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上下團結一心力戰(zhàn)臺風“莫蘭蒂”——
提前做好防御 合力搶險救災
![]()
臺風“莫蘭蒂”給我市帶來強降雨,永春縣湖洋鎮(zhèn)錦鳳村一條內流小溪被沖開幾處決口,第31集團軍某炮兵旅官兵接到當地政府求助后,迅速組織官兵封堵決口。 (通訊員何藝海 朱杰 記者許雅玲 攝影報道)
核心提示
今年第14號臺風“莫蘭蒂”于昨日3時5分在廈門登陸,是1949年有統(tǒng)計以來影響閩南地區(qū)最大的臺風,也是今年全球最大的臺風,給我市帶來了嚴重的風雨影響。按照省、市防指的部署要求,連日來,各縣(市、區(qū))、市防指相關單位同心協(xié)作,在臺風來前做足準備,形成一張臺風防御網;在臺風來時科學果斷應對,第一時間投入搶險救災中,最大限度地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本報記者 林銘珊 吳宗寶 蔡紫旻 陳林森
各縣(市、區(qū))
結合實際 有效應對
鯉城區(qū) 巡查監(jiān)測地質災害點
對338戶危舊房、25處在建工程、2處地質災害點以及城市防洪排澇設施、低洼地帶、地下室、下穿通道展開拉網式檢查排查。啟動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工作機制,組織力量對烏石、金浦地質災害點地段實行不間斷巡查監(jiān)測。加強防洪重點部位檢查,32支搶險隊伍隨時待命,各類搶險物資、運輸車輛、設備器材組織到位,投入搶險救災中。針對部分地方發(fā)生的塌方情況,立即組織人員在道路兩端路口拉設多條警戒線,轉移周邊的群眾和停放的車輛,將情況報送區(qū)防指,街道、社區(qū)派人繼續(xù)值守塌方點,確保安全。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豐澤區(qū)
開閘放水防海水倒灌
臺風登陸前,全面轉移海上作業(yè)人員及居住在危險區(qū)域的群眾。登陸期間,緊急轉移受困人員615人。組織街道、區(qū)直單位深入實地檢查災情,重點檢查人員傷亡、房屋倒塌等情況。對晉江下游及低洼地帶受威脅群眾進行排查,組織轉移,并做好轉移人員的安置服務工作。對積水和毀損的道路,通訊通電通水中斷的社區(qū),組織相關單位開展緊急搶修。充分利用海水退潮期做好臨海水閘的開閘放水工作,防止海水倒灌。對受淹的區(qū)域,特別是城區(qū)、社區(qū)、工廠、工地等積水點,及時清理疏排。對農作物受災的,指導抓好農業(yè)災后恢復生產工作。
洛江區(qū)
全力排水搶救農作物
各鄉(xiāng)鎮(zhèn)(街道)雨量均超過100毫米,全區(qū)農作物、經濟作物受災5534畝,道路受損22條次,水利設施損毀10處,全區(qū)累計損失約3165萬元。對此,洛江積極協(xié)調區(qū)武警教導大隊、區(qū)消防大隊、高速交警等相關職能部門開展災后救助幫扶,為房屋受損、出行受困、低洼積水地帶的群眾提供幫助,安全轉移安置人員2795人;全力排水,搶救農作物,清理倒塌樹木、塌方路段,在不能立即搶修的地段設置危險警示牌,拉警戒線。目前全區(qū)抗臺救災工作平穩(wěn)有序推進。
泉港區(qū)
千余人員撤離上岸
落實百名科級干部聯(lián)百村制度,各責任人、管理員等堅持24小時值守。按照“宜早不宜遲”的原則和“既防風又防雨”的要求,14日10時前,239名漁排上養(yǎng)殖人員全部撤離,組織344艘漁船回港避風,881名船員全部撤離上岸。對塔吊、施工電梯、腳手架、模板圍墻、城區(qū)道路兩側綠化樹木等設施進行排查和加固。對正在除險加固的崢嶸海堤、誠平海堤、郭厝海堤、海沙海堤、鐘厝海堤、東涼海堤等,提前預置沙袋等搶險物資、物料、機械設備。對超汛限的豐收、幸福、石門坑、加田等水庫,加大排洪泄洪流量,確保水位回落到汛限水位以下。
