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大轉移
——記者直擊南安九都林坑村搶險救災
![]()
村民徒步撤離
南安九都鎮林坑村是此次臺風中受災最嚴重的地方之一,山體滑坡,道路堵塞,通訊中斷,房屋倒塌,一度成為“孤村”。國土、交通、公路、民政、衛生防疫等部門及駐泉部隊組成的搶險隊伍,深入“孤村”林坑村搶險救災。
為防止地質次生災害威脅村民生命安全,全村400多名村民大轉移。昨日上午,記者趕到林坑村,直擊干部、官兵奮力搶險救災、安全轉移村民的場景。
救災 無路通行 戰士手腳并用進村
“群眾的生命安全居第一位。”一個村,400多名村民,一天之內轉移,工作量很大。泉州、南安及駐泉部隊,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為了搶通道路、轉移災民,不少干部通宵達旦工作。
“我們15日下午就趕到這里了。”武警泉州支隊副支隊長陳超勇告訴記者。那時,從九都通往林坑村,塌方的山體覆蓋住道路,無法通行。陳超勇和他的隊伍手腳并用,“連滾帶爬”10多公里,挺進林坑村。“根本沒有路,一些路段,踩下去泥水已快到腰部。”
陳超勇說,接到任務后,支隊第一梯隊15人從南安市區趕來,隨后第二梯隊15人從南安霞美趕到,后來安溪又趕來28人。原本一部分村民已轉移到安全地帶,他們抵達后,開始進行二次轉移。昨日上午6點開始,官兵分批護送村民下山。一些行動不便的老人、小孩和殘疾人,戰士們將他們背下山。多數官兵每個人至少要來回三趟。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
戰士將老人背出災區
轉移 背扶老弱 武警護送村民下山
九都鎮區往林坑村,道路上隨處可見折斷的樹木和塌方的山體。在距離林坑村還有五六公里遠的路段,道路被一處塌方山體徹底隔斷,鏟車正在清理土石,救援人員只能徒步上山。記者跟在救援人員后面,以往干凈的水泥路變成泥巴路,迎面不時遇見三三兩兩步行下山的村民,還有在他們身邊幫忙的武警戰士。
有的武警戰士背著小孩子,有的用扁擔挑著村民的生活用品,武警戰士將村民們護送到車輛可抵達的接送點,中巴車前來將村民接往安置點。武警戰士送完村民,再徒步上山,并扛上礦泉水、面包等食品,“山上還有戰士在進行搜救,沒有其他食物,都得從山下往上送。”一名渾身濕透的武警戰士告訴記者。
一名拄著拐杖的老阿伯,兩名武警戰士在攙扶著他。老阿伯腳底一滑摔倒,戰士急忙將老人抱住,三人身上都是泥巴。老人姓陳,年過六旬,行動不便。為什么不讓武警戰士背下山?陳老伯解釋,自己左腿殘疾,無法彎曲,如果背在身上,戰士也無法行走。于是兩名小戰士便攙著他一步步下山。
安置 食品充足 村民生活無憂
昨日下午4點,記者下山后來到九都鎮中心小學的安置點,中巴車輛還在陸續接送一些村民抵達,轉移的村民進行登記后,便可領到一套包括棉被、席子在內的生活用品。一樓的教室走廊,兩名衛生所醫生擺桌子設立臨時醫療點,為需要看病的村民服務。一樓教室都被改成了臨時安置室,村民們在教室內攀談。村民李錦財正在安撫80歲的老母親,“4個武警戰士輪流背她下山。”李錦財說,老母親中風癱瘓,根本沒法行走。
安置點的一名工作人員介紹,目前登記的村民近500人,大部分村民選擇投靠親友,集中安置過夜的村民有近百人。當天中午村民吃的是面包,考慮到有很多老人,晚餐會提供稀飯青菜,安置點食物供應充足,有礦泉水、面包、泡面等。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
本社記者幫忙運送補給物資
原因 地質脆弱 短時降雨量巨大
道路到處塌方,房屋被山洪沖垮,林坑村受災為何如此嚴重?
