渡,10分鐘左右即到達惠嶼村,一路上,海風夾帶著海鮮的點點腥甜味兒迎面吹來,濃郁的海洋氣息讓人心曠神怡。

惠嶼的人居歷史并不長,居民多為清中后期從肖厝移居而來,全村同宗同族,都姓肖?;輲Z先人初登荒蕪海島之時,棲居巖洞中,因此島上至今留有首批登島者居住過的“圣蛙石”,仍可見擱置生活用具的石臺和砌筑擋風墻的地基?!笆ネ苁备浇幸蛔鶗x富宮,供奉官至太傅的漢代肖厝人先祖,修建之初還供奉過福建“乞海人”都信奉的媽祖。

如果說,晉富宮支撐起惠嶼人的信仰,那么,晉富宮后方不遠處的古井則孕育了他們的生命。這口被叫做“神井甘泉”的古井是惠嶼人的“生命之水”。在當?shù)赜羞@樣一個傳說,惠嶼先人初到海島之時,遍尋不到淡水水源,后在夢中獲悉,晉富宮后有水源。夢醒,先人朝夢中所在地掘地十余米,井水噴薄而出。此后兩百年的悠悠歲月里,惠嶼人大多依靠這口古井生存?!俺运煌诰恕保啪嵝阎笕?,這個曾經(jīng)一無所有的孤島,是如何在漫長的時光里被勤勞的先人一點一滴開墾的。

惠嶼島上的房子大多是近代所建的石結(jié)構(gòu)房,取材自當?shù)氐幕◢弾r,以青灰色系和米黃色系為主,頗具閩南沿海特色。同時,島上還保留著幾幢閩南紅磚古厝,古厝的門、窗、檐口等構(gòu)件細節(jié)色調(diào)則以磚紅色系為主。青黃的石頭房與鮮艷的紅磚古厝就像是鑲嵌在島上的珍珠與珊瑚,于海天一色中熠熠生輝。

因原生態(tài)的海島風貌、淳樸的閩南民風和獨具特色的海上風光,惠嶼也被譽為“泉州的鼓浪嶼”?;輲Z島上也有一條環(huán)島路,但因島嶼面積不到2平方公里,環(huán)島路自然也不長。一側(cè)是房子,一側(cè)是海,漫步在環(huán)島路上,傾聽遠處海浪翻涌的聲音,能感受到一種遠離塵囂的悠遠與寧靜。

惠嶼的地勢不高,爬上綠色的小山坡,近處的三角梅開得正艷,向遠處眺望,對岸的莆田樂嶼朦朧可見。因地處湄洲灣南岸,惠嶼人的閩南語夾雜著些許莆仙口音,聽起來十分獨特。

漁村的淳樸與純粹吸引著一波又一波的藝術家前來創(chuàng)作。2015年,泉州籍著名藝術家蔡國強曾在島上點亮“天梯”,璀璨而富有創(chuàng)意的煙火點燃了藝術家濃濃的鄉(xiāng)愁,也綻放出閩南海島獨有的魅力。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正在整理漁網(wǎng)的漁民。東南網(wǎng)記者 謝玉妹 攝

一群靠海而生的漁民

生活在惠嶼島上的人是幸福的,能在晨曦中感受海風輕輕吹拂,看著夕陽慢慢沉入海平面,還能在漁光月色中,枕著波濤入眠……

海島的生活很簡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千余名村民們的經(jīng)濟收入主要依靠海水養(yǎng)殖和近海捕撈。其中,海水養(yǎng)殖為支柱產(chǎn)業(yè)。海帶、鮑魚、海蠣、馬鮫魚……這些都是惠嶼村的特色養(yǎng)殖產(chǎn)品。

離岸邊不遠的漁排上,有一家海鮮餐館,捕魚回來的小漁船都會三三兩兩地??吭诓宛^旁,將剛收獲的海鮮賣給餐館。黃翅、小管、虎鯊……野生的海鮮活蹦亂跳的,大多都能賣個好價錢,若是運氣好,捕到了野生黃花魚之類的好品種,那就是大豐收了。

因為惠嶼人的誠信,近年來,相關金融機構(gòu)持續(xù)支持惠嶼村擴大海上養(yǎng)殖規(guī)模,漁民們的收入年年攀升,惠嶼村也被福建省農(nóng)村信用社系統(tǒng)評為首個“金牌信用村”。經(jīng)過多年的發(fā)展,惠嶼村已打造了一支數(shù)量充足、養(yǎng)殖技術過硬的人才隊伍。同時,村里還有38艘內(nèi)海小漁船,每年5—10月農(nóng)閑時,漁民就在近海捕撈,增加家庭收入。

“我們村的年輕人大多在外打拼,留島的多為中老年人,總有一天會做不動,所以還是得發(fā)展其他產(chǎn)業(yè)。”惠嶼村村委肖錦斌告訴記者,近年來,惠嶼村圍繞生態(tài)休閑漁村建設,致力發(fā)展海島生態(tài)休閑旅游業(yè),“把民房變民宿、村民變股民”。生存的方式在轉(zhuǎn)變,但賴以生存的仍是同一片海。

過去,交通不便和淡水缺乏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惠嶼人,今日,跨海電纜、輸水管道、快艇輪渡連接了海島與外面的多彩世界。隨著基礎設施條件日臻完善,惠嶼走上了海上養(yǎng)殖和生態(tài)旅游“兩翼”齊發(fā)展的道路,從貧困村轉(zhuǎn)身成為富裕村。目前,惠嶼島上有5家特色民宿和酒店、5家農(nóng)家特色餐館,年均上島游客10萬余人,年均旅游收入約2000萬元。

惠嶼得天獨厚的地理和資源優(yōu)勢得到了泉州市資源規(guī)劃部門的重視,不但積極推動漁村成為“機關黨建引領鄉(xiāng)村振興試點”,還抽調(diào)精干力量幫扶開展村莊規(guī)劃的編制,并完成初步規(guī)劃成果。按照規(guī)劃,惠嶼村將圍繞“海島生活”主題,完善各項配套設施和居住環(huán)境,打造集“泉州市漁村休閑度假、海產(chǎn)品銷售、親子旅游、海洋文化展示”于一體的綜合性海島鄉(xiāng)村旅游目的地。

