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安溪中國茶都
只見
茶店林立、茶香四溢、琳瑯滿目
鐵觀音、大紅袍、普洱、龍井、白茶、黑茶
......
中國傳統名茶一應俱全
成為名副其實的“百茶貿易之都”
安溪
中國烏龍茶故鄉
世界名茶
鐵觀音發源地
安溪人立足實際、發揮優勢
大力發展茶產業
創下縣級茶園面積、
茶葉產量、人均茶葉收入等
全國之最
甩掉了“最大國定貧困縣”的帽子
攝影丨陳國平
然而
就是這樣一個茶葉大縣
卻一度沒有一個成規模的交易市場
茶農無法與海內外客商直接對接
茶葉難賣
攝影丨黃東華
2000年
在省政府的幫助下
安溪縣通過拍賣租賃等方式
撬動海內外資金1.2億元
建成中國茶都
——安溪全國茶葉批發市場
茶都建成
交易活躍了
茶農收入增加了
攝影丨林影
2002年10月15日晚
習近平同志
接受中央電視臺
《中國實錄》節目專訪播出
此時他已調任浙江
在節目中
他不僅分享生活茶事
現場為閩茶“代言”
還與安溪茶農王奕榮對話
講述福建茶葉產業化之路
“我們的干部過去習慣于催耕催種,后來就是忙著研究種什么,怎么種。”習近平說,“產業化的關鍵我認為還是市場化,就是東西多了到哪里去,怎么使它適銷對路。政府能做些什么?就是提供一個市場平臺。”
(來源:《閩山閩水物華新——習近平福建足跡》(上)第80、81頁)
攝影丨卓方彬
沿著這個方向
安溪不僅建成中國茶都
還建成中國特產城、中國茶博匯等
一批全國性、區域性的
茶葉批發市場和交易集散地
被農業農村部批準為“定點市場”
被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授予
“全國重點茶市”
“百茶貿易之都”等稱號
攝影丨 劉勤發
攝影丨陳達水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
安溪推廣
銷售模式
大力開拓電商市場
目前
全縣電商銷售額超百億元
占據全國茶葉電商銷售額
四分之一
成為全國最大的
縣域茶葉電商基地
攝影丨晏焱
質量有保證,市場就有保證
安溪通過建設20萬畝生態茶園
在全國首創
農資監管與物流追蹤平臺
建設茶葉質量安全體系
和可追溯體系
把品質管理貫穿于
茶產業的每個環節
科技賦能茶業發展
安溪發射
“安溪鐵觀音1號、2號”衛星
打造“數字茶業”等
一系列智能化平臺
更好保障茶葉品質
“安溪鐵觀音2號”衛星發射現場
強大的品質力鑄就強大的品牌力
安溪鐵觀音以
品牌價值1432.44億元
連續4年位列
中國區域品牌價值第一
連續8年位列
全國茶葉類區域品牌價值第一
買百茶、賣百茶
買全國、賣全國
如今的中國茶都
不僅是安溪鐵觀音的
重要集散地之一
也是全國各大茶類的聚集地
每年從安溪售出的
各大品類茶葉30萬噸
占全國茶葉總產量的十分之一
居縣域交易量全國第一
實現從“一葉”獨秀到“百茶”齊放
攝影丨王友學
此中
安溪縣紀委監委
踐行“三茶統籌”理念
緊盯茶產業政策落實、資金補助、
產業鏈條和茶農急難愁盼問題
建立“統分結合”監督機制
分層級分地域
開展過程性監督、穿透式監督
上下聯動
助推茶產業高質量發展
一業興、百業旺
在茶產業的驅動下
藤鐵工藝、光伏光電、
數字媒體、高端裝備等
產業競相迸發
傳統產業“發新芽”
新興產業“生強枝”
安溪闖出一條
具有鮮明地域特色
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
“安溪模式”
安溪
因茶而變、因茶而興
安溪鐵觀音
經過歲月洗煉
散發出歷久彌新的鮮香
不斷續寫著
“一葉富萬民”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