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南網8月8日訊 近期,由廈門大學信息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人工智能、軟件工程、通信工程等多個專業9名本科學生組建的“沿溪探興”暑期社會實踐隊在學院輔導員蔡婧蓉的帶領下前往泉州市安溪縣開展社會實踐。實踐隊一行開展了企業走訪、政府座談、鄉村考察、數字經濟探尋實踐活動,以訪談、參觀、互動體驗等方式,調研安溪科技賦能振興、數字產業與特色產業的融合與鄉村振興之路。 科技賦能,開拓創新,探智慧農業之興 在安溪縣湖頭鎮的實踐中,實踐隊走進中科三安,引導員陳胤曉為實踐隊詳細介紹了三安集團在光電子、光通訊、光生物三方面的產業布局以及實現了系統集成、環境控制的植物工廠。植物工廠依賴植物照明產品、成套模組設備和智能化系統,構建植物“播種——生產——分栽——采收——監測”供應鏈,正朝著自動化、智能化生產方向大步邁進。 引導員還向實踐隊展示了無人化垂直農業生產系統UPLIFT,該系統使用專用蔬菜育苗燈、栽培燈等多種類型LED燈具、不同植物的通用和專用營養液,并利用計算機對溫度、濕度、光照、二氧化碳濃度及營養液進行智能控制,植物擺脫傳統生長模式,不再受自然環境制約,實現車間生產;同時,它依托機器人、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作物播種、育苗、分栽、采收等重要工序的自動化控制,利用垂直化高層種植突破了室內農業空間利用局限。 引導員表示這種蔬菜的營養價值會比有機蔬菜品質更高,全工序都經過消毒消殺,食品安全被高度重視,做到以人民吃得好吃得安全為導向,用科技創新豐富著“中國菜籃子”,并為蔬菜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蹚路子”“攢經驗”。 在位于安溪縣龍門鎮的福建八馬茶業有限公司的調研中,實踐隊員們在工作人員的講解中,深入了解到八馬茶業作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充分發揮自身特色茶產業的同時,還將物聯網技術、信息技術與大數據云服務技術應用于茶業種植、加工、銷售全過程管理,探索企業高產優質的生產管理模式,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和產品質量,以智慧園的推廣示范效果,帶動數字化技術在農業及茶產業方面的應用,實現“5G+現代”智慧農業,現在八馬茶業正在建設現代農業項目,運用信息化技術對企業進行升級改造,從而實現企業的生產智能化、經營網絡化、管理高效化、服務便捷化以及創新應用,促進企業自動化、信息化,提高企業生產效率和經營效益。 與此同時,實踐隊還走訪了安溪縣工業信息化與商務局,了解到縣工信商局不僅在電商平臺的對接工作中向鄉鎮、企業等提供幫助,還積極開展促進消費的網購活動,實現農產品上行,拓寬銷售市場,對于時下大火的直播賣貨,縣政府也緊隨時代潮流,建立多個直播基地,幫助安溪縣的農產品在各大電商平臺得到很好的宣傳,提升銷量,為農民帶來了可觀的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