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黄色网-国产黄色小视频-国产黄色小视频在线观看-国产黄色一级-久久国产热视频-久久国产三级

“移風易俗 惠安在行動”系列報道

為進一步弘揚文明新風,惠安縣移風易俗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東南網泉州站開展移風易俗工作典型系列采訪活動,由記者深入基層,通過采訪黨員干部、學校師生和基層群眾,講述發生在大家身邊的移風易俗故事。

 資  訊 

惠安涂寨:移風易俗喜事新辦 文明節儉蔚然成風

即時 | 2019-09-10 16:01

“移風易俗 惠安在行動”系列報道十三:

涂寨鎮:移風易俗喜事新辦 文明節儉蔚然成風

瑞東村家風家訓長廊。東南網記者 林杰 攝

東南網9月10日訊(本網記者 林杰 通訊員 柯碧田 張朝暉)結婚是一輩子的大事,為了追求隆重特別的婚禮儀式,人們往往看重排場的熱鬧和風光,豪華車隊、煙花爆竹、大宴賓客……博得了“風光”之名卻造成了交通阻塞和鋪張浪費,還有攀比炫富之嫌。但如今,在惠安涂寨鎮,一些低碳環保又不失浪漫的結婚形式被越來越多的村民所接受,引領移風易俗新風尚。

低碳婚禮助推移風易俗

“沒有煙花鞭炮的嘈雜聲,偶爾傳來幾聲單車鈴聲和歡呼聲,場面看上去既懷舊又浪漫。”談起金相村去年的一場“小黃人”自行車迎親婚禮,村民都贊不絕口。據介紹,當時29歲的新郎官小柯,帶領一支由22輛“小黃人”組成的接親隊伍,車籃上掛著彩色氣球,整齊有序穿過大街小巷,滿面春風地去迎娶新娘。

“我們倆距離只有1公里,如果用豪車助陣,浪費又不環保,所以才想到這個方式。”新郎官小柯說道,這是為了讓自己的婚禮體現環保、響應移風易俗而特別選擇的。

類似的例子在涂寨鎮并非個別存在,而是接二連三。今年1月,瑞東村的盧先生結婚時,就采用新奇的“板車接親”形式。在喜慶的鑼鼓聲中,拉著板車的新郎官,在一群身穿長衫伴郎的陪同下,打著迎親喜牌,浩浩蕩蕩地走在迎親路上。這個別出心裁的迎親方式,讓大家直夸既個性時尚又經濟實惠。

不僅在迎親方式上的創新,巖峰村新郎黃情波在婚宴敬酒期間首創“新婚猜謎會”,婚宴習俗“鬧新人”由傳統的勸酒方式,變成了新郎新娘猜謎過關,備受推崇。

據涂寨鎮工作人員介紹,當地的年輕人之所以選擇用騎車、拉板車、猜燈謎這樣的婚禮方式,是希望通過自己的行為傳遞給大眾低碳、環保的生活理念。同時,也希望通過這樣的婚禮來傳承孝道,發揚中國傳統文化。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家風帶動民風。圖為古山村利用村部圍墻開展家風文化宣傳。張朝暉 供圖

挖掘典型倡導文明節儉

低碳婚禮只是涂寨鎮近年來不斷推進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行動的一個小縮影,深入開展移風易俗工作以來,該鎮圍繞“建設工貿文旅集鎮、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農村”這一目標,狠剎婚喪嫁娶大操大辦、互相攀比、鋪張浪費等不良風氣,倡導居民大力弘揚厚養薄葬、崇儉戒奢、簡辦喜宴等文明新風。

涂寨鎮有關工作人員表示,在宣傳移風易俗工作中,該鎮特別注重發揮各村特色,用身邊人、身邊事教育了大部分群眾。如瑞東村在“七一”建黨日開展“移風易俗 我承諾 我踐行……”主題活動,全體黨員干部以身作則帶頭在踐諾條幅上簽字,帶頭改舊俗、樹新風。

古山村充分挖掘本地特色及人文內涵,建有盧氏家風家訓館,開展家風家訓收集整理和宣傳教育活動,以元代廉吏盧琦良好家風為著力點,突出示范引領,助推移風易俗。

“通過挖掘部分移風易俗的先進典型,對他們的事跡加以宣傳,發揮榜樣導向作用,使移風易俗工作真正入腦、入耳、入心,形成文明節儉的良好社會新風尚。”

如今,涂寨鎮已經培育出金相村、瑞東村、古山村等一批移風易俗示范村,以點帶面,通過發揮典型的輻射作用,推動全鎮移風易俗工作的開展。

惠安螺陽:去陋習立新規 崇尚公益樹新風

即時 | 2019-08-26 21:15

“移風易俗 惠安在行動”系列報道十二:

惠安螺陽鎮:去陋習立新規 崇尚公益樹新風

五音村在移風易俗中傳播孝道文化。 東南網記者 林杰 攝

東南網8月26日訊(本網記者 林杰 實習生 陳燕紅 通訊員 柯碧田 楊小艷)近日,惠安縣螺陽鎮五音村燈光籃球場,一場籃球嘉年華活動如期舉行,來自泉州各地的數支鄉鎮球隊會聚一堂,為當地村民上演精彩的籃球賽事。無獨有偶,隔壁村后田村也在籌備一年一度的夏季鄉村籃球友誼賽。

把時光倒推幾年,每年的這個盛夏時節,螺陽鎮的每個村落忙于應付佛生日、普渡等鄉村舊俗,落得勞民傷財。近兩年來,隨著移風易俗宣傳工作的不斷深入,當地鄉村去陋習樹新風,響應“喜事新辦、喪事簡辦、神事不辦”觀念,踐行移風易俗新風尚,共享鄉風文明新生活。

改舊俗立新規 黨員帶動新風

“現在對于婚喪嫁娶宴、孩子成人宴、民間節日宴,請客辦酒都力求節儉,比如取消普渡請客,婚事宴請不超三天,白事用餐一律一菜一湯等。”后田村黨支部書記吳錦福介紹說,自移風易俗開展以來,村部制定村規民約,防止紅白事大操大辦、炫富攀比的歪風出現。

位于螺陽鎮中部的后田村鞋廠、服裝廠比較多,每逢“佛生日”“普渡”等農村習俗節日,村民經常宴請工人和來賓大操大辦,酒宴過后吵架斗毆、食物垃圾到處亂丟等事件常有發生。“有的客人喝醉了,串門時都會走錯主人家門,現場大呼小叫,繼而產生口角等事情不在少數。”

為治陋習、樹新風,螺陽鎮印發《2018年螺陽鎮深化移風易俗工作實施方案》,要求移風易俗寫入村規民約,村“兩委”成員、黨員帶頭簽訂移風易俗承諾書,進村入戶大力倡導文明新風,大力推動喜事新辦、喪事簡辦等移風易俗活動的開展。

對此,吳錦福率先響應,他在孫子的滿月酒那天,沒有按照村里習俗邀請親朋好友、左鄰右舍,擺上數桌酒宴“熱鬧一番”,而是簡單地和親家小聚。村書記帶頭反對宴席泛濫之風的舉動得到村民們的點贊,成為大家效仿的對象。“作為一名黨員,又是村書記,更應該率先帶頭,給村民做好示范,帶動村風民風向上向善,才能引導群眾杜絕不良風氣,營造清風正氣。”吳錦福表示。

喜事新辦,喪事簡辦。五音村黨支部書記康建川介紹,該村一位具有50年黨齡的莊姓老黨員在過世前,就曾囑咐家人簡辦喪事,停喪時間3天,送行樂隊3隊,沿路不撒紙錢不放鞭炮,給全村百姓樹立了榜樣。

據介紹,今年以來,后田村、五音村的所有紅白事,無一違反移風易俗規定,特別是普渡、佛生日等民間神事做到簡辦甚至不辦,逐漸讓移風易俗從“政府引導”為主轉變為“群眾認同、民間自覺”。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后田村表彰“孝媳婦”,以家風促民風。后田村委會供圖

善款助公益 家風促文明

移風易俗樹新風,樂捐公益展文明。作為螺陽鎮移風易俗示范村,后田村一邊倡議村民和鄉賢企業家簡辦婚喪喜慶事宜,一邊把節省的開支用于助學、扶困等公益活動。

在后田村老協會辦公室,墻壁上掛滿金秋助學獲獎學子名單,這是當地企業家和鄉賢熱心教育事業,弘揚優秀家風,勤儉節約,省出大筆資金資助中高考貧困畢業生圓讀書夢。

“移風易俗讓大家改變以往的鋪張浪費,真真正正把大操大辦之風轉變到豐富群眾生活和為民辦實事的軌道上來。”吳錦福說,在良好風氣的帶動下,全村的公益事業煥然一新,“不比排場比貢獻”“不曬嫁妝曬公益”如今成了村里村外的新風尚。

同樣地,變民間佛事活動為文體賽事、變大吃大喝為投身公益事業,也在五音村推廣開來。婦女節文藝晚會、籃球嘉年華、書畫作品展,重陽節孝親敬老、評選“最好媳婦”、慰問困難老黨員,在改變民俗鄉風的過程中,五音村養成科學健康節約的生活方式,營造文明和諧的鄉村環境。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的五音村充分挖掘當地康朗家廟文化,傳揚其家風家訓。據悉,從五音村走出去的明朝名臣康朗一生廉潔奉公,其給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作為康朗故鄉,五音村在培育孝道文化、家風文化方面有天然傳統,在接下來的工作里,我們將把厚養薄葬觀念植入到各類孝文化活動中。”康建川說。

