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人共品湖上茶王 主辦方供圖 開啟安溪縣茶產業高質量發展沙龍首站 一杯好茶的形成,源于優良的茶樹品質、先進的管理模式、匠心的制作技藝等等。如何才能讓安溪縣茶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一場別開生面的沙龍在現場舉辦。 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副所長阮建云,作了題為《優化茶園養分管理,促進茶業提質增效》的報告。他認為,湖上茶葉之所以能取得成功,除政府主導和支持外,主要得益于優越的自然生態條件,比如氣候(溫度、降水、光照等)和土壤等。合理施肥是有效提升茶葉產量及品質的關鍵,要創新、優化養分高效管理技術,為茶樹生長配備“營養套餐”,為茶葉品質提質增效。 國家茶葉產業技術體系執行專家組成員、福建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所長尤志明作了題為《安溪茶園生態建設與科學用肥用藥技術》的演講。“好茶是種出來的,是源自優質鮮葉!”尤志明認為,湖上鄉茶園土壤pH比全縣平均值高0.12個百分點、有機質高32.5%,具有種天然種茶優勢。 位于湖上鄉的五閬山,是安溪縣首批名茶山。福建農林大學安溪茶學院茶學系博士高水練,則結合自己多年的研究,詳細介紹了五閬山生態優勢。“五閬山上有十分豐富的動植物、礦產資源,有茶葉、冶鐵、陶瓷等。”高水練表示,根據史料,在明朝時五閬山的周邊地區已普遍種茶。明永樂年間,五閬山茶葉可能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茶葉來源之一。談及名茶山的未來發展,高水練認為,要發揮名山名茶效應,融合地域香、品種香、工藝香,打造“山頭”茶理念,叫響湖上茶品牌,如壯實油潤、花果香顯、滋味濃醇、具清涼感、回甘持久的“五閬別韻”湖上茶葉,助推全鄉茶產業發展。 活動現場,三位專家也都從茶園的種植和基礎管理進行論述。“舉辦安溪縣茶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沙龍的目的在于引導、啟發更多的茶人做好茶。”沙龍在湖上開啟首站后,也歡迎其他鄉鎮和單位巡回舉辦類似沙龍或論壇,“讓專家把論文寫在茶鄉大地上,服務更多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