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騎行30多萬公里扶貧的陳欠水、3年幫助72名走失者回家的外賣小哥洪成木、為護航群眾安全出行而犧牲的民警潘加聲、身殘志堅守信重諾的企業家林和輝……近日,在泉州史志微信公眾號上選登的“新時代泉州紅色故事征文”中,一張張燦爛的面孔躍然屏幕,一篇篇生動的故事叩人心扉,一個個新時代實干奮斗“擔當者”、精神文明“踐行者”、生命安全“護航者”、泉州精神“傳承者”的事跡催人奮進,真實的身邊人物、真切的紀實講述,掀起了一波波令人心潮澎湃的“紅色熱潮”。 2023年2月,由泉州市委史志研究室聯合泉州市委市直機關工委、泉州市文聯共同舉辦的新時代泉州紅色故事征文大賽正式啟動。大賽圍繞“謳歌新時代 建功新征程”主題,聚焦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下泉州大地上涌現出的先進集體和英模人物,全面描摹泉州人民奮發奮進、向善向上的昂揚風貌。 “舉辦征文大賽是積極響應、全面落實福建省委、泉州市委‘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部署的力舉。”泉州市委史志研究室負責人說,大賽旨在通過講述泉州市新時代實干奮斗“擔當者”、精神文明“踐行者”、生命安全“護航者”、泉州精神“傳承者”們的故事,大力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進一步提振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精氣神,為泉州“強產業、興城市”雙輪驅動凝聚強大奮進力量。 文以載道,筆寫擔當。征文大賽信息一經發布,泉州各縣市區熱烈響應,紛紛鼓勵發動參與者們聯系各地實際,書寫各行業各領域各部門涌現出來的先進典型,講好新時代泉州紅色故事。特別是晉江、石獅、鯉城等地為做好征文征集工作,組織開展了多個單位聯合舉辦的縣(市、區)主題征文大賽,從數百篇投稿中選優推薦,進一步擴大了新時代泉州紅色故事征文大賽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在各地各部門的廣泛發動下,短短兩個多月,大賽共征集到作品1203件。經初評、復評、終評等環節,主辦方最終評選出獲獎作品106件、優秀組織獎25個。其中,一等獎4件、二等獎8件、三等獎14件、優秀獎30件(學生作品8件)、入圍獎50件。創作者們注重從身邊人身邊事采擷創作素材,從日常中發掘不平常,從平凡中發現不平凡,用心用情謳歌他們的擔當奉獻精神。作品著重突出故事的感染力、可讀性、代表性、啟迪性,從不同角度書寫了新時代泉州市各行業各領域先進集體和英模人物們勇于擔當、甘于奉獻的生動實踐。 “評選中最大的感受是征文數量多、質量高、涉及領域廣,書寫對象代表性強。既有93歲仍心懷赤城、貢獻余熱的退休老同志,也有帶頭致富、在土地上播種夢想的90后‘新農人’;既有屢破要案積案、獲評‘全國特級優秀人民警察’的派出所民警,也有38年默默堅守大山深處的護林員。”征文大賽的評委表示,評選中取舍較難。 “每一篇征文都是作者內心世界的外化,能夠讓讀者從中汲取力量。”“是你們,捧著一顆顆火熱的心而來,用無悔的付出,賡續紅色血脈,勇擔時代使命,讓青春飛揚,讓生命閃光。”在評選過程中,一個個接地氣的形象,一段段真摯誠懇的話語,字里行間流淌的擔當奉獻精神,讓評委們在感受文字魅力的同時,也深受感動。 在一等獎作品《“腳踏車”上的守護》中,作者陳志傳這樣寫道:“時間,總會印證在人的身上,形成時代的印象與特征。陳欠水讓我們看到了一個逝去時代的印跡,傳統的美德,樸素的情感與堅定的信仰。”年近耄耋的基層工作者陳欠水,因為數十年如一日的基層扶貧工作,獲評“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在作者看來,陳欠水雖然在物質上落后于時代,但在精神上卻超越許多人,是一個“值得一寫”的人。“他就是一個很平凡的人,也會不近人情,也有缺點,非常的鮮活。”作者認為,要如實反映人物的特性,遠離“高大上”的歌頌,但要讓人看到陳欠水的堅守。 據悉,獲獎作品已陸續在微信公眾號“泉州機關黨建”“泉州史志”、網站“泉州機關黨建網”“泉州黨史方志網”等選登,并將編入《新時代泉州紅色故事匯編》集結成冊。同時,主辦方還將對獲獎作品進一步轉化利用,制作成泉州紅色故事宣講團“八進”基層巡回宣講的課件,獲獎作者也將被聘任為泉州紅色故事撰稿人,在進一步充實巡回宣講課題庫的同時,將更多厝邊的紅色故事傳播出去,以榜樣的力量激發全市黨員干部職工干事創業熱情,凝聚“爭優、爭先、爭效”正能量。 “舉辦征文大賽是我們‘講好泉州紅色故事’品牌的系列活動之一。”泉州市委史志研究室負責人介紹說,去年,史志研究室聯合泉州教育局、總工會、團市委、婦聯等單位共同舉辦了影響廣泛的泉州市紅色故事宣講員選拔賽,創建了全省首個地市級紅色故事宣講團,并帶動泉州各縣(市、區)史志研究室成立12支超200人的宣傳小分隊。目前,泉州市史志系統已累計開展紅色故事“八進”基層巡回宣講活動100多場、受眾逾萬人次,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應,成為全市黨史學習教育的一個響亮“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