未來,惠嶼的特色將被更深入地發(fā)掘,這顆璀璨明珠終將散發(fā)出屬于她的光芒!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惠嶼是泉州唯一一個海島行政村。東南網(wǎng)記者 謝玉妹 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惠嶼形似大蝦,橫亙于海。泉州市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 供圖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惠嶼村里還保留著幾幢閩南紅磚古厝。泉州市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 供圖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惠嶼村民們的經(jīng)濟收入主要依靠海水養(yǎng)殖和近海捕撈。 東南網(wǎng)記者 謝玉妹 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捕魚歸來的漁船。東南網(wǎng)記者 謝玉妹 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島上新建的民宅大多在海邊。東南網(wǎng)記者 謝玉妹 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島上至今留有首批先人居住過的“圣蛙石”。 東南網(wǎng)記者 謝玉妹 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惠嶼島的海上棧道和漁排。 東南網(wǎng)記者 謝玉妹 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漁民將剛收獲的海鮮賣給餐館。東南網(wǎng)記者 謝玉妹 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漁民正在“盤點”當天的收獲。東南網(wǎng)記者 謝玉妹 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惠嶼島上的房子大多是近代所建的閩南沿海石結(jié)構(gòu)房,取材自當?shù)氐幕◢弾r。泉州市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 供圖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漫步在惠嶼的環(huán)島路上,傾聽遠處海浪翻涌的聲音,能感受到一種遠離塵囂的悠遠與寧靜。東南網(wǎng)記者 謝玉妹 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爬上綠色的小山坡,向遠處眺望,對岸的莆田樂嶼朦朧可見。東南網(wǎng)記者 謝玉妹 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沙灘旁一處小山坡被改造成公園。 東南網(wǎng)記者 謝玉妹 攝

泉州傳統(tǒng)村落之泉港樟腳:斑斕彩石壘砌成“油畫村”

即時 | 2020-09-18 11:34

“油畫村”吸引了許多文藝青年來此采風、旅游。東南網(wǎng)記者 謝玉妹 攝

東南網(wǎng)9月18日訊(本網(wǎng)記者 謝玉妹 文/圖)彩色礦石壘砌的墻體、烏青石鑲嵌的門窗框,墻壁“涂”幾處磚紅,屋頂“抹”一片灰瓦,斑斕的石頭房子便“躍然眼前”,在房前屋后點綴些花草綠植,就成了一幅如真似幻的“鄉(xiāng)村油畫”。這個“油畫村”就在泉港樟腳。

雖是沿海地區(qū),但樟腳卻位于有著“泉港后花園”之稱的涂嶺鎮(zhèn)西北部山區(qū),需沿山路盤旋數(shù)公里方能到達。據(jù)村民介紹,樟腳有一棵800多年的大樟樹,站在樹上俯瞰,樹腳下的村貌一覽無遺,樟腳也因此得名。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被改造成茶館的石頭房一角。東南網(wǎng)記者 謝玉妹 攝

徜徉“油畫村”感受“童話世界”

初秋的泉州,清晨還細雨朦朧,不一會兒就艷陽高照,但無論晴雨,“油畫村”都極具美感。濃郁的文藝氣息吸引了許多畫家、攝影家來寫生、采風。這個古樸的村落就這樣被定格在一幅幅畫作、一張張照片中。緣于此,外界方知在樟腳的普通民宅后,還隱藏著這樣一個“童話世界”。

樟腳傳統(tǒng)古民居多建于明清時期,包含閩南紅磚官式大厝和石頭房。在閩南,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當屬“出磚入石燕尾脊”的紅磚古厝,正因如此,色彩繽紛的石頭房就顯得尤為獨特。

走進成片的石頭房古民居,仿佛走進一個用石頭構(gòu)筑成的彩色“童話世界”。這里的建筑以石為墻,以石為廊,以石為階,以石為徑,房子依山而建,層層疊疊,錯落有致,上下左右都不講究布局,戶與戶之間都有石卵臺階相連。

石頭房的構(gòu)建簡約而不簡單,墻體采用當?shù)厣街猩a(chǎn)的形狀不規(guī)則的黑色花崗巖和五彩鵝卵石,加上黏土和稻草壘砌而成,十分堅固厚實,具有良好的保溫效果,冬暖夏涼。這些石塊的顏色很豐富,有紅褐、灰白、赭黃、藏青等,建造出的房子色彩斑斕。石頭房的門框和窗框大多用烏青石切條板做成,部分石頭房外墻還鑲嵌著鮮艷的紅磚,多種顏色的建筑材料匯集于一幢房屋,讓樟腳的古民居仿佛自帶“濾鏡”般,美得古樸卻奪目。

為防盜匪,樟腳石頭房的窗戶小而少,但前后房之間通常會留有狹窄的露天巷或者小天井,以便通風采光。房屋內(nèi)部多采用木材隔斷,裝飾較少,質(zhì)樸而有味道。 房與房之間的石巷都不寬,兩邊的墻壁觸手可及,身處其中,陰涼且幽靜。

成片的石頭房讓樟腳呈現(xiàn)出一種罕見的原始自然,石頭歷經(jīng)數(shù)百年的風雨洗刷,留下了斑駁印痕,又充盈著厚重的歷史感,最終積淀出一幅渾然天成的復古油畫。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成片的石頭房讓樟腳呈現(xiàn)出一種罕見的原始自然。東南網(wǎng)記者 謝玉妹 攝

留住歷史方能再現(xiàn)昔日盛況

樟腳村傳統(tǒng)村落建筑文化源遠流長,是當?shù)鼐用袷朗来腔鄣慕Y(jié)晶,不僅是當?shù)貧v史、文化、信仰、習俗和觀念的印記,也是一項珍貴的歷史文化資源。

瑞峰樓是村里唯一一幢將建造日期刻在匾額上的古民居。這幢清代嘉慶年間建造的祠堂由彩色卵石塊砌成,為二進三開間四護厝格局,精雕的青石拱形大門構(gòu)筑精美,墻體厚度達一米多,能起到很好的防御作用。如今的瑞峰樓延續(xù)樟腳陳氏先祖從惠安東園帶來的民間信仰,仍供奉著“司馬圣王”。除了陳氏,這個僅3000多人的古村落還有12個姓氏。

祖祠內(nèi)掛著幾盞老舊的花燈。樟腳有元宵節(jié)游龍燈的風俗,每家每戶根據(jù)男丁的數(shù)量在木板上掛上相應數(shù)量的燈籠,由村民兩頭扛著木板游于鄉(xiāng)間?;粲锡垥r,扛燈者總是有意無意地燒掉幾盞紙花燈,當?shù)厝朔Q為“出燈”。來年還要補上幾盞新燈,因為在閩南話的讀音中,“添燈”即為“添丁”。傳承了300多年的樟腳民俗承載著那個時代對勞動力的重視,以及對家族興旺的祈禱。

