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6月15日訊(本網記者 陳詩婷 通訊員 宋琳)優化營商環境,激發事業單位發展活力,對促進社會經濟事業持續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日前,記者了解到,泉州市委編辦深入推進“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以“審批更便捷、服務更優質、監管更有效”為目標,建立健全貫穿事業單位法人全生命周期的新型服務監管機制。 據悉,此舉旨在通過不斷改進服務舉措,優化辦理流程,有效組織法人年檢,深入開展“雙隨機、一公開”監督檢查,把泉州市委、市政府優化營商環境的要求落實到“最后一公里”。 精準定位權責邊界 踐行法治化要求 為打造法制化營商環境,泉州市委編辦明晰許可事項,依據《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將事業單位登記事項納入市級行政許可事項清單,主動公開許可事項。 此外,泉州市委編辦夯實執法基礎,研究制定《泉州市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局行政處罰依據和自由裁量權細化量化標準》,明確裁量原則和方法,對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行使的六大類18等次執法行為的條件、運行范圍、裁決幅度、事實要件等標準作出規定,在查辦事業單位登記管理違法案件時,嚴格按照標準及配套制度實施處罰,嚴肅登記管理工作紀律。 提高主動服務意識 落實放管服改革 通過強化作風建設和服務理念,落實“放管服”改革要求,泉州市委編辦著力優化服務方式,主動為事業單位法人排憂解難,推動服務質量和服務效能雙提升。 為進一步激發新型科研事業單位發展活力,泉州市委編辦主動作為,壓縮再造審批流程,提供“一對一”專人預審、“面對面”紓困解惑、“點對點”全程跟蹤的管家式服務,依法合規、規范高效服務設立登記全過程。 泉州市委編辦還推行法人年檢線上辦理,年檢材料采取系統提交、即時審核、在線糾錯,做到“辦事不上門”“一趟不用跑”,為事業單位發展提供實實在在更優質的政務服務,為成果轉化和人才聚集點點滴滴打造更溫暖的營商環境,一批優質科研事業單位的發展成果已在泉州高質量發展中成為典型案例。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發揮公眾監督作用 創新監管方式方法 為發揮公眾監督作用,泉州市委編辦強化信息公示主動性,加大行政許可、行政處罰類信息公開工作力度,及時向社會公開事業單位法人相關信息。同時,將“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與信用平臺有機結合,通過社會信用平臺對事業單位基礎信息、登記公告、異常名錄等向社會公開,強化信用約束機制,引導事業單位誠信自律。截至目前,127家單位的“雙隨機、一公開”抽查結果予以100%公示,切實提升了監管的及時性、精準性、公開性,充分發揮公眾監督作用,為維護良好公平秩序和事業單位法人合法權益作出更大的貢獻。 泉州市委編辦還強化執法監管與促進發展并重、部門監督與聯合監督統籌的理念,逐步健全完善事業單位自主發展、職能部門與舉辦單位綜合監管的新型服務式監管模式。通過樹立“一盤棋”監管理念,逐步打破“多頭監督、重復監督、單一監督”的現狀,破解各職能部門相互之間的溝通協調機制不順暢、監督成果不共享、綜合效果不明顯的難題。強化監管整體性和協調性,在部分領域推動開展跨部門綜合監管,探索建立聯合監管職責清單,開展事業單位法人“雙隨機、一公開” 跨部門聯合抽查。 釋放數據賦能優勢 實施便捷化登記 一直以來,泉州市委編辦致力于 “戶籍式”電子檔案數據庫建設,截至目前,歸檔立卷事業單位法人、機關群團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賦碼和中文域名注冊管理資料等2020件,實行歷史檔案和即時登記的雙重電子化管理,采集數據信息1.4萬余條。 通過專業化檔案管理系統,泉州實現高效便捷地檢索查閱和信息共享,利用電子檔案庫開展容缺辦理、即時辦結、歷史資料查詢”等服務,有效提高登記檔案利用和登記管理服務水平,為事業單位業務辦理打開了“便捷之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