“過去講排場、比氣派,現在講文化、講家風,移風易俗觀念已深入人心。”當地村干部表示,村民自覺踐行移風易俗村規民約蔚然成風。

當前,在螺陽鎮全體黨員干部的帶動下,各鄉村圍繞“開展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主題,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在全鎮營造破陳規、除陋習、傳文明、樹新風的濃厚氛圍。

惠安崇武:黨員帶頭除陋習 村民自治樹新風

即時 | 2019-08-23 17:32

“移風易俗 惠安在行動”系列報道十一:

惠安縣崇武鎮:黨員帶頭除陋習 村民自治樹新風

潮樂村工作人員介紹移風易俗公益廣告 東南網記者 林杰 攝

東南網8月23日訊(本網記者 林杰 通訊員 柯碧田 黃坤龍)當下,惠安各地推動移風易俗工作如火如荼,有全國文明村鎮稱號的惠安縣崇武鎮也不例外。崇武鎮在深入開展移風易俗工作中,從破除殯葬陋習入手,引導時代文明新風走入這座具有千年歷史的文化古城,廣泛發動干部群眾積極參與,在全鎮形成“推進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的濃厚氛圍。

黨員帶頭改陋習

“崇武以前的治喪期真的太長了,少則七、八天,多則半個月,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受歷史遺留問題的影響,在崇武鎮多地,曾經存在喪事舉辦時間過長的舊俗,讓村民苦不堪言。

據崇武鎮政府工作人員介紹說,當地素有厚葬的習俗,隨著經濟的發展,攀比之風日盛,動輒十幾二十天才出殯,儀式繁瑣,群眾私下怨言不少。“過去群眾辦喪事常抱怨‘養得起,死不起’,卻又沒人愿當移風易俗的‘出頭鳥’,大操大辦不僅耗費了當事者大量錢財,長達十多天的守靈也讓親戚朋友疲累不堪。”

對此,惠安縣出臺《厲行節約文明舉辦婚喪喜慶事宜暫行規定》,從黨員干部抓起,遏制婚喪喜慶鋪張浪費現象。隨后,崇武制訂出臺《崇武鎮移風易俗工作實施方案》和《崇武鎮開展喪葬禮俗改革實施方案》,黨員干部率先簽訂了承諾書,遵守“五個不超”“五個禁止”。

家住西華村的老黨員汪錦堂之前也飽受過殯葬陋習之苦,借著移風易俗契機,他帶頭反對舊習陋俗。“相比于幾年前父親去世時的長時間的喪期、大陣仗的殯葬儀式,今年母親去世的喪事殯期縮短為5天,并從儉節約操辦,”

在簡辦紅事方面,潮樂村黨委書記張漢輝做了表率,在他兒子結婚時,把喜宴標準和桌數壓縮到最低,真正杜絕大操大辦。“兒子結婚,剛好給了我一個機會,以孩子的婚禮為移風易俗增添正能量,或許更有說服力。”張漢輝說。

談起黨員干部帶頭移風易俗,村民也紛紛表示,“主要都是面子上過不去,后來在鎮村干部的帶動下,大家舊有的觀念開始慢慢轉變,紅白事也都勤儉節約,各種花費少了很多,心里也舒坦了。”

如今,在黨員、村干部的帶頭和老人協會的共同努力下,西華村已經形成了一股良好的“移風易俗”風氣。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圖為殯葬禮俗改革動員會現場,工作人員分發宣傳材料。黃坤龍 供圖

村民自治立新規

破了舊,就得立新,不然,陋習就會像割不盡的野草隨時重生。在破除陋俗、推進文明新風形成的過程中,西華村充分發揮群眾的主體作用,制定村規民約,實現群眾自我約束、自我管理、自我監督。同時,西華村通過成立紅白理事會、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禁賭禁毒會等“四會”組織,遏制婚喪嫁娶大操大辦等陳規陋習。

“讓德高望重的老人們入戶宣傳、以身作則,引導村民共同遵守約定,起到自治作用。”西華村黨總支書記黃祖陽說,自2018年開展喪葬禮俗改革工作以來,西華村還實行片區化網格員管理,分小組來管理村民,確保每一戶都能切切實實做到喪事簡辦。

村民龔順鳳是崇武綜合商店退休員工,十分支持農村開展移風易俗行動,他在生前再三叮囑子女自己的喪事要簡辦,盡自己的綿薄之力改變喪葬陋習,讓農村新風正氣樹起來。老人共有4個兒子,1個女兒。在老人去世后,子女們從自身出發,將喪事簡辦,自覺帶頭遵守“五個禁止,五個不超”。

“龔老先生這一做法也帶動了多戶村民,村中漸漸興起良好風尚。”黃祖陽表示感謝老同志和村民們的配合,帶頭遵守喪葬禮俗工作。“村里會進一步加大移風易俗宣傳力度,積極引導村民,爭取做到全村實施,不漏戶、不漏人。”

自去年7月1日開展喪葬禮俗改革工作以來,在鎮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崇武鎮的每一例喪事都能在5天內出殯,并做到簡辦。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村干部開展移風易俗進村入戶宣傳。黃坤龍 供圖

文化引領新風

西華村、潮樂村均是崇武鎮移風易俗示范村,在抓好示范帶動的基礎上,崇武鎮把樹立先進典型作為引領鄉風民風的抓手,在全鎮范圍內廣泛開展移風易俗、道德模范、星級文明戶、好婆婆、好媳婦等評選活動。

移風易俗,從根本上來說,關鍵在于轉變人的思想觀念,形成新的行為習慣。潮樂村黨員干部認為,村民需要有品位的文化生活,需要有先進文化的鼎力支撐,側面展現移風易俗新面貌,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熏陶。“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引導群眾形成人人講文明,戶戶爭榮譽的良好氛圍。”

“利用傳統節日,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深入開展群眾文化活動,豐富農村群眾的精神生活。比如春節象棋賽、元宵燈謎會、重陽節敬老活動等等。”西華村村干部說。

文明新風潤古城。崇武鎮歷史人文厚重,自古文風鼎盛,當地在堅決革除漁村千百年來的陋習之后,讓廣大村民的思想、生活呈現積極向上的新時代多元景象,踐行移風易俗新風尚。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崇武鎮表彰五好文明家庭,弘揚文明新風。黃坤龍 供圖

崇武鎮常年開展文藝活動,豐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圖為當地“一村一品”象棋公開賽現場。(資料圖) 黃坤龍 供圖

惠安紫山:佛事簡辦破除陋習 典型引領文明鄉風

即時 | 2019-08-22 09:43

“移風易俗 惠安在行動”系列報道十:

惠安縣紫山鎮:佛事簡辦破除陋習 典型引領文明鄉風

光山村定期開展各種文化活動,營造文明新風。圖為在光山村舉辦的家風文化展。 光山村供圖

東南網8月22日訊(本網記者 傅心玫 實習生 王曉镕 通訊員 柯碧田)封建迷信陋習是移風易俗工作中改革的重點之一,近年來,惠安縣紫山鎮在15個行政村中大力引導群眾破除封建迷信,擯棄陳規陋習,樹立起了多個示范典型,農村鄉風文明建設得到進一步推動,全鎮吹響文明號角。

以點帶面推進佛事簡辦 龍石村走出文明新路

紫山鎮龍石村民風淳樸,人口眾多,每逢春節、“佛生日”等特殊日子,村莊中各家各戶熱鬧非凡,為村子增添了不少人氣。據了解,每年農歷八月至九月,龍石村11個自然村都將迎來“佛生日”,每到這時,各個自然村陸陸續續開展各種慶祝活動,村民在家中大擺宴席,邀請親朋好友赴宴,熱鬧程度堪比春節。而在千家燈火通明的同時,一系列封建陋習也隨之產生。據龍石村村民陳清桂介紹,以往每到“佛生日”,不少村民都要大肆操辦宴席,席間喝酒猜拳聲不絕于耳,整個村莊到夜晚依舊人聲鼎沸,而這種“佛生日”宴請慶祝的做法,不僅鋪張浪費,食物垃圾也極易破壞環境,更會帶來安全隱患,“不少人喝了酒就開始鬧事,或者酒后開車出了事故,既對自己的身心造成傷害,也給宴請的主人帶來了麻煩。”

舊風陋俗的改革迫在眉睫,針對這一情況,龍石村村兩委召開黨員大會、村民代表大會商討辦法,最終決定由村兩委、老人協會成員、黨員干部等為領頭人,向村民發起移風易俗倡議,內容包括喪事、佛事簡辦以及喜事新辦等。龍石村黨支部書記湯國新告訴記者,龍石村通過發動黨員干部以及教師等公職人員帶頭,以點帶面展開宣傳,帶動所有村民參與到移風易俗的實踐中。

此外,每到各自然村封建日當天,村兩委干部都會到村里入戶宣傳,并在村口以及各主干道擺放拱門,“拱門上方都會印著移風易俗相關宣傳標語,向來客傳達佛事不宴請的理念,這樣其他地方的人經過看到拱門,也都知道這里現在不請客,慢慢地也就宣傳開了。”湯國新表示,有些村民曾對這項工作的開展表示不解,“他們都覺得這種是歷史很久很傳統的習俗了,不明白為什么要打破。”但在第一個村民首嘗佛事不辦的“螃蟹”后,不少人認識到了佛事簡辦的意義,也紛紛效仿。“到今年農歷正月,全村在‘佛生日’這一天都不再宴請客人了,反而改為邀請廣場舞隊進行表演等,這樣簡單又熱鬧。”龍石村村長許漢平告訴記者,如今,村中佛事大操大辦的現象已經消失,酒后打架斗毆的現象也不再出現,移風易俗工作有了突破,全鎮部分村莊對此做法進行學習借鑒。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設立宣傳欄,把移風易俗觀念帶到村民身邊。 東南網記者 傅心玫 攝