石獅市
水庫實行錯峰削峰
嚴格按照應急預案執(zhí)行,緊急疏散重點村落人員;對塔山水庫、院后水庫實行錯峰削峰措施,緩解市區(qū)防洪壓力;西洋公園開閘接洪,并由專人看管。調動各個部門的力量共同防御臺風,對道路交通巡查、管制;對城市管理設施巡查及修復,根據情況緊急調動管理維護人員參加;做好在建工程防臺風工作,每個工地均配備一輛挖掘機、管理技術人員6人、施工班組待命;做好市區(qū)排水防澇、管道疏通;強化電路線路、設備巡查,對40處斷電線路進行搶修;成功解救西濱一農場受困菜農4名。
晉江市
轉移危險區(qū)域人員
各部門、各鎮(zhèn)(街道)快速響應,在原有應急儲備物資和搶險隊伍的基礎上,加大物資和人員調度,特別是晉江市財政投入1180萬元為全體市民投保綜治險,最高受災補助1.5萬元/人。實地檢查20多處重點防范區(qū)域,及時排除隱患險情。首次利用治安高清監(jiān)控視頻實時滾動播報全市各鎮(zhèn)街、村居防抗臺風最新情況,對隱患點發(fā)現一處、整治一處。截至目前,已安全轉移群眾15311人,海上轉移5398人,其中海上作業(yè)人員5103人,漁排養(yǎng)殖人員295人,798艘漁船全部進港避風;陸地轉移危房、簡易工棚等危險區(qū)域人員9913名。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南安市
科學調度 全力搶險
截至15日21時,全市325艘海上船只全部在港避風。采取多種措施,確保受災群眾有安全住所、有衣穿、有飯吃、有干凈水喝。密切監(jiān)測風情、雨情、水情變化,提前預報,及時預警;科學調度水庫,南安市屬4座中型水庫提前預泄,錯峰調峰,減輕下游河道的防洪壓力;全力搶險救災,已有200名部隊官兵投入搶險救災,120名官兵在洪瀨集結待命。各鄉(xiāng)鎮(zhèn)、各部門、廣大黨員干部全力投入搶險救災中,市政、交通、電力、供水、通訊部門正組織人員做好各項搶修工作,抓緊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
惠安縣
臨海大排檔全部關閉
關閉全縣旅游景點和臨海大排檔、海上游樂場所,轉移235名危險區(qū)域的群眾,各搶險救災隊伍、物資集結待命。各級防汛搶險救災人員和物資管理人員在崗在位,執(zhí)行24小時值班制。根據臺風動態(tài),向漁民、養(yǎng)殖戶、鎮(zhèn)村干部等發(fā)送短信2400多條。對道路進行巡查、清淤疏通,保障通行。分組檢查城市防洪排澇設施、排水通道、地下室、下穿通道等重點部位,防止洪水倒灌受災,并對建筑工地腳手架、塔吊、廣告牌、路燈等相關設施進行加固。供電搶修隊伍駐扎各鎮(zhèn),縣域所有110千伏無人值班站恢復值班。
安溪縣
搶修受損線路管道
截至15日14時,受災人口15.66萬人,全縣公路中斷156處,倒塌損毀房屋500余間,72條電力干線、18條支線中斷,13個鄉(xiāng)鎮(zhèn)用電受影響……災情發(fā)生后,各部門各職能單位立即投入到搶險救災中,90支搶險救災隊伍共2280人參與救援,各類搶險救災物資準備到位。公安、交警、市政等部門奔赴各個受災點緊急處置,恢復交通出行,消除安全隱患;供水、電力、通信等搶險隊伍緊急出動,搶修受損線路、管道;各地災后自救正有序開展,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秩序逐步恢復。
