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泉州頻道
> 正文
萱草忘憂滿地金
孩童在田間嬉戲 ■文字:陳小芬 ■攝影:莊麗祥 賴建明 林小龍 萱草雖微花,孤秀能自拔。亭亭亂葉中,一一勞心插。 牽牛獨何畏,詰曲自芽蘗。走尋荊與榛,如有夙昔約。 南齋讀書處,亂翠曉如潑。偏工貯秋雨,歲歲壞籬落。 ——《和子由記園中草木十一首》(其四) 宋·蘇軾 初秋時節,天藍風輕,青山如洗,花海泛金。在德化春美鄉,田野間到處可見的黃花給寧靜的村莊鋪上了一層浪漫的色彩。 在陽光映襯下,成片的黃花菜金燦燦的,一株株足有半人高,每根枝頭長出細長的花骨朵,微風掠過,掀起一波波金浪。采摘的農戶穿梭在黃綠相間的田野,巧手上下飛舞著,一朵朵“含苞待放”的黃花菜被摘下,不一會兒,圍裙就裝得滿滿當當。 黃花菜是百合科、萱草屬植物,又名萱草、忘憂草、萱草花等。萱草是我國的“母親花”,諸多文人墨客以之為題,詠萱、贊萱,借以解憂、明志、思母、頌母。萱草有眾多種類,而黃花菜是既可觀賞又能食用的萱草。據說,大詩人蘇軾品嘗過黃花菜后留下了“莫道農家無寶玉,遍地黃花是金針”佳句。在《和子由記園中草木十一首》中,蘇軾用“萱草雖微花,孤秀能自拔”贊美其雖然微小,卻很秀麗,生命力強,挺立自拔的堅韌品格。 聽農戶說,黃花菜是“懶漢莊稼”,不起眼的外表卻“觀為名花,食為佳肴,用為良藥”,最美的觀賞時間是每年的八九月。中醫早將黃花菜列為重要藥材,稱其有利濕消腫、通絡下乳之功效,花、莖、葉和根均可入藥。 |
相關圖片
![]() 福建:多做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相協調相促進的文章 | ![]() 福建:發揮多區疊加優勢 在建設開放型經濟體制上走前頭 | ![]() 福建:營造有利于企業家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 | ![]() 福建:做好革命老區中央蘇區脫貧奔小康工作 | 永春:提升養老服務質量 創建推廣6大養老模式 |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