設置固定場所簡辦紅白喜事 光山村文明新風成自然

走進紫山鎮光山村,多棟高樓佇立于路邊,樓棟間干凈整潔,環境優美靜謐,不時傳來孩童的嬉笑聲。和諧的村風民風背后,包含了光山村幾年來對移風易俗工作的踐行推動。據了解,光山村在2012年集體拆遷建設成2個安置小區,4個自然村的村民搬進了高樓里。更換了居住環境的村民在欣喜的同時,也發現了不少陳風舊俗與新小區間的“矛盾”,其中最為突出的便是紅白喜事的操辦對小區環境與秩序的影響。“以前舉辦紅白喜事,許多人都是大操大辦,一下子擺個幾十桌。搬到小區后,首先場所就不允許如此鋪張,但很多人還是會試圖占用公共空間操辦宴席,既影響村民出行,對衛生環境也造成負擔。”光山村黨支部書記王為玉如是說。

為了解決場地問題,同時推行移風易俗工作,光山村開始大力宣傳提倡紅白喜事簡辦,王為玉介紹道,光山村4個自然村各自設立了1個主要負責移風易俗工作的組長,帶領2個人員通過發放傳單等方式展開宣傳。“以前操辦喪事要持續好多天,現在我們是向村民提倡縮短治喪期,節省開支。至于場所問題,也建議村民盡量將逝者送至殯儀館停放。”移風易俗工作,既要樹新風,也要沐人心,據王為玉介紹,光山村目前只有兩個臨時安放堂供村民舉辦喪事,根據實際情況,結合村民的建議,光山村今后也將爭取在小區周邊規劃一個固定場所,以便更好地規范管理。

白事簡辦,婚事也要新辦。記者走訪小區發現,在光山村2個安置小區內都有一個小禮堂供村民舉辦婚事。“我們這個場所在小區建成后便規劃出來,專門提供給村民舉辦婚宴,整個場所可以擺放20張桌子。”王為玉表示,不同于以往空間大無約束可以大操大辦的現象,統一的場所嚴格限制了喜事操辦的桌數,也約束了村民鋪張浪費的行為。“一開始也有人不配合,跟我們說自己的親戚很多,只能辦這么20桌,哪里夠。”針對這個情況,光山村黨員干部帶頭入戶詳細介紹移風易俗的意義與相關規定,漸漸得到村民的理解與配合,婚事大操大辦的現象也不再存在。

多村齊放文明之花 惠安輞川立起新風典型

即時 | 2019-08-19 11:17

“移風易俗 惠安在行動”系列報道九:

多村齊放文明之花 惠安輞川立起新風典型

吹樓村開展移風易俗主題晚會推進宣傳工作 吹樓村鎮供圖

東南網8月19日訊(本網記者 傅心玫 實習生 王曉镕 通訊員 柯碧田)喜宴費用轉為公益捐款,黨員帶頭引領喪事簡辦,“紅黑榜”監督文明德行……近年來,在惠安縣輞川鎮移風易俗工作進入抓落實、強引領、剎歪風的重要時期時,多個村莊的文明之風漸漸吹起,典型示范案例不勝枚舉,為全鎮樹新風工作增加了活力。

“公益捐款”成風尚 吹樓村走在文明前列

輞川鎮吹樓村是“省級美麗鄉村”,提起該村的“喜事新辦”做法,還要追溯至1998年。吹樓村巷內自然村代表陳淑寬介紹道,最先試行喜事新辦的是巷內自然村,“過去經濟不好,但顧及面子,許多村民每逢喜事都要大操大辦,有的人甚至借錢借椅子桌子都要辦,一場下來至少花費2萬元以上,大大增添了村民的經濟壓力,非常不好。”眼見不少人苦于負擔太大卻難以啟齒,巷內村幾個村民聚在一起,商討取消村中每辦喜宴都要在每戶人中邀請一位赴宴的習俗,將節省下來的資金取出一部分捐到村里作為公益基金。這一想法很快得到了村民的支持,此后村民約定,每逢喜事,主人家都向村委會捐資1200余元,存到公共賬戶里,用于村里各項公益事業,這個舉動很快也在其余幾個自然村推行。時間流逝,如今這一做法已推行20余年,公益金額一度被村民自發提高至2000元,捐款累計200萬元左右,利用這些公益款項,村里建起了籃球場,修起了排排路燈,完成道路硬化建設2條,村內環境越來越好,村風民風也越發和諧美好。

除了完善公共設施,吹樓村還將公益賬戶中的錢用于慰問村里病患、資助貧困學子上學,并在每年發放慰問金給70歲以上的村民,至今已持續三年,受到群眾一致好評。吹樓村村支書柯海紅告訴記者,不少鄉賢也積極投入村里的公益建設,村民張碧卿和張育洪簡辦家中婚事,分別向村里的公益賬戶捐款20萬元和5萬元,受到村民贊賞,也在村里發揮了典型示范作用。

吹樓村老年人協會會長趙坤玉回憶道,往年正月廟會民俗活動期間,村民都有相互宴請的舊俗,如今村里提倡一切從簡,不再像以往那樣互相宴請。此外,村里設立紅白理事會,提倡喪事簡辦,規定辦喪事時,菜肴不超過5道、請客桌數不得超過10桌等,對于不遵守規定的村民,依照村規民約處理。據了解,吹樓村還舉行“一村一品”文化匯演協助推進移風易俗工作的宣傳。針對“普渡”等封建日操辦宴席的現象,趙坤玉表示村里老協會組織老人在“普渡”當天擔當志愿者,在村里的主干道等地蹲守,對前來赴宴的人員進行勸導,有效阻止了大操大辦以及喝酒鬧事的亂象。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峰南村在移風易俗宣傳晚會上進行“好媳婦好婆婆”評選表彰 峰南村供圖

玉圍村“紅黑榜”吸引了不少村民的關注,在村里樹起正氣,樹起正風。 東南網記者 傅心玫 攝

黨員帶頭成佳話 “紅黑榜”成為“正身鏡”

在輞川鎮峰南村,提起原村支書何貢法,許多人都由衷地豎起大拇指。峰南村村支書何麗鳳介紹道,2017年,老黨員何貢法率先垂范,在臨終前交代孩子,后事一切從簡,并特地交代前來看望自己的村書記監督家人履行其囑托。何貢法去世后,其子遵其遺愿,喪事簡辦,一時在村里引發了關注,不少村民紛紛表示:“老何家庭情況不錯,他們家都愿意將喪事簡辦,那我們操辦白事也不必這么奢侈。”

在峰南村中,像老何這樣以身作則帶頭引領移風易俗的黨員并不少見,據峰南村村主任何惠峰介紹,村中有一名女黨員何麗紅在結婚時,將婚宴取消改為旅行結婚,成為一段佳話。村支書何麗鳳的兒子結婚時,也是堅持一切簡辦的原則,她告訴記者:“咱們不能光是告訴村民要這么做,自己要先帶頭起個表率作用。”同時,不少黨員積極利用文藝晚會、走訪入戶等契機,充當志愿者向村民宣傳移風易俗工作內容。此外,峰南村黨員干部帶頭簽訂文明殯葬承諾書,提倡喜事新辦、喪事簡辦,在村里喚起一陣文明新風,不少村民也對移風易俗工作由漠然轉為支持。

除了示范帶頭作用,適當的監督引導也是推行移風易俗工作的有效舉措之一。在輞川鎮玉圍村,有這樣一塊“紅黑榜”,就化身為村民的“正身鏡”,對村民的德行作風進行監督。玉圍村村支書陳劍輝告訴記者,紅黑榜在2018年10月設立,“紅榜”圍繞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三個方面,對全村涌現出來的先進典型和好人好事進行宣傳,“黑榜”則用來鞭策教育反面典型,對村內多種不良行為與現象進行曝光,以此提醒村民提升道德水準,趨善避惡。

走到紅黑榜前,記者看到幾張村民進行慈善捐款的表格張貼在“紅榜”上,幾名村民正在圍觀討論。據了解,紅黑榜的個人或事跡展示需經過幾個流程——由村民自發舉薦或者舉報,村民代表與村老人協會等成員召開評議會評定,確定事跡真實性與曝光意義后方能進行展示。陳劍輝表示,紅黑榜每半年更新一次,自其設立之后,村中陋習得以約束,衛生糾紛少了,賭博等現象也減少了,婚喪事大操大辦的情況也得到控制,村民之間互相監督促進,推動了村風文明建設,也助力了村里移風易俗工作的開展。據悉,這一做法目前得到了輞川鎮乃至惠安全縣多個村莊的學習效仿,為輞川鎮的移風易俗工作增添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惠安黃塘:聚力去“普渡”陋習 喚醒全鎮文明新風

即時 | 2019-08-12 16:35

“移風易俗 惠安在行動”系列報道八:

惠安黃塘:聚力去“普渡”陋習 喚醒全鎮文明新風

省吟村村委會主任汪建華在移風易俗主題公園內向記者介紹相關工作的開展情況 東南網記者 傅心玫 攝

東南網8月11日訊(本網記者 傅心玫 實習生 王曉镕 通訊員 柯碧田)在泉州市惠安縣多個鄉鎮,存在著過“普渡”“佛生日”等封建日的習俗,熱鬧的氛圍背后是延續已久的陋習對鄉風文明造成的不良影響。近年來,惠安縣黃塘鎮結合本鎮實際,進一步鞏固和深化移風易俗、倡導文明新風的成果,在破除“封建日”大操大辦等陋習上取得了成效,全鎮移風易俗工作構建起新格局。