永春縣
拉網式巡查危險地帶
及時組織各鄉(xiāng)鎮(zhèn)對全縣1801處房前屋后高陡邊坡、52處地質災害隱患點、7處尾礦庫、10處礦山以及城鄉(xiāng)低洼、危險地帶、危舊房、養(yǎng)殖場等開展拉網式巡查排查,對易發(fā)生險情的部位掛牌示警,并安排專人進行監(jiān)測、聯(lián)系,加大宣傳力度,強化群眾主動避險意識。9月14日8時起,全縣所有旅游景點景區(qū)一律關閉。對44座中小型水庫和77座山圍塘等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做好地下室、低洼地帶、礦井的防洪排澇工作,消除安全隱患。全縣共計投入12艘沖鋒舟、40輛運載沙土車、25輛挖掘機、8輛鏟車、5萬多條編織袋、80盞工作燈進行搶險救災,及時將500人的快餐、飲用水送往湖洋鎮(zhèn)、東關鎮(zhèn)受災點。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德化縣
防范地災和山洪暴發(fā)
臺風造成德化直接經濟損失約8500萬元,其中龍門灘一級電站被淹。結合實際情況,科學調度、嚴密組織,做到責任到位、干部到位、工作到位、落實到位,全力以赴做好當前防御臺風各項工作,努力將災害可能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切實做好防范地災,確保在建工程安全,防止高空墜物,防止城市內澇,落實停業(yè)措施,防范山洪暴發(fā),加強水庫調度。全縣各鄉(xiāng)鎮(zhèn)、各部門思想上高度重視、嚴陣以待,從最不利的情況出發(fā),做最充分的準備,切實落實各項防御措施,確保萬無一失。
泉州開發(fā)區(qū)
加固高空廣告牌
組織6個片區(qū)工作人員深入一線,實地察看并指導災后處理工作。針對企業(yè)在此次受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統(tǒng)計梳理,幫助協(xié)調企業(yè)做好災后生產恢復工作。針對行道樹倒伏、圍墻倒塌、鐵皮屋受損等重點情況,組織市政部門和相關企業(yè)及時處理災害現場。對倒伏樹木、淤積的雜物等進行集中清理,同時對5處積水路段安排專人和疏通車輛進行清淤疏通。及時處理2.5產業(yè)園工地積水,幫助舊鋪村農貿市場清理倒伏樹木,引導群眾注意出行安全。對松動的高空廣告牌進行維護加固。
泉州臺商投資區(qū)
及時處置老舊房屋
對臺風過后存在安全隱患的樹木及老舊房屋進行及時處置,加強對低洼地帶、排洪水閘等場所的檢查和監(jiān)控,排除安全隱患。要求各級各部門認真做好防災防汛的后續(xù)工作,盡早恢復正常的交通、供電、供水。同時,加強巡查監(jiān)控和排險加固,防止危舊房屋倒塌、水庫潰壩等次生災害發(fā)生。對易澇地段進行地毯式排查,及時清理堵塞排水管道的堆積物,確保車輛安全通行。在臺商區(qū)的通港公路、東西主干道等主要路段,兩旁的綠化樹木也在狂風的肆虐后倒下。相關部門第一時間采取應急機制,將占用道路的樹木搬扶到安全地帶,保證交通順暢。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市防指有關單位
堅守一線 認真履職
