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作為民營經濟重鎮,福建吸引了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為夢想與未來打拼著,當中不乏湖北籍企業與奮斗者,他們為兩地的經濟往來合作發揮著重要的橋梁作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給他們帶來了哪些影響?今年他們又有什么新的打算呢?即日起,東南網將把鏡頭聚焦在閩湖北人、湖北企業,講述他們疫情期間的福建故事。 湖北鄉親的福建故事一:“我們想為他們做點什么 但是做太少了” 楊江和石獅兒童產業聯合會一起發起“馳援武漢”愛心募捐。受訪者 供圖 東南網2月25日訊(本網記者 謝玉妹)他是一名記者,來自孝感,在泉州工作15年了;她是一名醫生,來自襄陽,來泉州也有15年了;他是一名學生,來自荊州,即將大學畢業了……他們都來自湖北。今年,他們都留在福建過年,雖然回不去湖北,但卻非常牽掛老家:“湖北的親人們,你們還好嗎?我在福建的家里,很好!我們一定會戰勝疫情的!” 楊江工作中。受訪者 供圖 大年初一發動募捐支援家鄉 楊江是湖北孝感人,自2005年來到石獅日報社工作,他每年都會回湖北幾次。今年1月6日,楊江曾回過湖北探望父母以及親朋好友,當時一切看起來正常如平日。 “當時,大家都沒有怎么關心疫情,也沒人戴口罩,直到春節前幾天,我在石獅,妻子讓我給她武漢的同學寄口罩,又聽到武漢封城的消息,我才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楊江從那時起,每天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看看昨天的疫情情況,看看湖北老家確診及疑似病例增加了多少。 孝感是目前僅次于武漢的疫情重災區,楊江的父母基本上從大年初一開始就一直在家,除了偶爾買菜就沒出去過。楊江聽父母說,最近孝感“禁行”了,所有居民不得外出,連菜都是送進去的。 楊江很多同學和親友在武漢以及孝感的重點醫院工作,他們對于疫情的講述讓他感同身受。大年初一開始,楊江就和石獅兒童產業聯合會一起在聯合會內部發起了“馳援武漢”的愛心募捐,所募捐資金一部分用來給家鄉孝感中心醫院購買口罩、醫用手套、護目鏡等急需醫用物資。除了聯合會,募捐也得到了石獅很多愛心企業家的支持,目前,第一批5000雙醫用手套已經發至武漢,將劃撥給孝感中心醫院。 “面對疫情,福建企業第一時間給武漢以及周邊城市捐款捐物,安踏、恒安、盼盼、達利、寶龍、喬丹、特步……只要是我看到了這類新聞,都會轉發這些企業的愛心之舉,希望讓湖北的朋友們能夠感受到福建支援他們的力量。”楊江說,單位領導也多次關心他的近況以及在湖北家人的情況,來自第二故鄉的愛心讓他非常感動。 “在關注湖北疫情的同時,我也會極力地為石獅的經濟發展鼓與呼。”楊江堅信,他的家鄉很快會戰勝疫情,一切都會好起來。 |
![]() 特色村落之石獅古浮:漁舟唱晚 紫菜飄香 | ![]() 福建:多做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相協調相促進的文章 | ![]() 福建:發揮多區疊加優勢 在建設開放型經濟體制上走前頭 | ![]() 福建:營造有利于企業家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 | ![]() 福建:做好革命老區中央蘇區脫貧奔小康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