廢陋習去糟粕 樹立和諧新風

大操大辦的酒席,從白天持續到黑夜的喧鬧,此起彼伏的猜拳聲……這是以往每逢“封建日”黃塘鎮省吟村就會出現的景象。據村民介紹,省吟村在2010年以前每年會迎來三個“封建日”,每當這時,村中家家戶戶都會辦起酒席,宴請賓朋。村民趙碧金告訴記者,操辦一場酒席,主人家往往需要天不亮就起床準備食材,起火做飯,而客人一到便開始喝酒猜拳,有時到深夜1、2點人群才陸續散去,“尤其是每年農歷六月的那一次‘普渡’,正好趕上農忙,主人家為了宴請客人,往往都要拋下手里的農活,有時碰上下雨,直接造成了農田里的損失。”

酒席的大操大辦不僅消耗人力,浪費金錢,不少人酒后斗毆、尋釁滋事也對村莊治安造成了不良的影響,操辦宴席的村民也對此類麻煩深感頭疼,破除舊習陋迫在眉睫。“雖然很多人內心都叫苦不迭,希望取消這一習俗,但沒有人愿意帶這個頭。”省吟村村委會主任汪建華告訴記者,為了發動村民配合廢除這一陋習,省吟村在18個自然村舉辦“封建日”前夕便在村里各個路口張貼告示,并由村老人協會成員入戶進行宣傳,號召村民擯棄舊習,樹立新風。

“‘普渡’日操辦酒席的習俗大概花了2年時間才漸漸取消,一開始也是有村民不配合,為了面子問題還在偷偷操辦,后來見到取消操辦宴席的人家不僅省時省力,也減少了一大筆開支,這些村民也就跟著取消了酒席的操辦。” 省吟村老年人協會會長汪元山說。

如今,每逢幾個“封建日”,走在省吟村,都不會再見到鋪張浪費的宴席,喝酒斗毆的現象也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親戚間簡單的聚餐與安謐和諧的氛圍,環境治安得到了大大改善,村莊文明建設也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省吟村多條村主干道上都有移風易俗主題墻繪 東南網記者 傅心玫 攝

聚聲勢廣宣傳 移風易俗入腦入心

2018年起,黃塘鎮在全鎮各村全面鋪開移風易俗工作,著力營造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的社會氛圍。以省吟為主的幾個重點村通過多種形式的宣傳與相關舉措,收獲了一定成效。

“以前村民家中舉辦喪事,宴席動輒幾十桌,每桌菜品就要花費1000多元,鼓隊樂隊數量也超過了5支,很多人都覺得風風光光地舉辦有面子,實際上是十分浪費。”汪元山表示,在村里移風易俗工作大力展開后,村老人協會成員自發入戶進行宣傳,村里也在多個祖厝中張貼告示,號召村民喪事簡辦。

汪建華坦言,移風易俗工作的開展一開始也遭遇了村民的不理解,“有的人就會說,你們怎么連喪事怎么辦都要介入。”為了向村民深入闡釋移風易俗的重要意義,村里不定期開展移風易俗主題晚會,在村里建設起一個移風易俗主題公園,并分別用閩南語和普通話錄制《村規民約》《移風易俗倡議書》廣播劇在全村范圍內宣傳。

此外,省吟村還召開了村民代表大會,并從各祖厝喪事主持人入手,將移風易俗宣傳內容做到層層傳達,漸漸擴大宣傳面,慢慢得到村民的支持,大家也有意識地進行喪事簡辦、喜事新辦。

如今,黃塘鎮包括省吟村在內的18個村莊均在移風易俗工作上取得了新進展,新風典型不斷出現,鄉風文明更加突出,全鎮形成了崇尚文明、勤儉節約的良好風尚。

惠安縣山霞鎮:基層文化建設引領移風易俗工作

即時 | 2019-07-31 16:28

“移風易俗 惠安在行動”系列報道七:

惠安縣山霞鎮:基層文化建設引領移風易俗工作

陳木春向記者展示一件舊時漁民上船打魚所穿的桐油衫 東南網記者 傅心玫 攝

東南網7月31日訊(本網記者 傅心玫 陳培源 實習生 陳燕紅 通訊員 柯碧田)提起惠安縣山霞村,許多人第一時間想起的便是村里濃厚的鄉風文明氛圍。近年來,山霞鎮以崇尚文明、勤儉節約的良好社會風尚為出發點,改建孝文化基地、民俗館、惠女調解室等,充分發揮基層文化設施作用,扎實開展以移風易俗為重點的群眾文化活動,形成全鎮各村移風易俗新風尚。

民俗館展文明新風 祠堂舊習演變孝文化

“奉先思孝,處下思恭;傾己勤勞,以行德義。”在山霞村鄉賢陳木春家里掛著這樣一句話,以此形容這個全國“最美家庭”。提起陳木春,村民們贊不絕口的便是他自費200多萬在自家祖厝上建立的農家民俗館。民俗館內收集了2000多件閩南人生產生活、婚喪嫁娶的家庭民俗物件,包括明末清初以來各類惠安風格服飾,犁、耙、簸箕等農耕器具,蛤刀、船衣等漁具以及風箱、雞庵等生活用具。這些物件大多都是由陳木春通過朋友與市場等渠道收集過來,為了收集一個物品,陳木春往往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與財力,但他依然甘之如飴:“這些東西都反映了我們優秀的傳統文化,如果不收集起來,擔心以后會流失掉。”

陳木春年輕時通過經商,為家庭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條件。但他對傳統文化與藝術有著炙熱的愛好,自2011年起,不忍見到承載著傳統文化的民俗物件流失的他便萌生了建立民俗館的想法,在動員說服了家族成員后,他以自家祖厝為基地,開始民俗館的籌建工作。陳老的子女一開始表示了不解,紛紛勸說老人不必這么辛苦,但隨著民俗館的家庭文化示范作用漸漸體現,子女們也理解了老人的用心良苦,并為陳木春夫妻倆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支持。如今,民俗館已成為福建省家風家教示范點,山霞鎮婦女、青少年活動教育基地等,陳木春家庭更是成為一例鮮活生動的家庭孝文化傳承示范案例。

山霞村的山霞文化公園景色優美,是眾多村民休憩散步的不二場所,人流量較大。近年來,山霞村沿著山霞公園建起了一排祠堂,并將部分祠堂進行改造,建設成舜帝紀念堂,將孝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山霞村老人協會會長陳水福告訴記者,以往有不少人在祠堂祖厝內開展封建迷信活動,如今祠堂習俗向孝文化演變,有利于村莊的孝道教育,也為建設文明鄉村增添力量。此外,村民自發將雜草叢生的荒地整修成了孝道園,并邀請村里老人在孝道園對參觀人員進行講解,在豐富基層文化的同時,也在村莊喚起陣陣文明新風。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山霞村惠女調解室調解員正在為村民解決糾紛 山霞村供圖

以柔情斷“家務事” 惠女調解室助興文明鄉風

在山霞村,有6位身份“特殊”的婦女,她們時常奔走于村子內,了解村民之間的矛盾糾紛,并將起糾紛的村民召集到一處祖厝中進行調解,這6名女性是山霞村惠女調解室成員,自2017年1月份惠女調解室成立以來,她們利用婦女柔情,積極化解鄰里糾紛,有力維護了村莊的和諧。

“平時村民如果有什么難以解決的糾紛與矛盾,都會向我們反映,隨后由我們召集當事雙方到調解室進行調解。”山霞村婦女調解室主任陳麗瓊告訴記者,調解室設立的初衷是充分發揮女性柔性的一面,利用惠女扎根基層、貼近群眾的優勢調解各類糾紛,調解室的6名成員在村內都有一定群眾基礎,因此在調解室設立后,很快得到了村民的信任,遇到矛盾也愿意尋求她們的協助調解。

據陳麗瓊介紹,惠女調解室制定了明確的調解流程,在調解時固定安排2名調解員,一名進行糾紛調解,一名登記調解情況。如今調解室已成功調解數十例糾紛,不僅調和了家長里短的小矛盾,也曾成功阻止了大規模的群體性事件發生。2017年11月,受雇于山霞村村民陳某的建筑工人朱某在工作時不慎從三樓墜落,其家屬與雇主陳某在賠償事項上起了分歧,雙方召集了大量人員進行對峙,眼看一場群體性事件就要發生。得知情況的惠女調解員們立馬商討對策并到現場進行調解,對雙方負責人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經過三個晝夜的努力,三方終于簽訂了調解協議書,解決了這場糾紛。得知此事的村民紛紛稱贊惠女調解員們“沉著冷靜,理智又客觀。”

除了山霞村,山霞鎮多個村莊也陸續設立起惠女調解室,為和諧鄉村的建設帶去了行動上的支持。如今,惠女調解室已經成為多個鄉村的名片,文明鄉風不斷傳播開來,未來山霞鎮也將積極探索與挖掘先進典型,引導群眾參與基層文化建設,協助移風易俗相關工作的開展,推動全鎮社會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斷提高。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陳水福老先生常在孝道園為參觀人員講解舜帝故事 東南網記者 陳培源 攝

陳木春正在展示一塊收集來的舊時腰包 東南網記者 陳培源 攝

惠安東嶺:樹典型立新風 移風易俗暖民心

即時 | 2019-07-24 17:57

“移風易俗 惠安在行動”系列報道六:

惠安東嶺:樹典型立新風 移風易俗暖民心

東嶺鎮移風易俗示范村許山頭村充分利用戶外墻傳播鄉風文明 東南網記者 林杰 攝

東南網7月24日訊(本網記者 傅心玫 陳培源 實習生 王曉镕 通訊員 柯碧田)舊風陋俗常改常新,鄉村喚起文明新風。近年來,惠安東嶺鎮以全縣深化推進移風易俗工作為契機,引導轄區多個村莊積極踐行喜事新辦、喪事簡辦新風尚,大力推行文明敬香等移風易俗做法,營造良好的移風易俗工作氛圍。