在林坑村參與搶險的泉州和南安兩級國土資源部門相關專家作了分析。這里的地質環境脆弱,地質條件極不好,周邊都是山峰,幾乎沒有上規模的平地。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南安市年平均降雨量為2000毫米,而10多個小時的時間內,林坑一帶的降雨量就達到這個數據的1/7左右。
“從14日晚上9點多到15日上午9點多,12個小時內降雨量高達280毫米。”泉州市國土資源局地質環境科蘇科長說,雨水滲透,樹根、泥石無法支持,地表被擾動,泥土隨之松動,雨水匯積成洪水往下沖刷,誘發山體崩塌。
當地干部介紹,林坑村有7點(處)被列為地質災害隱患點,14戶75名村民受影響。
(記者 廖培煌 蘇勇/文 林勁峰/圖)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直擊九都 林坑村民緊急撤離
水漫洪瀨 滿街狼藉堅強自救
![]()
部隊官兵從廢墟中抬出全身多處骨折的傷者
強臺風“莫蘭蒂”帶來的狂風暴雨,將泉州城鄉肆虐得遍體鱗傷。昨日,東南早報記者冒險跋山涉水進入本次受災較為嚴重的南安九都、洪瀨,見證了滿目瘡痍的災情和百感交集的災后救援。
■早報記者 張金華/文 莊麗祥/圖
山體滑坡嚴重
村民舉家撤離林坑
地處山區的九都鎮林坑村,是此次南安受災最嚴重的一個村落。由于進村道路山體滑坡嚴重,許多進村救災的車輛都只能停在距離村莊四五公里的山下村口。進村的路兩邊都是山體,山上的積水沿著路面流淌,大大小小的滑坡隨處可見,道路泥濘不堪,有些路段淤積著厚厚的泥石流,一不小心就會陷進泥潭,兩輛鏟車正在抓緊清理路面。
一進村子,記者就看到很多村民拎著大包小包準備撤離。有人攙扶著老人,有人用摩托車載著家眷,有的攜家帶口、抱著小孩、推著嬰兒車,向村口方向走去。80多歲的陳阿婆告訴記者,村里組織村民撤離,將把他們送到安置點九都中心小學。
“我的房子昨天還好,今天就出現了很多裂縫,不敢住了。”李成業將一袋行李綁在摩托車后面,騎上摩托車準備到安置點暫住。六十幾歲的村民李志生也騎著摩托車準備到梅山的女兒家住幾天。
“我們村有2200人,但大多在外面務工,常住人口只有500多人,目前已經撤離了一半多。”林坑村村主任李常發介紹。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
九都鎮林坑村村民集體撤離村莊
4村民被埋失聯
已找到一人遺體
由于大部分村民撤離,記者發現,越往村里走越安靜,只聽見雞鳴狗吠的聲音,民居都是大門緊閉,有些大門敞開的房子大多堆滿淤泥,還有些老房子屋頂瓦片被吹得亂七八糟,土墻坍塌。在一處滑坡路面,村民告訴記者,我們剛走過的地方是從山上滑下來的一座房子的屋頂。15日凌晨,林坑村的村支書李泉源在村里巡視時經過此地,不幸被沖下來的泥石流沖倒受傷,全身多處骨折。
昨日下午2時許,林坑村突然傳出一聲聲撕心裂肺的痛哭聲,被山洪掩埋失聯的村民李玉蘭的遺體終于找到了,她的兩個兒子悲痛不已。
村主任李常發介紹,李玉蘭家后面就是山,當時和她一起的還有她的大兒子和兒媳婦。15日上午9時許,村里正下著大雨,村干部正要去叫他們轉移,不料還沒趕到,他們就被山洪掩埋了。
“出事后,市里立即調動了武警、特警過來搜救,目前只找到李玉蘭的遺體,另兩人還在搜救。”李常發說,村里另一角落也有一人被埋失聯,一人受傷。
昨日下午3時許,手腳骨折、胸部骨折的李國平躺在擔架上,十幾名東部戰區陸軍31軍73141部隊的戰士將他抬上120急救車。每個戰士都一臉汗水,腰部以下全是泥土。據了解,由于路橋中斷,他們花了三四個小時,三四十人輪流抬,才將李國平抬出來。
“林坑村有好幾個角落,往里走還有東坑、吳蘇、敲墘等,越往里面災情越嚴重。”村民陳先生說。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
村民被安置在九都小學
登記安置450多人 撤離仍在繼續