其實,早在商周時期,就有古閩越先民在樟腳繁衍生息。在村落的發(fā)展歷程中,因其特殊的地理及歷史環(huán)境,形成了特殊的商貿(mào)文化、建筑文化、紅色文化,這些文化不僅對樟腳傳統(tǒng)古村落的歷史研究具有重要價值,且對泉州與外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研究價值。為有效保護樟腳寶貴的文化與自然遺產(chǎn)及其歷史環(huán)境,當?shù)匾?guī)劃部門制定了《樟腳古民居規(guī)劃保護方案》,將重點保護好歷史建筑、古街古巷、傳統(tǒng)格局,以及與古村落相關的景觀環(huán)境,真正留住歷史的記憶。

古村落原本不是作為一種旅游資源而存在,但歷經(jīng)歲月洗禮,其古樸獨特的建筑及淳樸的民風民俗,與現(xiàn)代化建筑景觀、生活方式形成強烈差異,具備了良好的旅游價值和經(jīng)濟價值。在保護的前提下,根據(jù)規(guī)劃,樟腳將集中發(fā)展與文化相關的節(jié)慶和展示項目,把當代物質(zhì)生活置身于傳統(tǒng)風貌建筑中,使歷史文脈得以傳承,也給古村落發(fā)展帶來新的經(jīng)濟增長點。

一直以來,樟腳的村民們也期盼著這個古村落能“浴火重生”,再現(xiàn)昔日盛況。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被改造成黨群驛館的古民居,90歲的老黨員居住于此。東南網(wǎng)記者 謝玉妹 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被改造成樟腳村記憶文化展館的石頭房。東南網(wǎng)記者 謝玉妹 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中午時分,一位老阿婆在石巷中納涼、吃午飯。東南網(wǎng)記者 林婕 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多種顏色的建筑材料匯集于一幢房屋。東南網(wǎng)記者 謝玉妹 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房前屋后的花草綠植為暖色調(diào)的石頭房增添了一絲綠意。東南網(wǎng)記者 謝玉妹 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房屋大多是用不規(guī)則卵石砌成,色彩斑斕。東南網(wǎng)記者 林婕 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房與房之間的石巷都不寬,兩邊的墻壁觸手可及。東南網(wǎng)記者 謝玉妹 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房子依山而建,層層疊疊,錯落有致。東南網(wǎng)記者 林婕 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瑞峰樓也是樟腳村陳氏族人的祠堂。東南網(wǎng)記者 謝玉妹 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身處石巷中,陰涼且幽靜。東南網(wǎng)記者 謝玉妹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石頭房內(nèi)部裝飾較少,質(zhì)樸而有味道。東南網(wǎng)記者 謝玉妹 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石頭房與紅磚古厝結(jié)合的特色建筑。東南網(wǎng)記者 謝玉妹 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石頭歷經(jīng)數(shù)百年的風雨洗刷,留下了斑駁印痕,又充盈著厚重的歷史感。東南網(wǎng)記者 謝玉妹 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未完成的石頭房構(gòu)件如今成了一個個石梁門。東南網(wǎng)記者 謝玉妹 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一幢門口堆著許多干柴的石頭房。東南網(wǎng)記者 謝玉妹 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樟腳的石頭房仿佛自帶“濾鏡”般,美得古樸卻奪目。東南網(wǎng)記者 謝玉妹 攝

泉州傳統(tǒng)村落之永春茂霞:蘊含在園林中的閩南文化生態(tài)

即時 | 2020-09-08 22:35

依山傍水的茂霞村既是園林古村落,也是“閩南文化生態(tài)活體博物館”。岵山鎮(zhèn)政府 供圖

東南網(wǎng)9月8日訊(本網(wǎng)記者 謝玉妹 林婕 文/圖)原本,盛夏應是茂霞最美的時節(jié),荔紅稻香,荷葉田田,幢幢閩南古厝散落其中,一步一眼皆是景。因地處永春,到了秋天,這座古村落更是果樹飄香,抬眼便陷進了如畫山水中。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兩棵500多年的“荔枝王”被當?shù)卮迕穹Q為夫妻樹。東南網(wǎng)記者 林婕 攝

以荔枝為媒綻放園林古村落魅力

在山城,茂霞的地勢算是難得的平坦,且還依山傍水,正因此般美麗富饒,這個以宗族姓氏聚居而成的小村落得以延續(xù)千年。村落遍布閩南傳統(tǒng)風格的古厝,一條主街劃分出福茂寨和霞奏兩個小聚落,千余棵百年荔枝樹、樟樹、龍眼樹點綴其中,紅磚綠樹色彩明艷地交錯著,形成獨特迷人的園林古村落景致。

金秋時節(jié),茂霞仍綠意環(huán)繞。穿過一片郁郁蔥蔥的荔枝林,兩棵500多年的“荔枝王”分隔南北,靜立在田園水影中,默默守護著這一方古老的土地。雖是老樹,但“荔枝王”產(chǎn)量驚人,已連續(xù)多年年產(chǎn)荔枝達1800斤以上。不僅產(chǎn)量高,茂霞荔枝的質(zhì)量也很高,理所當然成為當?shù)芈糜闻c產(chǎn)業(yè)的“甜招牌”。

茂霞以荔枝為媒,將占地200多平方米的庭院式古民宅玉溪堂打造成荔枝文創(chuàng)館。中國荔枝地圖、永春荔枝地圖、國家非遺紙織畫(岵山荔枝)……在文創(chuàng)館里,游客不但能參觀閩南古建筑,了解關于荔枝的簡史,還能品嘗荔枝蜜、荔枝豆腐花、荔枝冰淇淋、荔枝果脯、荔枝果醬、荔枝蛋糕、荔枝糖等一系列荔枝產(chǎn)品。自2019年開館以來,荔枝文創(chuàng)館已接待1萬多人,帶動銷售鮮荔枝10萬斤以上,帶動村民增收500萬元以上,實實在在促進荔枝產(chǎn)業(yè)興旺。

伴隨著荔枝的清甜,茂霞的鄉(xiāng)村旅游一路高歌。荔枝河岸是茂霞村打造的另一個以荔枝為名的清新景致。一條流經(jīng)茂霞的金溪將一片百年古荔枝林劃成兩岸,碧波粼粼的水面,映襯著金溪河岸生態(tài)景區(qū),構(gòu)就了“一灣金溪水,兩岸荔枝紅”的自然風光。

與荔枝相依相伴,共同度過年歲變遷、四季變換的是村落里的閩南古建筑,是流傳數(shù)百年的古樂器、古技藝,是兒時記憶中的古樹、古井、古民俗,以及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古寨、古剎,“八古”組成了最傳統(tǒng)且完整的茂霞。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古厝經(jīng)改造后成為“網(wǎng)紅打卡地”。東南網(wǎng)記者 林婕 攝