許山頭村:樹立典型 引領鄉風文明

在東嶺鎮許山頭村,有一筆特殊的教育基金,資金來自于村民簡辦喪事或喜事節省下的費用,用于村內學校進行獎教獎學。許山頭村村主任許欽山告訴記者,自去年5月1日村黨總支、村委會召開村民大會通過《移風易俗村規民約》以來,村兩委成員與老協會理事積極入戶宣傳相關政策,加強勸導,與村民簽約喪事辦理承諾書,得到了村民的響應。

村民余錦章是一名退休教師,他在生前托囑親屬嚴格遵守喪事簡辦的理念,并從辦理喪事的資金中節約一部分捐贈出來給學校,在老人去世后,家人將喪事簡辦,節省出5000元捐贈給東嶺鎮第二中心幼兒園。許欽山感慨道,老人這一慈善之舉在村里引發好評,成為移風易俗獎教獎學的一大典范,這一做法也帶動了多戶村民,村中漸漸興起良好風尚。

喪事簡辦、厚養薄葬理念已經得到村民的認可,但是喜事新辦倡議卻收效頗微,許山頭村黨總支書記許燦河介紹道,不少村民認為辦喜事就應該風風光光、體體面面,大家都在講排場,攀比現象嚴重。村兩委干部經過討論,一致認為倡導喜事新辦的工作如果要做好,必須入戶與村民當面溝通,進行交流。隨后,村干部分別入戶,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向村民闡釋喜事簡辦的意義。在村兩委與老協會成員的共同努力下,村民許發明提出將為兒子操辦婚事的錢捐出2萬元給東山中學獎教獎學基金會,村民許榮彬也將為孫子置辦滿月酒的錢捐出2萬元,為村里喜事新辦倡議作出表率。喜事新辦改革在許山頭村開了個好頭,也為東嶺鎮移風易俗工作的有序開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在喜事新辦樹立起典范的同時,文明敬香的良好風氣也在村里漸漸擴散。位于許山頭村的瑞集巖寺周邊綠樹環抱,花草簇擁,杏黃色的院墻與綠樹叢交相輝映,吸引了來自四面八方的信眾到此敬香。寺里住持釋法行表示,寺廟建筑多為木結構,以往敬香時經常有人燃放鞭炮,點燃大量金紙,留下了著火的隱患。在移風易俗倡議推出后,釋法行決定以此為契機,推行文明敬香。今年3月以來,瑞集巖寺安排了30名志愿者,在寺內輪崗,對來往信眾進行勸導,禁止燃放鞭炮,點燃金紙,同時,寺內多個香爐也封起了口,以防有人偷燃偷放。經過三個多月的勸導,如今寺內燃放鞭炮與金紙的行為已不存在,文明敬香的規范得到了本村乃至外地信眾的理解與支持。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三村村老人協會霞蒼分會會長鄭火貴向記者介紹移風易俗工作。?東南網記者 陳培源 攝

三村村:依托老協會 推動喪事簡辦

“這項工作的進行,好不容易。”近日,談及東嶺鎮三村村的移風易俗工作,三村村老人協會霞蒼分會會長鄭火貴如是說。早在2014年,三村村老人協會便意識到了喪事簡辦對推行鄉村文明新風的重要性,據鄭火貴介紹,三村村以老人協會為平臺,發動三個分會開展相關宣傳工作。

彼時的三村村,喪事舉辦時間較長,宴席鋪陳浪費,舊風舊俗難以撼動,老人協會成員經過再三思考,決定以老年人為主要宣傳對象,通過對老人的宣傳教育,再通過老人向家屬傳達倡議,從而輻射至每家每戶。此后,村里每逢老人學校上課日期,便邀請人員向村內老人進行授課,解釋喪事簡辦的重要意義,強調厚養薄葬對家庭乃至村莊和諧發展的重要性。老人學校成為推廣喪事簡辦的重要陣地。此外,三村村老人協會發布《喪事簡辦規定通告》,提出喪事幫工人員只發毛巾不發煙、花圈不超過十個、守靈不超過五天等8項要求,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村莊內舉辦喪事的鋪陳作風有所改善。

近年來,東嶺鎮移風易俗工作深入開展,三村村的喪事簡辦經驗為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基礎,而全鎮推廣的相關舉措也帶領三村村在內的多個鄉村移風易俗工作步上新臺階。東嶺鎮民政辦工作人員陳隱靜告訴記者,自2018年開始,東嶺鎮通過多個舉措推行喪事簡辦工作。一是加大宣傳,東嶺鎮官方微信平臺一年來發布了近百條的移風易俗宣傳報道,東嶺鎮通過召開動員大會、專題座談會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二是設立示范點如許山頭村,在多個村里召開推進會,確定典型進行經驗分享。此外,全鎮機關干部、村兩委、黨員干部等全部簽訂移風易俗承諾書,確保起到示范帶頭作用,并通過鄉賢、社會有識之士進行引導,鼓勵村民把儀式簡辦的錢用于獎教獎學、扶貧濟困等公益事業。

目前,靈活多樣的宣傳形式和實實在在的工作舉措還在東嶺鎮繼續展開,移風易俗之風越來越盛,潤澤全鎮各地。

惠安縣東南社區:選樹身邊典型 推動移動易俗

即時 | 2019-07-20 12:26

“移風易俗 惠安在行動”系列報道五:

惠安縣東南社區:選樹身邊典型 推動移動易俗

設立文明創建精神宣傳欄傳播移風易俗 東南網記者 林杰 攝

東南社區“好人一條街”展示身邊好人事跡 東南網記者 林杰 攝

東南網7月12日訊(本網記者 傅心玫 陳培源 通訊員 柯碧田 實習生 王曉镕)長期以來,惠安縣螺城鎮東南社區結合“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工作,培育選樹身邊好人,通過先進典型引領文明新風,樹立了厲行節儉、反對浪費的社會新風,助推移風易俗工作,為全縣精神文明建設樹起了標桿。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見義勇為好人莊奕偉介紹救人經過 東南網記者 陳培源 攝

挖掘身邊好人好事 弘揚文明之風

在惠安縣螺城鎮東南社區,一條長約1000米的街道總能吸引路人駐足觀看,引起他們注意的是街道兩側圖文并茂的好人事跡宣傳牌。

省級道德模范陳欠水、孝老敬親的“好媳婦”王亞瓊、“見義勇為”先進個人莊奕偉……走在東南社區“好人一條街”,一個個鮮活的人物事跡陸續映入眼簾,這些典型人物都是由社區居民共同推選出的身邊好人。東南社區黨委書記蘇明珍告訴記者,社區從2008年開始開展精神文明系列評選活動,每三年一屆,評選內容包括“十佳孝義戶”“百佳先進”“百佳文明之星、文明戶”“厝邊好人身邊好事”等,至今已舉辦了4屆,評選出200多位正能量典型人物。

據了解,評選活動得到了居民的熱烈響應,每屆評選開始前,社區選民小組都能收到不少群眾的推薦意見,在評選前的群眾會議上,也有不少人主動推薦身邊的好人好事,經過公示與評定小組再評定等流程,最終選出大家心目中的好人。

“我們從4屆評選中獲得表彰的人物中再選取事跡比較突出的10位,將他們的事跡展示在這條街上。”據蘇明珍介紹,“好人一條街”所在的位置是社區人流較為集中的地方,將這些身邊好人好事進行展示,群眾路過時都能看到,也能感受到一份份典型力量,“通過評選與事跡展示,用群眾身邊的典型啟迪群眾,用群眾身邊的故事教育群眾。”

在模范榜樣的帶領下,社區形成了積極向上的文明之風,一件件正能量先進事跡也涌現出來。社區居民莊奕偉為人樸實低調,卻是一名曾在冬天跳入冰涼的水中勇救落水者的“平民英雄”,談及自己的熱心之舉,他認為只是做了件平凡的小事。社區“好媳婦”王亞瓊,多年如一日地照顧生病的公公,耐心陪伴老人,受到居民的稱贊時,她表示:“孝敬父母是我們后輩應該做的,也是給孩子起到一個榜樣的作用。”這樣的身邊好人好事,在東南社區蔚然成風。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東南社區精神文明系列評選活動現場 東南社區供圖

發揮身邊典型作用 引領移風易俗

“針對之前存在的高額彩禮、婚喪嫁娶大操大辦等一些陳規陋習,我們社區把先進典型引領作為移風易俗的著力點,發揮典型的示范帶動作用。”蘇明珍介紹,在以“好人一條街”為主要陣地展示正能量引領時,東南社區通過多平臺宣傳推廣典型事跡,并充分發揮典型示范輻射作用,推進移風易俗工作向縱深發展。

在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道德講堂、社區居民學校、老年人學校等場所,常常能見到先進人物事跡與移風易俗相關工作的宣傳,據東南社區黨委宣委黃遠平介紹,社區充分運用LED屏、微信平臺等媒介,多角度、多層次對包括殯葬改革在內的工作進行廣泛介紹,同時通過8個工作片區兩委成員的入戶宣傳,為移風易俗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礎。

通過全方面的宣傳,社區移風易俗工作得到了居民的理解與支持。東南社區位于縣城老城區,社區內舉辦喪事沒有固定的場所,往往需要在街上搭建帳篷,既影響居民出入也消耗人力財力。社區老黨員楊景意生前特地囑咐子女,在他去世后不必舉辦隆重的儀式,遺體直接送到殯儀館火化。今年4月老人去世后,孝順的子女遵照老人意愿,喪事簡辦,在社區內收獲較大反響。楊景意一家的事跡讓不少居民深受觸動,紛紛表示支持殯葬改革。

