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赴國內8個城市演出16場!7月21日起,安溪高甲戲《鳳冠夢》開啟了為期一個月的全國巡演,目前已先后赴浙江省溫州市、金華市、義烏市、寧波市和江蘇省昆山市等城市進行12場演出,近日還將在安徽省黃梅戲劇院和湖北省京劇院再演四場,部分場次同步進行線上直播,讓更多觀眾感受閩南戲曲藝術的獨特魅力。
高甲戲《鳳冠夢》精彩演出 (吳宗于 攝)
《鳳冠夢》由安溪縣委宣傳部、安溪縣文化體育和旅游局聯合出品,安溪縣高甲戲藝術保護傳承中心創排演出,是著名劇作家諸葛輅于1982年創作的經典諷刺喜劇,由呂忠文、鐘世山導演,自1983年首演以來,歷經40多年舞臺檢驗,始終是高甲戲的“看家戲”。高甲戲的丑角藝術在這部戲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尤其是將社會百態、人性弱點以夸張諷刺的丑角藝術手法呈現于舞臺上的表演之中,被譽為“高甲戲諷刺喜劇的巔峰之作”。
“《鳳冠夢》能夠長演不衰,離不開其劇本的文學性、表演的藝術性,以及對人性主題的關注。”此次巡演不僅深受戲劇界專家的好評,也贏得不少新老戲迷的喝彩。該劇以明嘉靖年間為背景,講述了吏部郎中李元順因貪慕權貴,多次退婚許婚,最終在沈少卿與漁家女春娘的真摯情感前原形畢露的故事。
“此次巡演的《鳳冠夢》,是在2023年中國戲曲像音像工程錄制劇目版本的基礎上精心打磨的升級版。希望通過巡演,讓更多人了解高甲戲的歷史積淀與藝術價值,也為地方戲曲的傳承探索新路徑。”安溪縣高甲戲藝術保護傳承中心主任謝志斌說,為確保經典“原汁原味”又符合當代審美,劇組邀請原版主演、一級演員王瓊芬和一級舞美設計師林志斌、燈光設計師齊世明、化妝造型師董繪等資深主創,對演員表演、舞臺布景、燈光效果、人物造型進行全面升級,既保留高甲戲“載歌載舞、詼諧大氣”的傳統特色,又融入現代舞臺技術,讓“老戲”煥發新光彩。
1985年,《鳳冠夢》應原文化部及中國劇協之邀晉京演出,成為福建戲曲的文化名片。此后,該劇累計演出近2000場,被全國50多個劇種、上百個院團“移植”,2015年“《鳳冠夢》表演人才培養項目”獲國家藝術基金資助,2023年入選中國戲曲像音像工程錄制劇目,2025年獲得國家藝術基金傳播交流推廣項目資助。(泉州晚報融媒體記者陳智勇 通訊員林舒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