市委宣傳部:認真貫徹落實省、市領導批示指示精神,主動與省應急新聞辦、市防汛辦聯(lián)系對接,認真做好防御“莫蘭蒂”臺風的宣傳報道工作。及時接收傳達省應急新聞辦和市防汛辦的宣傳指示,組織指導各地和泉州晚報社、泉州廣播電視臺,通過報刊、廣播、電視、網站、微博、微信、客戶端等媒體平臺刊發(fā)臺風信息和各級各部門防抗措施,啟動防臺風直播和特別報道,全天候隨時插播臺風動態(tài)新聞;做好新華社、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中新社和福建日報、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等中央、省市媒體來我市采訪報道的聯(lián)系協(xié)調和服務保障工作;密切關注輿情,及時組織回應各種不實傳言和各種謠言,確保社會安定和人心穩(wěn)定。
泉州軍分區(qū):積極協(xié)調駐泉軍警部隊、民兵預備役人員到一線協(xié)助地方轉移安置群眾、加固海堤、搶救受困人員、搶通受損道路等搶險救災工作。截至15日18時,全市共動用解放軍部隊官兵550人、武警官兵792人、民兵預備役3877人,沖鋒舟(含皮筏艇)32艘,各型工程機械62部,各類車輛291臺,轉移受困受災群眾2000余名。
市民政局:組成兩個抗災救災指導組,分赴沿海和山區(qū)等地抗災救災第一線指導協(xié)調搶險救災的各項工作,安排好災民生活。各級民政部門及時充實及調運帳篷、食品、飲用水等救災物資,提前做好災民救助的各項準備工作,協(xié)助有關單位及時轉移安置居住在低洼、危險地段人員和近海養(yǎng)殖業(yè)、海上作業(yè)人員。對可能使用的避災場所進行安全巡查,落實避災點安全管理責任及物資配置等,確保避災點的及時啟用和有效保障。
市國土資源局:要求各級國土資源部門嚴格落實“預警到鄉(xiāng)、預案到村、責任到人”工作機制,保持與當地氣象、水利等部門的密切聯(lián)系,及時發(fā)布“點對點”地質災害氣象風險等級預警;督促各級地質災害防治責任人加強對地質災害點和高陡邊坡點的巡查、監(jiān)測,及時提請當地政府做好人員轉移工作;確保所有受地質災害威脅需轉移避讓對象全部轉移妥當;強化礦山安全防范意識,要求所有礦山臺風期間停止一切采礦活動。組織相關業(yè)務科室人員和地質災害防治專家分赴安溪、南安等地查看地質災害情況,參與應急救災。
市住建局:帶領防汛抗臺工作小組深入泉州市公共文化中心、東海泰禾廣場、同裕總部大廈等項目施工現場進行第二輪巡查,要求在建工地全部停工、施工人員全部撤離,確保險情排查、安置轉移、應急值班隊伍、搶險物資預置“四到位”。臺風登陸后,各項目建設指揮部再次全面排查,認真落實施工現場外腳手架、建筑起重機械等重點部位防御措施,市住建局46個在建項目中,有20個工地安置轉移人員518人。公房管理方面,臺風登陸前騰空金釵巷等8處公房,將租戶安置于維修加固后的公房中,轉移公房租戶4戶8人至招待所臨時過渡,應急搶險公房3處。
市交通委:在組織12個督查組分赴一線督導交通抗臺防臺工作的基礎上,14日下午,市交通委再次派出5個工作組分別趕赴南安、安溪、永春、德化等受災比較嚴重的山區(qū)一線及主要運輸企業(yè),重點檢查了解通鄉(xiāng)鎮(zhèn)、通行政村、通自然村的公路橋梁受損、搶通情況,督促指導損毀道路的搶修,并協(xié)調調度公交線路、客運班線運營,及時做好交通保暢通。加強對在建工地、渡口渡船、道路水路客運等重點領域的監(jiān)測、預警和預防控制,全力做好防汛備汛物資、運輸車輛、機器設備、專業(yè)技術人員等力量的儲備和調度,確保及時投入防汛抗臺搶險。
市農業(yè)局:成立10個督導組趕赴各地開展督導工作,組織農民抓緊搶收已經成熟或基本成熟的早中稻,以及香蕉、龍眼、柑橘等水果。在建的設施大棚停建,并因地制宜采取提前加固、卸(揭)膜或破膜等措施,努力減少臺風對設施大棚的影響。對存在安全隱患的畜禽欄舍,立即采取加固或暫時轉移牲畜等措施;欄舍周圍的溝渠及時清理疏通,做好排水工作,防止因溝渠堵塞而導致欄舍進水受淹,同時污水不能隨意排放。