“點滴之水也能匯聚成海。”東南社區以精神文明系列評選活動為載體,通過樹立可敬可學的身邊典型,深化移風易俗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抑止了封建迷信、黃賭毒以及陳規陋習等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進一步弘揚美德、傳遞文明,推動社區精神文明建設蓬勃發展。

惠安:黨員帶頭破殯葬舊俗 干群合力樹文明新風

即時 | 2019-07-01 15:48

“移風易俗 惠安在行動”系列報道四:

惠安:黨員帶頭破殯葬舊俗 干群合力樹文明新風

村民帶著孩子觀看討論移風易俗宣傳內容。東南網記者 陳培源 攝

東南網7月1日訊(本網記者 傅心玫 通訊員 柯碧田 曾招雄)惠安縣小岞鎮,一個與碧海相連、風光秀麗的海島,生活著一群善良樸實的漁民百姓。在這座美麗小鎮的鄉村中,卻也存在著一些陋習舊俗,針對這一情況,小岞鎮黨委、政府近年來著力推進移風易俗活動,得到了包括新橋村在內的各個村莊的積極響應。近日,記者走進新橋村,近距離感受了該村在喪葬禮俗上破舊俗立新風的決心與成效。

舊風:“白事”舉辦時間過長 舊物焚燒造污染

在小岞鎮多地,曾經存在“白事”舉辦時間過長的舊俗,新橋村也不例外。新橋村黨支部書記陳亞法介紹道,以往村里有老人去世,殯葬儀式一般都持續在10天以上,更有甚者拖延至近一個月才出殯,“這個習俗少說也有上百年歷史了,在村里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舊風氣。”長時間的殯葬儀式耗費了大量的人力、財力,擺宴席鋪陳浪費現象屢有發生,成為當地一大陋俗。

此外,村里還有將去世老人舊物在村中橋頭邊盡數焚燒的習俗,俗稱“送腳尾”。每逢此時,橋頭路邊烏煙繚繞,既不安全美觀,更污染了環境。新橋村老人協會會長陳金元表示,將去世老人舊物焚燒被村中人認為是一項必須遵守的殯葬禮儀,其源頭時間已無法追溯,對環境等造成的影響也難以估量。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當地通過宣傳孝道文化,傳播厚養薄葬觀念。東南網記者 陳培源 攝

立新:以黨員為主力帶頭破舊俗 環保處理立新風

一邊是持續百年的舊俗,一邊是日益增長的環境與風氣危害,針對這一情況,新橋村兩委經多次集體研究,毅然決定斬斷舊俗之根,將新風帶入村中。2013年起,村黨支部書記陳亞法便嘗試在村中張貼公告,禁止村民將老人病逝治喪期間的遺物進行焚燒,但幾年下來,收效甚微。2018年初,為推進移風易俗工作在村中深入開展,新橋村兩委會與老人協會、村紅白理事會成員開展了十多場溝通會議,最終確定了由村里黨員干部、紅白理事會及老人協會成員共同牽頭,以村里10個祖祠負責人為突破口,分頭深入村民層層發動,統一村民思想認識,協助村民將老人舊物送往骨灰堂內特設位置,交給衛生保潔人員統一送去無害化處理的環保處理方案。

“這個工作開展起來很艱難,因為是百年舊俗,許多人認為改變這一風俗就是不孝,并且依靠我們幾個人去口頭勸說,達不到很大的改變。”陳亞法表示。所幸,這項工作得到了老人協會會長陳金元的支持,陳金元退休前是一名中學教師,深知移風易俗樹新風的重要性,他帶頭帶領老協會成員與村里祖祠負責人溝通交流,并得到了他們的理解,隨后由這些負責人對其他村民進行勸導解說,確保宣傳到位。此外,新橋村還不間斷召開座談會、村民大會,并在祖祠等人流量大的地方張貼公告,擴大了行動的影響力。

值得一提的是,新橋村以69名黨員為主力,帶頭反對舊習陋俗,村里的黨員親屬去世,殯葬時間嚴格控制在3-5天,喪事一切從簡,不再出現宴請現象。通過黨員、村干部的帶頭與老人協會、紅白理事會成員的大力宣傳,村民也漸漸效仿,殯葬新風在村內漸漸樹起。

新橋村綜治網格員洪燕鴻去年到村里參加工作,據她介紹,彼時村內“白事”大辦的現象已經逐漸減少,“送腳尾”的陋習也得到有效遏制,為了防止舊風俗“復燃”,洪燕鴻與宣傳隊伍經常到村民家中分發宣傳彩頁,強調移風易俗的積極影響,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村民的態度由排斥到普遍認可,甚至還有村民拿著宣傳資料對宣傳人員說:“這個好,這個好,這個政策好,不良風俗是要改掉。”

如今,喪葬禮俗改革在新橋村已見成效,村民家中老人去世時,見到的不是焚燒產生的濃煙黑霧,而是一輛早已待命的垃圾轉運車將舊物帶走處理,也不再有動輒幾十桌的宴請場面,吹拉彈唱的送葬隊伍數量也減少到了3隊以內。陳亞法表示:“移風易俗工作重在堅持不懈,接下來,我們還是要持續開展各種宣傳推進活動,并且向移風易俗工作上取得顯著成效的村莊交流取經,學習經驗,推動移風易俗工作更深入開展。”

惠安:倡導文明殯葬 治喪期禁賭工作顯成效

即時 | 2019-06-27 17:06

“移風易俗 惠安在行動”系列報道三:

惠安:倡導文明殯葬 治喪期禁賭工作顯成效

在村口主干道設置移風易俗宣傳欄。湖街村供圖

東南網6月26日訊(本網記者 傅心玫 通訊員 柯碧田)在許多鄉村,陋習舊習往往是文明建設發展的絆腳石,鄉村振興的工作中,破舊廢陋成為一條必經之路。近年來,惠安縣凈峰鎮扎實開展“推動移風易俗,弘揚文明新風”主題活動,著力營造“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神事不辦”的社會氛圍,凈峰鎮內鄉村積極響應,大力倡導文明殯葬,制止治喪期賭博活動,在全鎮各地開起了文明新花。

鄉村自治多管齊下 節儉辦喪之風漸興起

受封建迷信思想的影響,許多農村地區在老人去世后存在較長的守靈時間,花費了大量時間、人力與金錢。凈峰鎮多個鄉村大力倡導節儉辦喪,厚養薄葬,收獲了較好的效果。

在凈峰鎮凈北村,以往村民操辦喪事時需要10天左右的時間,宴請他人時鋪張浪費,村委會了解這一情況,聯合村老人協會、網格員入戶宣傳文明殯葬提議。據凈北村黨支部書記楊宗遠介紹,動員工作伊始遭到了來自部分村民的阻力,“一開始他們迫于舊觀念不愿意簡辦喪事,認為這樣會丟面子,我們經過一段時間的勸說,終于讓村民由被動接受到主動踐行。”凈北村一名楊姓村民,在認識了移風易俗的重要性后,主動簡辦喪事,也由此帶動了村民共同踐行,如今,村里喪事守靈時間縮短到3至5天,宴請飯菜一切從簡,文明殯葬現象得到弘揚。

同樣的舉措在湖街村也得到了大力提倡。湖街村黨支部書記陳亞雪表示,自2017年起節儉辦喪宣傳工作展開后,村民們積極響應,治喪期間大多村民家中取消了鋪張的宴請流程,節省了大筆花費。

凈峰鎮內的省級文明村五群村則通過多個舉措弘揚節儉辦喪,提倡移風易俗。五群村黨支部書記張雅芳告訴記者,村里主動出臺規定規范村民辦喪行為,并且由老人協會成員、紅白理事會成員與網格員等進行入戶宣傳,此外,發動一批村民樹立典型,帶動文明風氣。退休老干部、老黨員蔡伙玉生前積極響應移風易俗提倡,協助村委會展開宣傳工作,并向子女表示“我去世后喪事要簡辦,不接受禮金,縮短守靈時間,告別儀式簡單些,不要多花錢,把省下來的錢捐獻給村里老協會作為回報社會。”今年2月,老人去世后,子女根據他的遺愿,喪事全部從簡,獲得了村民的贊揚。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在村口主干道設置移風易俗文化長廊。東南網記者 林杰 攝

舉力遏制“白事”聚賭現象 多村營造文明治喪新風尚

在凈峰鎮,多個村莊因為治喪時間長,個別社會閑散人員以幫助守靈為由利用治喪場所聚賭,進而誘發高利貸、討債爭執等問題,一度成為影響區域和諧穩定的“痛點”。自移風易俗工作開展以來,凈峰鎮多個鄉村以“白事”聚賭為主要打擊項目,多舉措制止治喪期間賭博活動。

“以往總是有不少外村人員到治喪現場‘幫忙’,并以‘搖擼子’‘押水蛙’等形式進行聚眾賭博活動,形成了不良風氣。”凈北村黨支部書記楊宗遠介紹道,為了遏制這一現象,村兩委與網格員、轄區派出所聯合進行入戶宣傳,并與村民簽署《禁賭承諾書》,通過宣傳,村里“白事”聚賭現象得到了有效制止,“如今村民家中辦喪事,來幫忙的人都是坐在一起泡茶聊天,賭博現象不復存在。”楊宗遠說道。

五群村則將禁止賭博寫入了村規民約,村支書張雅芳撰寫了一篇34句村規民約順口溜,朗朗上口,得到了村民的喜愛,其中有一行寫道“禁賭禁毒反邪教,守法學法會用法。”以通俗的語言讓村民制止賭博行為有規可依、有據可查,也為個別好賭的村民戴上“緊箍咒”。