福茂古寨中窺見閩南文化生態(tài)

“我們的古民居都圍繞‘修舊如舊’做的,越古樸越舊就是我們的村?!泵即妩h支部書記陳建華對于村落的發(fā)展有著清晰的定位?!耙尮沤ㄖ粌H有紅磚灰瓦燕尾脊,還要有很多故事,不只可看,還可深入傾聽。”茂霞古村落的規(guī)劃建設向來結(jié)合“中國鄉(xiāng)村旅游模范村”的金字招牌進行,是美麗鄉(xiāng)村,也是古樸農(nóng)村,不能盲從失了村落的特色,更不搞大拆大建破壞祖宗留下的豐富遺產(chǎn)。

茂霞擁有70多幢百年以上的閩南古厝,“紅磚、赤瓦、白石基”的古厝內(nèi)保存有精美的磚雕、石雕、木雕、灰雕,還有許多歲月的痕跡。其中,標志性的當屬閩南聚落的寶寨——福茂寨。

占地20畝的福茂寨是明朝嘉靖年間曾任泉郡戶糧司的員渠公為躲避盜匪而建的,因此這個建于山坡上的石砌寨子寨墻高2—3丈,巍峨雄偉。站立在寨墻上,放眼四顧,岵山美景盡收眼底。福茂寨傳衍至今已有上萬人,大部分旅居海外,寨內(nèi)仍居住著30多戶100多人。

爬坡數(shù)百米,穿過石頭寨門,拾階而上,映入眼簾的是福茂古寨的祠堂。祖祠依山而建,為典型的閩南“三落五開間”格局。從外往里看,祠堂呈“步步高升”之狀,寓意仕途亨通、青云直上。祠堂兩邊燕尾脊處的“龍頭”裝飾,表明這里出過舉人以上官職。祠堂前有一口風水塘,為半月扇形,可收環(huán)山四水旖旎風光于此,寓意子孫萬代繁衍興旺,福水不竭。

古寨保存著不少百年以上閩南古民居、古井、古木雕、古石雕等傳統(tǒng)建筑、設施及裝飾。民宅隨著山坡起伏,高低錯落,房前屋后大多古樹環(huán)繞,雖有改建,但村落整體風貌格局依然清晰可見,環(huán)境古樸幽靜,綠樹成蔭,民風淳樸。漫步其中,還能瞧見個別屋前擺放整齊的干柴稻草,聽見蛙聲、鴨聲、蟬鳴聲合奏成的美妙交響曲,古樸純粹的生活氣息讓煩躁的心靈瞬間平靜。

如今,茂霞古村落正被當?shù)匾?guī)劃部門打造成“閩南文化生態(tài)活體博物館”,以發(fā)展旅游和服務業(yè)為主軸,同時用博物館的方式對村落進行保護。

目前,茂霞村已將12幢古建筑改造成旅游集散中心、木偶館、人才驛站、非遺館、中醫(yī)館、九制熟地展示館等功能展館,并打造了黑雞熟地文創(chuàng)園、八古文化街區(qū)等旅游景點、線路。游客在參觀荔枝林和古建筑的同時,還能體驗香餅、熟地、榜舍龜制作,八音、五音、鬧臺鼓演奏,以及木雕、彩繪、瓦藝畫等裝飾藝術。

下一步,茂霞村將結(jié)合美麗鄉(xiāng)村建設和鄉(xiāng)村旅游規(guī)劃,進一步完善古建筑修繕和旅游配套條件,讓“閩南文化生態(tài)活體博物館”更加名副其實。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古厝被改造成岵山鎮(zhèn)綜合文化站。東南網(wǎng)記者 林婕 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敦福堂為茂霞村下南洋的華僑于民國時期所建,是一座典型的中西結(jié)合式建筑。東南網(wǎng)記者林婕 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福茂古寨的祠堂為典型的閩南“三落五開間”格局。東南網(wǎng)記者 林婕 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福茂寨的石頭寨門。東南網(wǎng)記者 林婕 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即將被改造成永春老醋展館的古民居。東南網(wǎng)記者 林婕 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古厝旁,龍眼熟了,村民正架著梯子采摘,樹下放著幾個大竹筐,空空的竹筐等待果實的填滿,如同村民們對豐收的期盼。東南網(wǎng)記者 林婕 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茂霞村的古厝大多仍住著人,阿婆正準備做飯。東南網(wǎng)記者 林婕 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一幢被改造成非遺展館的古厝前,池塘荷葉田田。東南網(wǎng)記者 林婕 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茂霞村一幢被綠意環(huán)繞的古宅。東南網(wǎng)記者 林婕 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茂霞園林古村落景致一角。東南網(wǎng)記者 林婕 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閩南古民居一角。東南網(wǎng)記者 林婕 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福茂寨的城墻上,鵝卵石鋪成的村道。岵山鎮(zhèn)政府 供圖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福茂寨內(nèi)仍居住著30多戶100多人。 岵山鎮(zhèn)政府 供圖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古厝精美的木雕。岵山鎮(zhèn)政府 供圖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紅磚灰瓦燕尾脊是閩南古厝的特色。岵山鎮(zhèn)政府 供圖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盛夏時節(jié),依偎在古厝群旁的荔枝樹結(jié)果子了。岵山鎮(zhèn)政府 供圖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夕陽下,茂霞古村落的景色美不勝收。岵山鎮(zhèn)政府 供圖

泉州傳統(tǒng)村落之永春大羽:充滿煙火氣的白鶴拳之鄉(xiāng)

即時 | 2020-09-04 18:59

白鶴山莊前種有三角梅,花開正艷,美不勝收。東南網(wǎng)記者 林婕 攝

東南網(wǎng)9月4日訊(本網(wǎng)記者 謝玉妹 林婕)許多人都知道永春白鶴拳,卻鮮少有人了解白鶴拳的發(fā)祥地——大羽村。這個位于永春五里街鎮(zhèn)的古村落袖珍而精致,除了白鶴拳,還有更多值得探尋的故事。

從永春城關,沿著蜿蜒山路盤旋而上兩公里多,就到達大羽村。映入眼簾的是這個中國白鶴拳之鄉(xiāng)的標志性建筑——中國永春白鶴拳史館。還來不及好好欣賞白鶴拳的歷史,佛手茶的清甜和柴火的香氣就撲鼻而來,小山村的韻味渾然天成。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在一片灰瓦屋脊上,檐角的花草鳥獸彩色剪瓷貼塑令人眼前一亮。東南網(wǎng)記者 林婕 攝

