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儀式。泉州市科協供圖 東南網9月27日訊(本網記者 陳詩婷 通訊員 王曉珠)健康講座、急救演練、反詐騙科普、垃圾分類有獎問答、智能手機使用……在全國第14個“敬老月”來臨之際,9月26日,泉州市鯉城區九一街工人文化宮鄉音廣場上,2023年泉州市"銀齡科普行動"啟動,當天舉辦的首場活動圍繞老年人對健康素養、數字技能和金融知識等方面的需求,邀請專家進行科普講座,還解決老年人在高頻生活場景中對手機常用軟件應用、科學養生認知不足等問題,助力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走進數字生活,吸引百余名老人到場。 啟動儀式上,泉州市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吳保忠,鯉城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曾朝陽分別為泉州市銀齡科普志愿服務隊、鯉城區銀齡科普志愿服務隊授旗。主辦單位領導還為鯉城區6個社區贈送科普讀物。 有獎問答。東南網記者 陳詩婷 攝 首場活動上,除了“秋季養生保健”主題科普健康講座、急救演練交通事故現場表演節目——《“救”在你身邊》、反詐騙科普講座、垃圾分類知識有獎問答、智能手機使用等科普講座,還設有科普集市,包括健康義診、心肺復蘇意外傷害等急救科普服務,反詐騙宣傳,智慧生活推廣宣傳、防電信詐騙宣講,反邪教宣傳、口腔保健咨詢服務、垃圾分類宣傳等。 “變質的香腸屬于哪一類垃圾”“廢棄的鑰匙屬于哪類垃圾”“過期的紅霉素眼膏應該怎么分類”……垃圾分類有獎提問互動環節,老人踴躍參與,紛紛舉手搶答,答對者獲得精美禮物一份。 急救知識科普。東南網記者 陳詩婷 攝 科普賦能老年人高品質生活,老年人是科普的重要對象,也是“十四五”時期全民科學素質行動的主要目標人群。科學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大家的衣食住行和生活品質。吳保忠致辭時指出,活動旨在傳承弘揚敬老、愛老、助老優良傳統,將科普服務融入老年養老生活,深入實施老年人科學素質提升行動,以此提升老年人健康生活品質,增強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銀齡科普行動”通過一體策劃、一體部署,加強統籌協調、強化工作銜接,逐步加大“銀齡科普行動”志愿服務的資源供給,形成“3+N”科普服務模式,“3”就是“跨越數字鴻溝”“老年健康養生”“反電信金融詐騙”,“N”就是各社區根據個性化需求增加服務清單項目。此外,組建銀齡科普志愿服務隊,面對不同年齡段、不同群體、不同環境的老年人開展有針對性的科普志愿服務,泉州市科協呼吁更多老科技工作者、老專家發揮余熱,加入“銀齡科普行動”中來,實現“以老帶老、銀齡互助”;更多社會力量加入“銀齡科普行動”,見證“科普助老”與“幸福養老”的“雙向奔赴”。 現場設有健康義診。東南網記者 陳詩婷 攝 記者從啟動儀式上獲悉,泉州“銀齡科普行動”將按照“試點先行、逐步鋪開”的工作思路,今年率先在鯉城、石獅、德化試點開展,至年底計劃舉辦30場活動,明年將在全市全面推開,力爭利用三年時間,“銀齡科普”覆蓋全市鄉鎮(街道),初步構建市縣聯動、多元參與、廣泛覆蓋的老年人科學素質提升服務體系,實現老年人數字技能穩步提升,健康養生科學認知有效提高,防范金融和電信詐騙意識明顯增強,老年人科學素質比例總體顯著提升。 據悉,本次活動由泉州市科協、泉州市民政局、泉州市衛健委、泉州市總工會主辦,泉州市工人文化宮、泉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協會、 泉州市反邪教協會、泉州市急診急救學會、泉州市牙醫師協會、 建設銀行泉州分行營業部、中國聯通泉州分公司科協,鯉城區科協等有關單位承辦。 垃圾分類宣傳。東南網記者 陳詩婷 攝 |
![]() 特色村落之石獅古浮:漁舟唱晚 紫菜飄香 | ![]() 福建:多做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相協調相促進的文章 | ![]() 福建:發揮多區疊加優勢 在建設開放型經濟體制上走前頭 | ![]() 福建:營造有利于企業家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 | ![]() 福建:做好革命老區中央蘇區脫貧奔小康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