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東中駿世界城的“食物驛站” 近日,由泉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城市管理局主辦的“制止餐飲浪費、倡導文明用餐”主題活動暨首批“食物驛站”試點啟動儀式舉行,分布在鯉城、豐澤、晉江的7家餐廳設置了“食物驛站”,將余量食物放到餐廳門前的冰箱內,免費供有需要的市民自取。“食物驛站”與泉州晚報此前報道過的“愛心冰箱”“分享冰箱”有異曲同工之妙,這些冰箱如今運行得怎么樣?昨日,記者進行了回訪。 走訪 “食物驛站”每天送出十幾份食物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位于泉州中心市區城東中駿世界城的一家餐廳,只見該餐廳外面擺放著一臺冰柜,冰柜上和后面的墻上都張貼著“余量食物領取站”的標識。冰柜上還印有食品安全提示,包括“食品為非即食食品,需要重新加熱,燒熟煮透方可食用”“只可當天食用,且只可復熱一次”等內容。 打開冰柜,里面有烤翅、辣翅等多份食物,這些食物分袋包裝,包裝袋上標著產品名稱、存入日期、食用指引等信息。記者注意到,上面的日期都寫著5月24日。 餐廳工作人員介紹,他們上午上班后,對冰柜進行消毒,再放進十幾份食物,都是5月24日未銷售完且尚在食用期限內的余量食物,“附近有需要的市民都可以自取,沒有條件限制。”該工作人員介紹,冰柜從20日設立至今,他們每天都會提供十幾份食物,一般到下午就被領光了,領取的人有環衛工、商超保潔人員,還有一些顧客。 市場監管部門介紹,近年來,厲行節約、減少食品浪費持續受到社會的關注,相關法律法規、政策措施等也陸續出臺實施,節約糧食、反對浪費深入人心。“食物驛站”在保證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免費發放余量食品,能夠有效減少食物浪費,向全社會普及“食品節約再利用”的理念,同時也能幫助到有需要的人。 據悉,其他6家“食物驛站”分別在泉州市區泉州商城廣場1層、湖心街與刺桐路交叉路口西北側、筍江路新天城市廣場1層、晉江陳埭鎮鞋都路新城吾悅廣場、青陽陽光中路陽光百貨1層、池店鎮龍池路萬商匯廣場2號樓1層。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餐館工作人員保持“愛心冰箱”整潔衛生 回訪 “愛心冰箱”堅持送餐6年 24日上午,在晉江市青陽青華北區88號的一家餐館外,工作人員正在擦拭“愛心冰箱”。 “環衛工早上8點多取走了餐食,然后我們都會對冰箱進行擦洗。”餐館老板陳德軍是湖北人,來泉州已經30多年,經營這家餐館也已經22年了。“愛心冰箱”是他們聯合泉州一元公益志愿者于2016年9月份設置的。泉州一元公益團隊隊長蘇友情介紹,“愛心冰箱”啟用初期,是由有需要的環衛工自己來領取,冰箱沒有上鎖。后來,他們通過監控發現有些醉漢也會來取餐,便在冰箱上加了鎖,并于2017年開始將鑰匙交給環衛工老張,由他領取分發給其他有需要的人。近期老張有事回四川老家,領取的任務交給同是環衛工的羊利平。“我已經幫忙領取十幾天了,每天二十幾份到三十幾份不等,都是葷菜,有魚肉、豬肉、雞肉、蝦等。”羊利平介紹,她一般早上8點多過來領取,再沿途將這些菜分發給有需要的環衛工,“老板很細心,一份一樣分得清清楚楚,很干凈,我們拿回去當菜配,一天可以省下不少錢。” 24日下午,記者來到泉州市區南俊新街執節巷,在一家牛肉店門口看到了之前報道過的“分享冰箱”,冰箱內并沒有物品。“愛心冰箱今年初壞了,本來想換一個新的,但因疫情影響推遲至今,近期我們會進行更換。”牛肉店負責人吳先生介紹,冰箱壞掉之前都在正常運行,他們打烊之前,會將剩余的、新鮮的食物放在冰箱里,供有需要的人自己領取,第二天都被領取一空。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南俊新街執節巷的“分享冰箱”壞了待更換 背后 商家群眾參與分享愛心 那么,“愛心冰箱”“分享冰箱”的“愛心”為什么可以持續這么多年呢?蘇友情認為,首先是群眾有需求,青陽青華北區地處鬧市區,周圍的環衛工多,冰箱里的食物干凈衛生,又是熟食,可以為環衛工人省錢省時間。“每天都有很多環衛工在街頭工作,經常看到他們端著一個飯盒就在路邊用餐,挺不容易的。”陳德軍說,這也是他們設立“愛心冰箱”的初衷。吳先生也表示,執節巷人口流量大,他們注意到,前來領取餐食的,除了環衛工,還有一些老人,“有需求的人還是挺多的”。 “其次還要商家生意好,才能有剩菜。”蘇友情覺得。陳德軍表示,他們店已經在青華北區經營22年,目前每天基本都有四五十桌客人前來就餐。除了每年春節回老家一二十天,其他時間餐館每天打包到“愛心冰箱”的菜少則十幾份,最多時達到六七十份,粗略統計一下,2016年至今已經派送三四萬份餐食。為了讓餐食更衛生,他們還特地采購了快餐盒,并嚴格要求員工將不同的菜分開打包。“我覺得‘愛心冰箱’能堅持這么久,和周圍店家、群眾的支持也是分不開的。”陳德軍說,“愛心冰箱”里的食物以他們店為主,周圍餐館有時也會送一些過來,周邊熱心市民知道“愛心冰箱”后,有時也會送來水果、牛奶、面包。吳先生也表示,“分享冰箱”壞掉之前,也逐漸成為周圍商家、居民傳遞愛心的平臺,大家會將罐頭、面包等食物放到冰箱里,供有需要的人領取。(泉州晚報記者 吳志明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