古民居:自帶濃厚煙火氣

大羽村地處丘陵,東北高,西南低,重要建筑沿街布局,多建于地勢較高的東北方,西南則多為農(nóng)田。整座村莊被梯田、青山環(huán)繞,村中流淌過一條小溪流,山水風光相得益彰,站在高高的村道往下眺望,繁華的永春縣城與綠油油的農(nóng)田一覽無余,這是屬于山城獨有的景色。

大羽村內(nèi)保存著多幢建筑類型豐富的古民居,多數(shù)建于清代和民國年間。細看這些古建筑,會發(fā)現(xiàn)它們既有閩南古厝的出磚入石、飛檐翹脊、游廊深井,也有白墻灰瓦、高低錯落等山城特有的印記。精致都藏于細節(jié)之處,在一片灰瓦屋脊上,檐角的花草鳥獸彩色剪瓷貼塑令人眼前一亮,不知彼時采取了何種工藝,令這些“錦上之花”歷久彌新。

許多“大厝”還有磚雕、泥塑、圓雕、浮雕、鏤空雕等多種雕刻交替運用,刻畫有人物、歷史典故、生活、花草鳥獸等,雕工精美。“我們的窗戶原本雕刻三國演義的故事,在那個盜匪猖獗的舊時代被挖走了。”村民鄭繼鵬是民國古厝崇鵬堂的屋主,說起這幢太爺爺建造的大厝,鄭繼鵬對先祖成就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崇鵬堂是鄭繼鵬的太爺爺在馬來西亞賺得第一桶金后回鄉(xiāng)所建,占地一畝多的大厝外形按照傳統(tǒng)閩南建筑進行架構(gòu),許多青石雕刻中表現(xiàn)了龜魚蝦蟹等,具有濃厚的生活情趣,體現(xiàn)了閩南文化中厚重的海洋文化和華僑文化特色。崇鵬堂的居住者也遵循長幼有序的傳統(tǒng)依次分房,一大家子同住一個大厝,家族的富有與興旺盡在其中。

經(jīng)歷近百年的歲月變遷,崇鵬堂漸漸衰落,居住者更是四分五散。鄭繼鵬告訴記者,他遠在馬來西亞的大哥,直到71歲才回國認親,其子孫后代都長居海外,相見已不相識。如今,老宅當年的輝煌不再,更多的是飄渺的歲月痕跡與令人唏噓的往事。

在小小的大羽村,像崇鵬堂這樣的古民居,還有許多幢,建筑隨著起伏的村道錯落而立,與其他地方不同的是,這里的古民居大多還住著人,帶著濃厚的煙火氣,有的房前種著三角梅,有的屋后長滿喇叭花……見人、見物、也見生活。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不少游客來到大羽村,現(xiàn)場學習白鶴拳。東南網(wǎng)記者 林婕 攝

白鶴拳:勾勒出美麗鄉(xiāng)村

古建筑是靜態(tài)的,但靈動的白鶴拳把它們帶活了,一動一靜,讓大羽村淳樸得很獨特。

白鶴拳由江浙女子方七娘創(chuàng)始于大羽村,至今已經(jīng)300多年歷史。當?shù)赜小坝来喊Q拳,無燒也拉倫”的俗語?!盁笔菭C的意思,“拉倫”則意為微溫,足見此拳種的厲害。

作為白鶴拳發(fā)祥地,大羽村習武之風濃厚,男女老少皆習拳。位于村口的中國永春白鶴拳史館除了展出白鶴拳有關史料外,還供奉著一尊方七娘雕像。每年的方七娘誕辰日,永春都在這里舉辦白鶴拳文化節(jié),以武術促進永春與海內(nèi)外的交流。

白鶴拳的一招一式勾勒出這座村落的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霸谖覀兇澹蠹叶紩虬Q拳,幾乎每天都打,相當于別人的廣場舞。”大羽村黨支部書記周金盛就是一名優(yōu)秀的拳師。2002年6月15日,時任福建省長的習近平曾到過大羽村,周金盛在他面前表演過白鶴拳,這一幕被相機記錄了下來,照片就掛在村里的宣傳欄上。

身為大羽村的掌舵人,周金盛一直都在思考著如何帶領鄉(xiāng)親們建設更加美麗富饒的家鄉(xiāng)。據(jù)介紹,大羽村的主要經(jīng)濟收入除了來自枇杷、芭樂、大麻筍、蜂蜜等生態(tài)農(nóng)業(yè)外,以白鶴拳為主題的鄉(xiāng)村旅游也是近年來村民們創(chuàng)收的重要部分。

“游客來到大羽除了觀賞白鶴拳外,我們還有什么東西能讓他們有興趣,可以留下來吃飯、過夜呢?這是我們在想的?!睋?jù)周金盛介紹,大羽村目前共有2家餐館、3家民宿,還有現(xiàn)場搖蜜、紙織畫、水果采摘、陶瓷DIY等供游客體驗的項目,每年陸續(xù)有十幾萬名游客來訪。

“我總結(jié)了一下我們村的規(guī)劃建設,就是要農(nóng)村像農(nóng)村、城市像城市,掃干凈、擺整齊,有大石、有小石,有大樹、有小樹,做到家家有故事?!敝芙鹗⒄J為,房前屋后種花種菜圍籬笆,這才是印象中農(nóng)村的樣子。下一步,大羽村還計劃開辦白鶴拳培訓班、文武學校等,進一步拓展白鶴拳相關產(chǎn)業(yè)。