此外,五群村充分利用評選出的文明戶、好子女、好媳婦等,與村里紅白理事會成員共同開展教育宣傳工作,“群眾的事由群眾自己教育,自發宣傳,這樣移風易俗工作開展起來更加容易。”張雅芳表示,只要有人帶頭,良好的風氣就會在村中被帶動起來。通過進戶宣傳、發放倡議書等,村里的賭博現象也已經消失。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以村“四會”制度中紅白理事會、禁毒禁賭會為主力展開宣傳,不少鄉村還將“家+文化”融入移風易俗工作中。湖街村村民陳寶珍在2016年被評為凈峰鎮“好媳婦”,湖街村利用陳寶珍以及其他村民身邊的好人好事典型,倡導鄉風文明,并弘揚孝老文化,協助進行村民道德建設,以此促進移風易俗工作深入開展。

惠安:主題墻繪宣傳移風易俗 寓教于樂深入民心

即時 | 2019-06-25 11:21

“移風易俗 惠安在行動”系列報道二:

主題墻繪宣傳移風易俗 寓教于樂深入民心

利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圖畫宣傳文明禮儀。東南網記者 林杰 攝

東南網6月25日訊(本網記者 傅心玫 通訊員 柯碧田)為努力擴大村民對移風易俗的知曉率,惠安縣東橋鎮以打造文化墻為切入點,在多個鄉村的重要位置繪制了一面面以移風易俗為內容的墻繪。墻繪從紅白婚喪嫁娶、孝老愛親、革除陋習、文明節儉、倡樹新風、禁賭禁毒等方面進行了圖文并茂的宣傳,讓移風易俗在潛移默化中深入民心。

宣傳方式新穎化 多村畫起移風易俗文化墻

在東橋鎮燎原村,一幅幅生動亮眼的墻體彩繪分布在村中主干道、廣場、學校旁等地方,吸引過往路人駐足欣賞。這些墻體上繪制有包括移風易俗在內的主題圖畫,再附上宣傳標語,既承擔了宣傳作用,又扮靚了村中景色。

燎原村黨支部書記許建陽告訴記者,這些色彩鮮明的彩繪墻共有1000平方米左右,2018年起陸續投入繪制而成,制作彩繪墻的主要目的是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村民宣傳移風易俗內容,“考慮到村民看文字類的宣傳材料比較費勁,一些宣講會也停留在說教上,后來我們就想到繪畫的方式生動活潑,一目了然,讓大家一看就懂。”

彩繪墻賞心悅目,但在實施前期也曾遭到了部分村民的反對,“因為很多圖畫是需要畫在村民家院子外墻,不少人都不愿意,怕畫不好影響外觀,甚至有的還擔心畫上的地方就被列為公共場地了。”對此,村委會進行了耐心解釋,并在幾戶人家外墻先嘗試,在獲得了良好的效果之后,不少村民還主動提出參與,形成了較好的移風易俗宣傳氛圍。

針對不同受眾,惠安縣東橋鎮開展不同專題的移風易俗宣傳活動。走進珩山村,一面面彩繪墻撲面而來,移風易俗、文明鄉村建設等主題圖畫躍然墻上,到處彌漫著文明鄉風氣息。村主任王桂明說,全村的主題彩繪墻共有600多平方米,分布在村廟、廣場等人流密集的地方。“移風易俗工作需要新穎的宣傳方式,讓村民心中有了對移風易俗的基本認識后,再深入引導開展相關工作。比如,我們村的老人們會給孩子們講述墻畫的故事和意義,這就是一種很好的教育。”

在香山村香山小學圍墻外,一條百米文化墻體繪畫長廊結合移風易俗與文明校園元素,開展宣傳教育,達到“動員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鄉村”的宣傳效果。除此之外,學校還把移風易俗融入文化活動和文藝演出中,通過校園文藝活動,寓教于樂,以樂促儉。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為豐富宣傳形式,燎原村定期舉行移風易俗主題文藝匯演。燎原村供圖

宣傳手段更深入 多地簡辦紅白喜事樹文明

受傳統思想的影響,東橋鎮多地存在紅白喜事鋪張浪費、封建迷信等不良習俗,對此,東橋鎮在把抓好移風易俗工作列入精神文明建設重要內容的前提下,明確提出了“反對陳規陋習,提倡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反對封建迷信活動,提倡科學進步;反對黃賭毒,提倡健康文明文化活動;反對大操大辦,提倡節儉之風”的四反對、四提倡要求,在全鎮掀起了一股破舊俗、除陋習、樹新風的高潮。

在燎原村,一股喪事簡辦的風氣在村民當中悄然擴散。據了解,燎原村自2018年起便逐步開展喪事簡辦的宣傳工作,村里成立紅白理事會,除了定期召開村民大會進行宣傳外,還進家入戶宣講。2018年7月,一名陳姓村民的母親去世,家屬欲大操大辦白事,村委會工作人員得知這一消息,立即入戶進行宣傳勸說,得到了該村民的理解與支持。通過這名村民的帶頭作用,多戶人家也將白事簡化,以往宴請客人需要準備十菜一湯,如今簡化成一道湯一份饅頭。此外,送葬隊伍的“陣頭”數量也減少,不少人選擇使用村里的腰鼓隊,不再大肆租請“陣頭”隊伍,節約了開支費用。據了解,村里的白事操辦費用由以往的近十萬,減少到目前的五萬以下,大大減輕了村民經濟負擔。

同樣地,香山村也在紅白喜事上大力提倡簡辦,香山村黨支部書記張惠洪告訴記者,村里將老人協會的理事納入紅白理事會成員,以這些成員為主力到村民當中宣傳紅白喜事簡辦。此外,村委會不定期召開會議,并通過廣播播報、材料發放等形式深入宣傳,逐漸將村民的阻力打破并轉化成推力。與香山村相隔幾公里的珩山村則利用春節等節假日村內群眾較多的時期,通過舉辦晚會,將移風易俗理念傳播開來,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如今,東橋鎮還在不斷探究新做法、新思路,大力推進移風易俗工作,讓文明新風吹遍東橋鎮的每個角落。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文化墻成為展現鄉村文明的窗口。東南網記者 林杰 攝

以漫畫形式宣傳優秀傳統文化,傳播文明禮儀。東南網記者 林杰 攝

惠安:小手牽大手 移風易俗進校園

即時 | 2019-06-21 16:04

“移風易俗 惠安在行動”系列報道之一:

小手牽大手 移風易俗進校園

編者按:

推動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近年來,惠安縣以推進移風易俗工作為突破口,倡導廣大百姓向陳規陋習說“不”。喜事新辦、厚養薄葬、節儉祭祀、文明敬香……各個領域多措并舉推進移風易俗,讓群眾共享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

為進一步弘揚文明新風,惠安縣移風易俗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東南網泉州站開展移風易俗工作典型系列采訪活動,由記者深入基層,通過采訪黨員干部、學校師生和基層群眾,講述發生在大家身邊的移風易俗故事。

即日起,東南網與惠安文明網同步推出“移風易俗 惠安在行動”系列報道,今日推出第一篇《小手牽大手 移風易俗進校園》。

通過校園宣傳欄普及移風易俗知識。東南網記者 林杰 攝

東南網6月21日訊(本網記者 傅心玫 林杰 通訊員 柯碧田)惠安縣位于閩南地區,在閩南有舉辦“十周歲”或“十六周歲”生日宴請的習俗。由于此類習俗的存在,導致部分未成年人互相攀比、鋪張浪費過生日,有些孩子甚至在生日之際,出于面子問題,給班上同學贈送禮物、蛋糕等,造成父母經濟負擔,形成攀比風氣,影響到孩子的身心健康。

對此,惠安縣委文明辦、惠安團縣委在全縣范圍內聯合開展移風易俗進校園主題教育活動,向學校少先隊發出移風易俗倡議書,通過“小手牽大手”提倡勤儉節約,各種宣傳教育形式落地開花,從小培育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在集體生日中學會感恩父母和老師。惠安實小供圖

多校舉辦集體生日 引導學生禁鋪張學感恩

60幾名學生及家長,3塊香甜的蛋糕,一場別開生面的聚會,今年三月的一天,惠安縣實驗小學四年級七班的學生們度過了一個特別的“十周歲”集體生日。據班主任李碧珠介紹,這場集體生日以提倡感恩父母、推行移風易俗為初衷,由學生自行收集父母的生日與照片,通過在活動現場分享,讓學生感受到父母的愛,并且樹立不攀比、不大操大辦生日會的觀念。

據學生張樂舟的家長回憶,女兒在去年最多曾經一個月參加了5場同學生日聚餐,“不少人都選擇在酒店辦生日會,雖然熱鬧但是鋪張浪費,每次參加聚餐前都要考慮送什么禮物給同學。”鋪張的生日聚餐不僅耗費大量的金錢與精力,也無形中助長了小學生的攀比之風。在此情況下舉辦集體生日,家長們均十分認可,有位家長在朋友圈表示:“本來還煩惱在哪里為孩子過生日,這下問題都解決了,通過這場集體生日,讓孩子明白了生日的意義就是與父母相伴,共同見證成長,而不是大肆鋪張,互送禮物。”

集體生日過后,不少學生都領會了移風易俗禁鋪張的意義,剛剛度過11歲生日的何同學告訴記者,去年他生日的時候,父母為他在酒店辦了一場聚會,但今年一家人都選擇在家里過,“以后的生日也都會這么簡單過。”

“以移風易俗為契機,簡辦孩子們生日,不需要華麗的宴會,不需要昂貴的禮物,教育孩子用最簡約而又有意義的方式獻給最親愛的爸爸媽媽,收獲他們人生中的成長禮。”惠安縣實驗小學副校長張惟雄說。

