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打城戲的傳承保護單位,泉州市打城戲傳承中心受邀參加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主辦的“舉世無雙·2025稀有劇種盛典”,在文化名城河北省邯鄲市與全國30余個稀有劇種齊聚一堂,共展非遺風華,讓更多人近距離領略到打城戲的獨特藝術魅力。
泉州打城戲亮相央視“舉世無雙·2025稀有劇種盛典”
泉州市打城戲傳承中心優秀青年演員陳俊雄表演的打城戲《獻鐃鈸》,又稱“戲鐃鈸”或“擲鐃鈸”,所用鐃鈸為打城戲特有道具,乃是佛教和道教的法器,其表演的“轉鈸”“飛鈸”“繞鈸”等技藝技術性強,具有一定難度,剛柔相濟,可多達數十種,有“金猴照鏡”“日月如梭”“童子拜觀音”“一指金剛”“太祖開鈸”“金雞獨立”等等,可持續表演兩個多小時毫無重復,有時也可由表演者即興表演,觀賞性、娛樂性俱佳,陳俊雄的精彩表演贏得了現場觀眾的高度贊譽。
現場舉行“合土紀”儀式
盛典尾聲,泉州市打城戲傳承中心副主任林鳳錦參加承載著深厚意義的“合土紀”儀式。各稀有劇種代表齊聚邯鄲,將來自家鄉的土壤輕輕倒入共同的容器,每一份土壤都帶著故土的溫度,匯聚成文化傳承的根脈,深深撼動現場每一個人。
此次盛典以“回歸文化本真?激活非遺生命力”為核心理念,分為“源流長歌行”“匠心護遺珍”“新變煥新生”三大篇章。活動融合天地舞臺、影視化實景拍攝、紀實故事短片等多元形態,為觀眾呈現了一場兼具情感溫度與藝術魅力的文化盛宴。
林鳳錦和陳俊雄還應邀參加“舉世無雙?未來之聲——文化交流學術沙龍”,圍繞“稀有劇種的文化優勢與生存困境”這一主題展開研討。該活動由中國戲曲學會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共同主辦,邀請全國30多個珍稀劇種的藝術家和院團負責人,以及戲曲理論研究、戲曲教育、媒體傳播等領域機構的專家學者、藝術家60余人參與交流。
據悉,“舉世無雙·2025稀有劇種盛典”將于10月1日晚黃金檔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戲曲頻道(CCTV-11)及央視頻、央視網等平臺播出,屆時全國觀眾可共賞包括打城戲在內的稀有劇種視聽盛宴。(泉州晚報融媒體記者陳智勇 通訊員曾世彬 林鳳錦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