炊煙、農(nóng)田、古民居、白鶴拳……靜佇于這幅名為大羽的桃源鄉(xiāng)村畫前,歲月頓時溫柔了起來。大羽,真的是一個“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xiāng)愁”的地方。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大羽村黨支部書記周金盛就是一名優(yōu)秀的拳師。2002年6月15日,時任福建省長的習近平曾到過大羽村,周金盛在他面前表演過白鶴拳,這一幕被相機記錄了下來,照片就掛在村道旁的宣傳欄上。圖為周金盛正在接受記者采訪。東南網(wǎng)記者 林婕 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當?shù)赜小坝来喊Q拳,無燒也拉倫”的俗語,這樣的白鶴拳文化在大羽村隨處可見。東南網(wǎng)記者 林婕 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大羽村內(nèi)保存著多幢建筑類型豐富的古民居,多數(shù)建于清代和民國年間。東南網(wǎng)記者 林婕 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白鶴山莊的屋后長滿喇叭花。東南網(wǎng)記者 林婕 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古民居,大羽村的古建筑有高低錯落的山城特色。東南網(wǎng)記者 林婕 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如今的崇鵬堂漸漸衰落,屋主鄭繼鵬告訴記者,現(xiàn)在這座大厝最值錢的就屬柱子上的這兩塊石頭。東南網(wǎng)記者 林婕 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在崇鵬堂內(nèi),一名婦人正在做飯,帶著濃厚的煙火氣,像極了大羽村的味道。東南網(wǎng)記者 林婕 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在大羽村也能體驗到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永春紙織畫。東南網(wǎng)記者 林婕 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作為白鶴拳發(fā)祥地,大羽村習武之風濃厚,男女老少皆習拳。東南網(wǎng)記者 林婕 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作為白鶴拳發(fā)祥地,大羽村習武之風濃厚,男女老少皆習拳。東南網(wǎng)記者 林婕 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作為白鶴拳發(fā)祥地,大羽村習武之風濃厚,男女老少皆習拳。東南網(wǎng)記者 林婕 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作為白鶴拳發(fā)祥地,大羽村習武之風濃厚,男女老少皆習拳。東南網(wǎng)記者 林婕 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大羽村的主要經(jīng)濟收入有一部分來自枇杷、芭樂、大麻筍、蜂蜜等生態(tài)農(nóng)業(yè),圖為兩名老者在路邊販售自家產(chǎn)的蜂蜜。東南網(wǎng)記者 林婕 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大羽村目前共有2家餐館、3家民宿,還有現(xiàn)場搖蜜、紙織畫、水果采摘、陶瓷DIY等供游客體驗的項目,每年陸續(xù)有十幾萬名游客來訪。東南網(wǎng)記者 林婕 攝

泉州傳統(tǒng)村落之晉江梧林:閩南古建筑講述南洋華僑史

即時 | 2020-08-28 20:31


編者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統(tǒng)籌謀劃,科學推進?!编l(xiāng)村振興,不僅意味著要發(fā)展鄉(xiāng)村產(chǎn)業(yè),增加農(nóng)民收入,更要加強生態(tài)保護修復,改善農(nóng)村人居環(huán)境,打造留得住“鄉(xiāng)愁”的村莊環(huán)境底色。

圍繞“泉州傳統(tǒng)村落之振興”主題,泉州市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聯(lián)合東南網(wǎng)走進多個泉州傳統(tǒng)特色村落,用科學規(guī)劃勾勒出古村“重生”的美好藍圖。一個個村莊在筆下、圖中漸漸清晰,一幅“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xiāng)愁”的閩南原鄉(xiāng)卷軸正緩緩展開。

行走在梧林的石板路上,經(jīng)過的每幢閩南古厝、番仔樓、洋樓都有一個華僑的故事。東南網(wǎng)記者 林婕 攝

東南網(wǎng)8月28日訊(本網(wǎng)記者 謝玉妹 林婕 文/圖)如果不是聽說,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喧囂的晉江市區(qū),還隱藏著這樣一個世外桃源般的傳統(tǒng)村落——梧林。 

沿著晉江新塘街道的東西三路拐進梧林大道就到達了梧林社區(qū)。和許多沿海的村莊一樣,梧林村落入口平平無奇,讓人難以想象這是一個被列入“第四批中國傳統(tǒng)村落名錄”的地方。從入口再走幾百米便來到梧林中區(qū),瞬間,大半個村落映入眼簾,猶如一位姑娘被撩起遮擋的秀發(fā),令人驚艷的容顏漸漸展現(xiàn)在世人面前。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圖為五層厝,是旅菲華僑蔡德鑨宅邸,建于1936年,主樓五層,由英國設計師設計。東南網(wǎng)記者 林婕 攝

閩南古建筑講述南洋華僑歷史

藍天、白云、湖泊、花海、草坪……在一片田園風光中,靜靜矗立著出磚入石的閩南古大厝、濃濃南洋風的番仔樓,以及近現(xiàn)代哥特式和羅馬式的老洋樓,閩南特色與異域風情結(jié)合得如此自然。歲月帶給古建筑的,除了斑駁的印記,更多的是厚重的歷史感。58幢閩南官式古大厝、10幢番仔樓、11幢洋樓與多幢現(xiàn)代民宅和諧地構(gòu)成了獨一無二的梧林,記錄了閩南地區(qū)從清末至民國、新中國的建筑風格演變。

在梧林,居住著1800多名村民,但在海外,卻分布著1.5萬名華僑,他們的先人多為晚清及民國時期下南洋謀生的梧林人。梧林的古建筑集群也多為那個時代的南洋華僑回鄉(xiāng)所建。

無論何種類型的建筑,只要主人是閩南人,都繞不開閩南元素。閩南人家族觀念重,最典型的,便是門楣上刻著的、代表姓氏和來源的堂號。例如,梧林以蔡為主要姓氏,村里不管高樓或是草屋,門楣上都刻有“濟陽衍派”或“豐田衍派”的堂號。因此,梧林的洋樓即便擁有哥特式的廊柱,也能讓人一眼看到閩南的精髓。

其中,一幢名為“五層厝”的洋樓因有五層樓而得名?!拔鍖迂取庇捎O計師精心設計,所用鋼筋水泥全部采購自國外,由上海專業(yè)工程隊派遣100多名混凝土建筑工人分組日夜?jié)仓?,成為當時泉州南門外地標性建筑。擁有西式外形的“五層厝”一二層卻采用閩南大厝傳統(tǒng)的塌壽構(gòu)造,即入口抹45度出規(guī),在塌壽外立一對羅馬式水泥柱支撐出規(guī)的陽臺,二樓大門門楣則刻著“濟陽衍派”。

那個年代的華僑,把積累的財富和滿腔桑梓情都融入了一磚一石中。在這些建筑中,有許多是家族建筑群。在那個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漂洋過海謀生并非易事,多數(shù)閩南人初到南洋,會跟隨堂親或鄉(xiāng)人一起“趁食”,憑借愛拼敢贏的精神,他們很快就賺得了第一桶金。古語說“富者潤屋”,閩南人尤其將“起厝建業(yè)”當成事業(yè)成功的一種標志。有了一定的財富積累后,大多數(shù)閩南人都會回鄉(xiāng)“起大厝”。有些富有的家族,如梧林蔡德鑨家族,包括其兄弟子侄共有7幢樓,4幢閩南古厝、3幢洋樓,整個家族熱熱鬧鬧,齊齊整整連成一片,如同一個家族堡壘。