同樣地,在5月31日,惠安縣八二三實驗小學舉辦了一場以“童心飛揚 少年起航”為主題的十歲成長禮活動,學校四年級的教師及家長共同陪伴學生度過一個簡單又有意義的集體生日聚會。

活動現場分為“祝福篇”“感恩篇”“夢想篇”三個環節,期間不僅有深情并茂的詩朗誦,輕松歡快的生日歌,還有親子跨越成長門儀式。學校副校長陳水福表示,活動旨在鼓勵同學們積極踐行移風易俗,分享成長中的喜悅與感動,讓文明新風在校園里落地生根。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學校教室里的移風易俗主題黑板報。東南網記者 林杰 攝

主題班會上,小學生上臺演講移風易俗知識。惠安八二三實小供圖

校園平臺開展主題宣傳 移風易俗知識融入課堂

走進惠安縣第一中學,兩面移風易俗宣傳欄映入眼簾,據該校初一年段段長陳建紅介紹,學校組織開展多種宣傳教育形式,將移風易俗思想深入到每個學生心里。

移風易俗樹新風、移風易俗的意義……在初一年段每間教室都能看到以移風易俗為主題繪制的黑板報。陳建紅表示,通過黑板報的繪制與評比,可以讓每個學生了解移風易俗相關知識。此外學校各個年段定期舉辦主題班會、手抄報比賽、演講比賽等,不斷豐富移風易俗活動的內容,向學生闡釋推行移風易俗的重要性,同時向學生發出生日簡辦與節水節電、光盤行動等倡議,并通過學生將倡議傳達給家長,傳播給鄰居,擴大宣傳教育面。

此外,學校在思想政治課中也融入了移風易俗相關知識,并組織班主任在班會課上引導學生學習宣傳移風易俗舉措。日復一日,在有關部門的引導下,各地學校通過開展主題實踐活動,號召全校師生自覺移風易俗,用道德準則規范日常言行,并由點到面,從班級到年段,從學校到家庭、社會,營造濃厚的移風易俗氛圍,助力文明校園創建。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學校十歲成長禮現場,孩子擁抱父母,感恩父母。惠安八二三實小供圖

小學生集體生日活動現場。惠安實小供圖

以少先隊為載體發倡議 畢業季向“謝師宴”說不

2018年以來,惠安縣團縣委以少先隊為載體,向全縣少先隊員發出倡議,號召生日簡辦或不辦,并通過與學校聯合組織集體生日的形式,教育學生感恩父母,推行節約新風尚。截至目前,共面向全縣各學校發放移風易俗倡議書15000余份,舉辦集體生日、“移風易俗”主題活動20余場。

隨著2019年中、高考結束,一年一度的畢業季拉開帷幕,惠安團縣委正以此為契機,通過各校團委,以短信等形式向學生發出倡議,建議學子以一張明信片、一條短信等代替“謝師宴”,傳承發揚尊師重教的中華美德。

惠安縣直團工委書記許俏松表示,謝師宴的舉辦易造成鋪張浪費,且易形成攀比風氣。惠安團縣委通過與各中小學簽署協議的形式,號召學生們以其他更有意義的形式取代“謝師宴”“升學宴”,營造風清氣正的考后環境和良好的師生關系,讓移風易俗理念根植于未成年人心中。

无码H黄肉动漫在线观看| 玩弄肥美高大的熟妇| 精品国产精品国产偷麻豆| AV天堂久久天堂AV色综合| 新版孕妇BBWBBW|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传电影 | 成人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在线一| 日韩免费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果冻传| 成人亚洲一区无码久久|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AV| 少妇午夜啪爽嗷嗷叫视频| 里番本子侵犯肉全彩无码|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麻豆99网站| 中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ΑV| 无套内射GIF舔B吃奶| 欧美成人VA免费看视频| 国色天香网WWW在线观看| 白嫩无码人妻熟妇啪啪区| 亚洲人妻精品一区| 双腿张开被9个男人调教| 麻豆果冻传媒精品国产AV| 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蜜桃| BBOX撕裂BASS俄罗斯| 亚洲精品AV中文字幕在线| 色噜噜AV男人的天堂|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欧美乱| 国产精品R级最新在线观看| 99久久99久久精品国产片果冻 |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7牛牛| 啊灬用力灬啊灬啊灬啊灬电子书 | 99精品国产福久久久久久蜜桃 | 午夜亚洲WWW湿好爽| 欧美日韩久久中文字幕| 精品人伦一区二区三区潘金莲| 东京热TOKYO综合久久精品| 中国孕妇变态孕交XXXX| 亚洲AV无码成人黄网站在线观看| 人与禽性视频77777| 狼人青草久久网伊人| 国产无遮挡18禁无码网站| 把插八插露脸对白内射| 呦交小U女精品视频| 五十路丰满中年熟女中出| 人妻天天爽夜夜爽精品视频| 久久亚洲日韩成人无码| 国产亚洲精品A在线观看| 差差差很疼免费软件APP下载|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AV|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 乳欲人妻办公室奶水| 免费看久久妇女高潮A| 娇妻卧室含辱迎接领导是哪部电影| 疯狂做受ⅩⅩⅩⅩ高潮高清视频| 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 亚洲小说区图片区另类春色| 香蕉AV福利精品导航|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无码国产| 内射极品少妇一区二区av| 久久99久国产精品66| 国产区精品福利在线社区| 畜禽CROPROATION| A∨色狠狠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色婷婷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欢看| 四虎国产精品成人影院| 漂亮人妻洗澡被强人人躁| 门徒电影高清完整版在线观看| 黑人荫道BBWBBB大荫道|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暴躁妹妹CSGO| 97精品国产手机| 永久免费AⅤ无码网站国产|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就秋霞| 无码一区二区av|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欧美 | 蜜桃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AV制服| 国产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黄桃 | 乱人伦人妻中文字幕无码| 娇妻玩4P被3个男子伺候电影| 国产老妇伦国产熟女老妇久| 丰满日韩放荡少妇无码视频| 啊灬啊灬啊灬快灬少妇软件| 60老熟女多次高潮露脸视频| 一二三四视频社区在线| 亚洲另类自拍丝袜第五页| 亚洲 欧美 国产 动漫 综合| 窝窝人体色WWW聚色窝魅惑| 肉大捧一进一出免费视频|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欧美成人精品在线观看| 麻花豆传媒剧国产MV免费天美 | 老色鬼久久亚洲AV综合|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网站| 激情久久AV一区AV二区AV三| 国产亚洲AV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无码 |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 成人午夜高潮刺激免费视频| AVTT天堂网AV无码| 7777精品伊久久久大香线蕉| 征服丰满人妻老师| 又黄又硬又湿又刺激视频免费|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图片|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 在线 一区| 亚洲AV无码午夜嘿嘿嘿| 亚洲AV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中文字幕日韩专区视频| 婷婷色香合缴缴情AV第三区| 特级小箩利无码毛片| 水蜜桃国产成人精品网站| 熟妇高潮一区二区麻豆Av渉谷 | 亚洲娇小被黑人巨大撑爆| 亚洲А∨天堂久久精品2021| 亚洲AV无码成人影院一尤物区| 性一交一乱一性一在线观看| 性色AV性色生活片| 亚洲 无码 制服 日韩 中文| 新版天堂8中文在线最新版官网| 午夜亚洲AⅤ无码高潮片| 小洞饿了想吃大香肠| 性色欲情侣网站WWW| 小受呻吟高潮GV在线观看| 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大全| 亚洲AV乱码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三区夜夜嗨|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AV|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少妇| 亚洲国产婷婷六月丁香| 亚洲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喷水| 一本久道综合在线中文无码| 永久免费看啪啪的网站| 中国少妇的BBWWBBWW| 88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99久久精品免费看蜜桃| JAPANESE丰满少妇最高潮| 把腿张开老子臊烂你的漫画 | GAY引诱服务生COM2O22| 八戒八戒在线资源网| 成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VR| 丰满老熟好大BBBXXX| 国产精华最好的产品人V中文| 国产麻豆精品精东影业AV网站| 国精产品一区二区三区有限 | 国自产拍偷拍精品啪啪AV| 交换配乱吟粗大SNS840| 久久精品人人看人人爽| 乱世儿女国语免费观看| 欧美成人高清WW| 日本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色婷婷狠狠久久综合五月| 我半夜摸妺妺的奶C了她动漫| 性少妇JAPANESEXXXX| 亚洲激情无码一区| 永久免费看啪啪网址入口| 97久久欧美极品少妇XXXXⅩ| 爸的比老公大两倍儿媳妇怎么称呼 | 琪琪午夜伦埋影院77|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高清| 无码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乱码| 野花影视免费观看高清| ★浪潮av无码一区二区| 八戒八戒在线资源网|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精品| 国产真实乱XXXⅩ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电影| 女角色翻白眼流口水流眼泪图片 | А√中文在线资源库| 公侵犯玩弄漂亮人妻优| 国产中文三级全黄|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女人精品视频国产灰线|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无码VR| 看全色黄大色黄大片 视频 | 男人边吃奶边挵进去呻吟动态图|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处处不卡| 天美传媒国产电视推荐| 亚洲VA欧洲VA日韩VA|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 АⅤ中文在线天堂| 国产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极品新婚夜少妇真紧| 免费免费视频片在线观看| 日本久久夜夜一本婷婷| 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影院网址| 亚洲一区制服无码中字| ASS少妇PICS粉嫩BBW| 国产成年无码V片在线| 极品人妻系列人妻30P| 蜜桃AV自慰久久久久免费网站| 日本亚洲色欲网站WWW| 小SAO货边洗澡边CAO你| 泑女网址WWW呦女| 波多野结衣片全部电影| 国产午夜福利久久精品| 老司机久久99久久精品播放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