與林坑村的一片狼藉相比,九都中心小學的安置點顯得井然有序。在一樓安置室內,李福財剛給80歲的老母親吃了點小蛋糕,他們旁邊還鋪著草席和被子。李福財說,他們昨日上午到達安置點,一到這里就有人給他們發放物資,面包、小蛋糕和礦泉水,后來還有人煮了稀飯和米粉。
李福財家的房子背靠山坡,聽說有人已經被埋,自己很不放心,前天晚上一家6口人都住到了村部。他的母親癱瘓在床兩年多了,昨日上午,大家一起幫忙將老人背下山,搬到了安置點。
“目前共有455個村民來安置點登記,其中405人確認要去投靠親友,只有50人留下來安置,但陸續還有村民過來,主要都是些老年人。”南安市民政局吳副局長告訴記者,此次安置是由南安市民政局和九都鎮政府牽頭,他們為村民準備了充足的食品,確保村民不會餓肚子,還有草席、棉被和洗漱用品,并安排了醫護人員和藥品。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
洪水退去,洪瀨街道上積滿了厚厚的泥沙。
水淹兩條街 店家損失慘重
昨日上午9時許,南安市洪瀨鎮沿街都是“莫蘭蒂”肆虐過的痕跡,道路兩邊都是泥土、沙石,不少路段仍遺留著少量積水,越靠近洪瀨鎮區情況越糟,手機信號也全部中斷。洪瀨鎮區的東大路和江濱路更是泥濘不堪,商家都忙著清理被水泡了一天的店面。一群武警戰士正拿著掃把、鏟子清理道路積水和泥沙。
東大街小吃店的張老板指著墻上的水跡說,水漫到一米多高,冰箱和空調都浮了起來,他和店員都跑到樓上,水漫得太快,東西根本來不及搶救,“15日上午9點多漫上來的,當晚八點才慢慢消退,16日凌晨一兩點才退完”。
“這些電器全部泡水了,損失幾十萬元。”在江濱路一家電器行,幾十平方米的店里一片狼藉,雜亂地堆放著各種標著價格的冰箱、空調、電飯煲等家電,電磁爐上還凝結著一層厚厚的泥沙。負責人陳先生說,水漲得太快,他把門關了跑到樓上,不料水把門沖開,他只能眼睜睜看著一些電器被水沖走。
“我們江濱路地勢在鎮區算是比較高的,我活了六十幾歲從來沒見過水漫過店門口的,這次真的太意外了,很多人措手不及。”居民林先生說。
記者從洪瀨鎮政府了解到,此次臺風全鎮受災4.5萬人,政府組織安全轉移3000多人,目前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昨日,洪瀨鎮區水電已逐步恢復,由于基站被淹,鎮區沒有通信信號,他們已聯系中國移動公司從省公司調來一部應急通訊車,希望盡快恢復鎮區通信。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
洪瀨愛心企業免費施粥
水電尚未恢復 愛心企業施粥
昨晚,洪瀨鎮區十字街的貽慶雞爪門店很多人在排隊,這次不是買雞爪,而是免費領咸粥和花生牛奶。原來,貽慶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文虎看到鎮上沒電沒水,自己親戚家也是這樣,便萌生了給鄉親們施粥的想法。
據悉,昨晚該門店共送出1200份咸粥,2000多罐花生牛奶。此外,在水電未恢復期間,貽慶食品有限公司還讓員工家屬到宿舍洗漱。楊文虎說,作為本地企業,平時都是大家買公司的產品,這次讓公司為大家服務。他說,公司會繼續免費發放咸粥,直到鎮區恢復供水供電。
來源:東南早報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
村民齊心合力從塌方的泥石堆里開出小路,緊急撤離。
![]()
戴上消毒毛巾,全力投入搜救。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
部隊官兵在廢墟中搜救
![]()
電器行里的電器全都被水沖得東倒西歪。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
廢墟中抬出遇難者遺體,全體人員肅立默哀。
![]()
早報記者跋山涉水冒險徒步進入林坑村采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