“不要看現(xiàn)在的洋樓舊了,這些可都是鋼筋水泥結(jié)構(gòu),有的洋樓還留有電梯井呢!”講解員小柯在介紹洋樓時,頗有幾分自豪感。占地700平方米的朝東樓建于20世紀30年代,是旅菲律華僑在梧林建造的第一棟西式洋樓。在那個年代,西風東漸,閩南華僑回鄉(xiāng)建洋樓的很多,但是安裝電梯的極罕見,可見洋樓主人的遠見卓識與闊綽。但電梯最終并未安裝,彼時,正值抗日戰(zhàn)爭最艱難的時刻,包括朝東樓、“五層厝”在內(nèi)的許多洋樓都暫停裝修工程,并且將裝修房屋的錢捐獻給國家,支持抗戰(zhàn)。而這些沒有裝修的“豪宅”就這樣在流淌的歲月中,成了梧林華僑家國情懷的有力見證者。

行走在梧林的石板路上,經(jīng)過的每幢閩南古厝、番仔樓、洋樓都有一個華僑的故事,那些精美得令人驚嘆的石雕、磚雕無言地訴說著曾經(jīng)的輝煌,不同年代的建筑融合一起,猶如四世同堂。這些建筑風格形態(tài)各異,卻都擁有閩南的靈魂,講述著南洋華僑的故事,是閩南文化的后花園,也是南洋華僑博物館。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不久的將來,梧林將被打造成一個閩南僑文化的窗口、閩臺兩岸文化的交流地、東南亞華僑的匯集地。北京清華同衡設計院海西規(guī)劃室 供圖

活態(tài)傳承讓傳統(tǒng)村落煥發(fā)新生機

在一個多世紀的風雨中,這些老建筑也跟隨時代不斷變遷,有的無人看管,有的漸漸破敗,多數(shù)老屋缺乏維護,坍塌損毀嚴重。

為保護好古建筑和文物,晉江市于2017年初啟動梧林傳統(tǒng)村落保護發(fā)展項目,這也是福建省重點項目。項目總范圍1900畝,投資規(guī)模初步概算為10億元,分為一期核心保護區(qū)、二期坑仔堀片區(qū)和三期閩臺田園風光區(qū)進行建設。其中,現(xiàn)存的明朝百福墻、清朝官式紅磚大厝、近現(xiàn)代哥特式和羅馬式洋樓、番仔樓等136幢各式古建筑都屬于一期核心保護區(qū),占地176畝,將打造為高品質(zhì)的城市文化休閑空間。而占地358畝的仔堀片區(qū),則規(guī)劃成游客服務中心、酒店、大師工作室、停車場等。

梧林傳統(tǒng)村落保護發(fā)展項目的規(guī)劃設計堅持“原汁原味、原貌重現(xiàn)”原則,采用傳統(tǒng)工藝保護修繕。目前,核心區(qū)已完成古建筑修繕及保留現(xiàn)狀83幢,正在抓緊修繕30幢。在一幢閩南古厝前,記者看到一顆大榕樹從中長出,因常年無人照看,榕樹壓垮了房頂,古厝的房間變成了庭院。一旁與之相連的古厝中也有一顆長在屋頂?shù)拈艠?,樹干沿著柱子向下生長,形成一個“榕門”,別有一番特色。如今,這兩間古厝都將被改造成咖啡廳。

秉承“固態(tài)保護、活態(tài)傳承、業(yè)態(tài)提升”的理念,梧林傳統(tǒng)村落保護發(fā)展項目在傳統(tǒng)建筑中注入全新的生活方式,重點引入文創(chuàng)、非遺、文化行館等高端文旅業(yè)態(tài),讓傳統(tǒng)建筑鮮活時尚、煥發(fā)生機,做到“見人見物見生活、留形留神留鄉(xiāng)愁”。建于1938年的僑批館在戰(zhàn)爭中被迫中斷裝修,后被屋主捐獻給村里做學校。如今,梧林正準備恢復它原本的功能,將僑批館一樓建成郵局,將二樓建成僑批展覽廳,將民國時期華僑與家鄉(xiāng)來往的書信展現(xiàn)出來,讓更多人了解那個年代的華僑故事。

同時,梧林也正在整理更多人文歷史,并結(jié)合泉州當?shù)貞騽?、建筑、非遺、伴手禮等文化,開發(fā)相關特色文創(chuàng)產(chǎn)品、藝文課程及浸沒式戲劇演出點,圍繞“家國情、醉閩南、意南洋”三條主線打造閩南僑鄉(xiāng)文化展示點。

目前,朝東樓及花海片區(qū)已對外開放。今年國慶期間,梧林將以青普行館、德鑨樓群、僑批館為重點,打造全新文旅體驗業(yè)態(tài),預計2021年下半年基本建成并整體運營。

不久的將來,梧林將被打造成一個閩南僑文化的窗口、閩臺兩岸文化的交流地、東南亞華僑的匯集地。而梧林,終將成為閩南的梧林,中國的梧林,世界的梧林。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朝東樓為梧林最早的洋樓。東南網(wǎng)記者 林婕 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藍天、白云、湖泊、花海、草坪……在一片田園風光中,靜靜矗立著出磚入石的閩南古大厝、濃濃南洋風的番仔樓,以及近現(xiàn)代哥特式和羅馬式的老洋樓,閩南特色與異域風情結(jié)合得如此自然。東南網(wǎng)記者 林婕 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圖為夢菜家聲樓,融合了閩式民居和菲律賓建筑風格。東南網(wǎng)記者 林婕 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圖為胸懷祖國樓。該樓是旅菲華僑蔡懷番和蔡懷紫合建宅邸,是梧林華僑建筑群中的精品。東南網(wǎng)記者 林婕 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透過梧林的古建筑,馬路對面是新建安置房小區(qū)。東南網(wǎng)記者 林婕 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朝東樓內(nèi)特別的窗花。東南網(wǎng)記者 林婕 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德鑨樓是旅菲華僑蔡德鑨宅邸,建于1932年。東南網(wǎng)記者 林婕 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目前,朝東樓及花海片區(qū)已對外開放。東南網(wǎng)記者 林婕 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推開朝東樓的大門,感受歲月的遺存。東南網(wǎng)記者 林婕 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位于旅菲華僑蔡德衛(wèi)宅邸內(nèi)有一棵巨榕。東南網(wǎng)記者 林婕 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梧林古村落內(nèi)的風景別有一番滋味。東南網(wǎng)記者 林婕 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遠處的高樓為槍樓。據(jù)介紹,該樓為旅菲華僑蔡順意與宗親出資合建,又名“修養(yǎng)樓”,建于1934年,羅馬式洋樓。該樓既是海外歸僑與鄉(xiāng)賢名流聚會之所,也是舊時梧林村民保衛(wèi)村落的要塞。面積雖小,但構(gòu)造精巧,集中展示了羅馬式建筑雕花工藝和借柱造廊技術。東南網(wǎng)記者 林婕 攝