市水利局:全力開展抗洪搶險救災工作。一是嚴防死守,負責求實。各類水利工程實行24小時不間斷巡查值守,確保第一時間發(fā)現險情,搶險除險。二是提前研判,科學調度。根據氣象預報以及雨情、水情、潮情、工情等實時動態(tài),加強分析會商、科學研判,實行點對點調度和上下游聯(lián)合調度。三是奮力搶險,減少損失。市級3支水利搶險隊伍迅速應戰(zhàn),第一時間趕赴一線搶險救災。四是一線服務,全力保障。組成8個督導組和專家組、保障組,圍繞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的部署要求,分赴一線,切實加強防抗臺風工作的技術指導和服務保障。
市海洋與漁業(yè)局:7個督查組派駐沿海各縣(市、區(qū)),指導各地開展?jié)O業(yè)防臺工作。督查組加強漁港、碼頭、澳口巡查,檢查漁船錨纜加固情況,關閉漁船水密門窗,船上人員全部撤離上岸。臺風登陸后,各督查組立即趕赴漁港、養(yǎng)殖魚塘,深入了解漁船和養(yǎng)殖戶受損情況,并指導各地做好善后處置工作,并統(tǒng)計受災情況,幫助漁民盡快恢復生活生產秩序。
市旅游局:督促旅行社要把好組團關,堅決禁止到受臺風影響的地區(qū)游覽;要注意安撫未能出行的團隊游客情緒,決不能冒險組團。督促星級飯店要做好防范停水、停電、內澇等突發(fā)情況的應急準備,做好離店客人的安全提示工作。積極協(xié)助各主管部門按時間節(jié)點關閉景區(qū)。加強對旅行社、星級飯店和旅游團隊的檢查,督促企業(yè)做好應急處置的各項準備,嚴肅查處冒險組團的旅行社。利用網站、微信、微博、短信等多種形式,向社會發(fā)布臺風動態(tài)信息和各級防指防御部署的措施和相關要求,提醒廣大群眾特別是外地來泉游客防災避險,防止發(fā)生意外事故。
市安監(jiān)局:要求各縣(市、區(qū))安監(jiān)部門做好防御臺風的安全生產檢查工作,加強對礦井、尾礦庫、危化品生產和儲存設施檢查,對發(fā)現的問題和隱患,及時排除安全隱患,落實好防控措施。危險化學品方面,督促企業(yè)嚴格落實防臺抗汛措施,認真排查安全隱患。礦山方面,組織對礦井采空區(qū)、塌陷區(qū)、積水區(qū)的巡查排查,對排水設備設施進行全面檢查,確保防排水系統(tǒng)暢通。加強對尾礦庫排洪設施、壩體穩(wěn)定的檢查,尤其是危險庫、停用庫要實行在線監(jiān)測并落實巡查制度和24小時專人值班制度。
泉州海事局:泉州轄區(qū)海域防臺船舶發(fā)生4艘船舶擱淺、11艘船舶走錨的險情,未有其他重大險情事故發(fā)生。截至15日16時,共出動船艇29艘次,執(zhí)法車輛86輛次,執(zhí)法人員239人次,檢查船舶140艘,排查安全隱患11起,播發(fā)完全預警信息491條。
市氣象局:及時啟動臺風應急響應,嚴密監(jiān)測,強化應急值守,共制作決策氣象服務材料21份,實現氣象預警服務與政府防臺決策部署的有效銜接,并通過報紙、電視、電臺、短信、網站、微信、微博、LED等多種渠道面向社會公眾發(fā)布臺風最新信息,發(fā)布及變更各類預警信號27份。
市公路局:據不完全統(tǒng)計,截至昨日19時,全市專養(yǎng)公路沖毀路基1158立方米/0.153公里,沖毀路面540立方米/0.06公里,路樹伏(傾)倒近3萬株……一有險情,即使大風大雨,公路人依然調集設備、機械奔赴一線路面,盡最大努力搶通發(fā)生溜方阻路的道路。目前,全市專養(yǎng)公路阻車23處,已搶通10處,正在搶修13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