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307路公交車開進洪四村,這是洪四村開通的首條公交線路。東南網記者 謝玉妹 攝 東南網12月27日訊(本網記者 謝玉妹)“我們村終于要開通公交車了,這是一件大好事!”今年78歲的洪四村村民黃挹芳在公交車開進村后,就和幾個村民迫不及待地上車“體驗”。 據了解,為加強偏遠鄉村交通建設,解決泉州洛江區羅溪鎮偏遠村落群眾的公交出行問題,助力羅溪鎮洪四村打造紅色革命教育基地,2020年1月1日起,泉州公交集團將試運行307路,往返羅溪車站和洪四村。 這是洪四村開通的首條公交線路,對于出行不便的村民而言,這無疑是一份巨大的新年“驚喜”。值得一提的是,12月30日,307路將進行試運行,試運行當天市民、游客可免費乘坐體驗。 公交車開進村后,村民們迫不及待地上車“體驗”。東南網記者 謝玉妹 攝 村民常年“摩的”出行 不便且不安全 洪四村地處洛江區羅溪鎮,與莆田市仙游縣、泉州市惠安縣交界,全村面積15平方公里,約5100人。據洪四村支部書記黃水揚介紹,洪四村三分之二的人口都在外打工,留守的多為老人和孩子,其中60歲的老人就占了全村人口的11.3%,日常出行主要靠摩托車。 “老人家經常要買些老人藥,家家戶戶每天也要買菜買米的,大部分都是搭摩托去鎮區。”今年66歲的村民黃新興告訴記者,在洪四村村口,每天都有十幾部摩托車等著載客,從村里到鎮區來回一趟需20-25元。雖然“摩的”路程僅需10分鐘,但有時碰到刮風下雨就十分不便,且途中要經過長達6公里的多急彎山路,并不安全。黃新興就曾在搭乘摩托的途中摔傷,記憶猶新。“現在通了公交,我以后要經常去鎮區買點好吃的。”村里的老人們紛紛表示,公交車不僅方便、安全,而且也間接提高了村民們的生活質量。 在沒有公交車的日子,村民蔡桂珍和村里多數婦女一樣,騎著摩托車到鎮區買菜、購物、接送孩子去培訓班……“其實自己騎車來回油費也挺貴的,關鍵有時刮風下雨,怕孩子感冒都不想出門了。”蔡桂珍笑著說,有了公交車,以后都不想騎摩托車了,今年也能盡情地購買年貨。 307公交線路大多為山路,且多急彎。東南網記者 謝玉妹 攝 公交首次開進洪四村 每小時一班 記者從泉州公交集團了解到,從羅溪車站到洪四村的公交線路全程8.3公里,沿途共設置3個停靠站點,計劃投入1輛核載39人的電動車公交車,每天往返8趟,每小時一班,每趟15-20分鐘,票價暫定為2元。試運行后,泉州公交集團將根據實際運行情況再進行調整。 從羅溪車站發車的首末班公交車時間分別為上午7:50、下午3:30;從洪四村發車的首末班公交車時間則分別為上午8:30、下午4:30。 具體運行路線為:往:羅溪車站—省道213(奕聰中學、新土爐路口)—洪四村道(八峰水庫)—洪四村;返:洪四村—洪四村道(八峰水庫)—省道213(新土爐路口、奕聰中學)—羅溪車站。 近年來,洪四村以洪四影劇院為主體,大力發展紅色旅游。東南網記者 謝玉妹 攝 助力鄉村振興 推動紅色旅游發展 洪四村是晉江和洛陽江兩江流域的源頭,依山傍水,環境優美,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其中,于1968年由村民自發投工投勞建起的洪四影劇院,是洛江區唯一的一座村級影劇院,也是洛江區紅色教育基地、區青少年黨史國史教育基地。 近年來,洪四村以洪四影劇院為主體,積極完善旅游基礎和配套設施,梳理全村旅游資源,聘請專家制定鄉村旅游專項規劃,依托現有的豐富旅游資源,大力發展紅色旅游、鄉村旅游。目前已基本形成“一心、三帶、六片區”的旅游結構,正著力打造一個紅色旅游基地,努力走出鄉村旅游的示范之路。 今年6月,洪四村舉行了“紅色榮耀旅游基地”活動,吸引了約1.6萬名游客前來參觀。據黃水揚介紹,去年以來,依托紅色旅游,洪四村的村財增加了8萬多元,公交的開通無疑精準地助力鄉村振興、推動紅色旅游,為村民及游客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我們期待公交車,期待很久了!” |
![]() 福建:多做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相協調相促進的文章 | ![]() 福建:發揮多區疊加優勢 在建設開放型經濟體制上走前頭 | ![]() 福建:營造有利于企業家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 | ![]() 福建:做好革命老區中央蘇區脫貧奔小康工作 | 永春:提升養老服務質量 創建推廣6大養老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