2022国产在线无码精品|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H在线| 伊人依成久久人综合网| 无码AV最新高清无码专区| 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自慰 | 国色精品卡一卡2卡3卡4卡免费| 被黑人巨茎日出白浆的少妇|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添A| 性啪啪CHINESE东北女人|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 日韩午夜福利无码专区A| 免费A级毛片在线播放| 极品教师动漫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 | 西西人体大胆4444WWW| 日本丰满少妇高潮XXXX| 免费120秒体验试看5次|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牛牛| 国产高潮国产高潮久久久| ぱらだいす天堂中文网.WWW| 欲香欲色天天天综合和网|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18| 四虎国产精品免费久久| 人妻体内射精一区二区| 美女扒开腿让男人桶爽揉| 精品精品国产欧美在线|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 刺激战场老阿姨是谁啊| BBOX撕裂BASS俄罗斯| 一级特黄无码毛片av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下载|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免费无码| 人妻夜夜爽一区二区三区| 男女作爱全部免费观爱| 久久精品国产色蜜蜜麻豆| 国产美女极度色诱视频WWW| 成熟人妻视频一区区三区| FRYEE性欧美18 19| 中国熟妇人妻XXXXX中文| 亚洲人成网线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天美传媒剧国产MV在线看| 日本丰满少妇毛茸茸| 欧美精产国品一二三类产品 | 日本SM/羞辱/调教/捆绑视频| 边做饭边被躁欧美三级| 中年国产丰满熟女乱子正在播放 | 人妻无码中文字幕永久有效视频 | 亚洲精品色无码AV试看| 小诗的公交车日记免费读| 试看A级看一毛片二十分钟| 人妻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女特警被三四个黑人糟蹋| 浪货趴办公桌~H揉| 久久不见久久见中文字幕免费| 国产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主播| 动性配人ⅩXXXX配| 超薄肉色丝袜一二三四区| WWW国产成人免费观看视频| 696969C大但人文艺术作品| 在线观看成人片韩剧| 夜夜高潮夜夜爽国产伦精品| 亚洲啪AV永久无码精品放毛片|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系列| 小S货又想挨C了叫大声点|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综合88| 深夜A级毛片催情精视频免费 | 中文WWW新版资源在线| 一本大道久久东京热无码AV| 亚洲人成网站18禁止无码| 亚洲乱码1卡2卡3乱码在线芒果| 亚洲成aV人无码| 亚洲AV综合A国产AV中文| 亚洲AV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福利片手机在线播放| 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私人IMAX情侣影院家庭影院| 熟妇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少妇被粗大的猛烈进出96影院 | 欧美性XXXXX极品少妇| 欧美极品另类ⅤIDEOSDE| 欧美FREESEX呦交| 欧美成人精品视频在线不卡| 欧美狂野乱码一二三四区| 内射中出无码护士在线| 女人下边水润紧致好处| 欧美成人猛片AAAAAAA|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欧美人与禽XOXO牲伦交| 欧洲老太太BBBH|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DVD|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TV|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88成人| 日本WWW一道久久久免费榴莲| 日产精品卡2卡三卡四卡公司| 日韩成人无码专区一视频| 日子我妈妈毛片儿电影| 私はあなたのおさんです怎么读| 我和亲妺在浴室作爱H伦| 无线乱码一二三区免费看 | 亚洲AV韩Av无码色老头|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尤物 | 日本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毛片无码永久免费看| 色妞AV永久一区二区国产AV| 首页 综合国产 亚洲 丝袜日本| 吻胸揉屁股摸腿娇喘视频| 小SAO货边洗澡边CAO你动漫| 亚洲AV日韩AV高潮喷潮无码天| 亚洲精品成人区在线观看| 亚洲熟妇一区二区| 幼儿交1300部多少钱| 47147人文艺术欣赏| WWW无人区一码二码三码区别| 超清少妇爆乳无码av无码专区 | 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久女国产乱让韩| 麻豆国产蜜桃臀视频在线观看| 女人张开腿扒开内裤让男生桶 | 人妻妺妺窝人体色WWW聚色窝 | 少妇爆乳无码AV无码专区| 我和亲妺妺乱的性视频| 性做久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亚洲精品自偷自拍无码忘忧| 有人有在线观看的片吗WWW| 52秋霞东北熟女叫床| 啊~CAO死你个小SAO货视频| 丰满少妇被猛烈进出69影院| 国产精品无码AV在线播放| 黑人勃起太大进不去| 久久免费观看午夜成人网站| 女的被弄到高潮娇喘喷水视频| 日本畜禽CORPORATION|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久久|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果冻不卡| 亚洲一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 А√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种子 | 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免费网站|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老太奶性BBWBBW| 秋霞电影高清完整版| 特级西西人体444WWW高清大|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色欲| 一对一大尺度聊天APP安装 | 色妞WW精品视频7777| 香蕉久久久久久AV综合网成人|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HE|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水蜜桃| АⅤ资源中文在线天堂| 国产VIDEOSSEX精品| 韩国无码无遮挡在线观看| 巨大黑人极品videos精品| 欧美午夜精品久久久久免费视| 熟妇人妻不卡无码一区|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电影 | 岛国片无删减上线| 国产午睡沙发系列大全| 久久青草亚洲AV无码麻豆| 欧洲亚洲日韩性无码专区| 偷拍农村老熟妇XXXXX7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BT天堂| 综合在线视频精品专区| 动漫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综合久久亚洲综合| 两个奶被揉的又硬又翘是怎么回事 | MACBOOKPRO免费观看| 国产AV一二三无码影片|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尤物| 女人被狂躁到高潮视频免费软件 | 体验区试看120秒啪啪免费| 亚洲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字幕在线中文乱码| 出租房里的交互高康张睿| 好男人 好资源在线 视频| 领导边摸边吃奶边做爽在线观看 |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 亚洲中久无码永久在线观看同| JIZZJIZZ欧美69巨大| 国产乱人伦无无码视频试看| 久久人妻少妇偷人精品综合桃色| 人人妻人人藻人人爽欧美一区| 亚洲 都市 校园 激情 另类| 张柏芝用嘴给陈冠希高潮| 动漫人物插画动漫人物的视频| 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入口| 欧美虐SM另类残忍视频| 无码AV专区丝袜专区|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AV| 潮喷大喷水系列无码| 韩国青草自慰喷水无码直播间| 男人激烈吮乳吃奶毛片| 玩弄朋友娇妻呻吟交换电影| 亚洲综合区小说区激情区| 被老头侵犯的人妻|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 欧美极品在线观看| 性做久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51爆料网每日爆料黑料| 国产精品麻豆成人AV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