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4個重大領域推進改革 共梳理53條改革措施
“晉江經驗”將再創新
東南網12月17日訊(福建日報通訊員 陳維曦 陳文經/文 鄭翔/圖)中共晉江市第十二屆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了《中共晉江市委關于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實施意見》(以下稱《實施意見》)的決議,明確將在14個重大領域推進改革,創新“晉江經驗”。
據悉,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省委九屆十次全會召開后,晉江充分領會、貫徹上級精神,認真梳理改革成果,提出下階段改革思路和舉措,形成《實施意見》。
《實施意見》圍繞“激發民營經濟發展活力、打造金融創新先導示范區、構建開放型經濟體制新優勢、完善新型城鎮化協調發展機制、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加強山海協作與陸海統籌、創新發展各項社會事業、推進文化體制機制創新、建設生態城市、轉變政府職能、深化社會治理創新改革、健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加強政治文明和法治晉江建設以及加強和改善黨對全面深化改革的領導”等14個重大領域,共梳理出53條改革措施。
《實施意見》重點鮮明,把激發民營經濟發展活力、打造金融創新先導示范區、新型城鎮化、生態城市建設、社會治理變革等作為重點突破方向,力爭在若干領域成為全省乃至全國“排頭兵”、“試驗田”。《實施意見》也突出前瞻性,立足長遠發展,提出了包括積極爭取擴權強縣、鎮級小城市試點、自貿區政策等一些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措施任務,全力爭創區域競爭新優勢。
在貫徹落實《實施意見》上,晉江全市各級黨組織將準確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刻內涵,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突出重點領域改革,大膽探索、先行先試,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地推進改革創新、突破瓶頸障礙,加快建立與晉江經濟社會發展階段相協調、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治理體系和運作機制,為進一步激發跨越發展新活力、凝聚科學發展新動力、打造和諧發展新合力,為推進“五城同創”、打造晉江“升級版”提供觀念保障、制度保障、活力保障和能力保障。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在“五城同創”中打造晉江升級版
2013年夏季晉江引進全國沙灘排球巡回賽,極大地推動了品牌城市的創建。
核心提示:要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創新轉型,全力推進“五城同創”,奮力打造產業更強、空間更優、百姓更富、生態更美、活力更足的晉江升級版。此次黨代會,晉江市委工作報告明確了新一年工作的總體要求,描繪了晉江下一階段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宏偉藍圖。讓我們一起解讀報告亮點。
著力打造
產業更強的經濟升級版
2014年,晉江將推動拼搏型經濟向智慧型經濟轉變。堅持用改革激發活力,鼓勵民間資本以多種形式進入基礎設施、社會事業和特許經營領域;突出企業創新主體,推動創新資源向企業集聚;堅持用科技支撐發展,突出兩化融合,引導企業加大技改投入,實施企業發明專利倍增計劃,打造一批領軍型企業;堅持用人才引領未來。
推動生產型經濟向服務型經濟轉變。加快編制三產發展規劃,打造現代服務業體系;搶抓“營改增”試點機遇,推進制造業“主輔分離”,引導企業做大做強總部經濟;放大“海陸空”港效應,推動物流業快速發展;加快推動專業市場建設高端化。
推動園區經濟向大平臺經濟轉變。全力拓展產業發展平臺,完善工業園區管理機制和配套設施,提升項目承載、產業集聚功能;全力構建多元化、多層次的創新孵化體系。
同時,還將通過構建品牌服務體系,引導企業細分市場定位,走差異化發展道路,更加注重文化科技投入,實施跨國運作等,推動品牌大市向品牌強市轉變。圍繞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深化金融改革創新,推動企業上市向產融結合轉變。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在晉江市工業設計園展廳,各種具有實用性的設計理念被運用到人們日常生活的許多領域。
著力打造
空間更優的城市升級版
晉江將切實完善規劃布局,主動融入海西經濟區、廈漳泉都市區和泉州環灣建設,強化與全局性、戰略性規劃的有效銜接。不斷創新體制機制,研究建立外來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擔機制,推動流動人口市民化;持續創新“和諧拆遷”經驗,落實“七個同步”,構建高效、持續、良性的城市經營運作模式。
在推進品質建設上,晉江探索就地城鎮化道路,持續通過組團、片區改造盤活低效用地,按照“產城融合”發展思路,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堅持以交通引導城鄉空間聚集和功能布局優化;深化小城鎮綜合改革建設試點工作,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在實施精準管理上,推進城管綜合改革,探索“大城管”模式,不斷提高城市管理的信息化、精細化水平。在高標準加快安置房建設的基礎上,科學有序組織群眾回遷,完善“四位一體”物業管理模式,提升安置小區自治管理、科學管理水平,確保安置群眾幸福回巢。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每到傍晚,就有數以千計的市民到八仙山鍛煉身體。
著力打造
百姓更富的民生升級版
晉江將探索長效多元的富民增收體系,積極拓寬農民、企業職工、中低收入者、大學生和困難家庭“五個群體”增收渠道。
建立持續公平的社會保障體系,突出抓好“基本民生”,完善全民基本醫療、養老保障體系,推進“五保”信息整合,拓展大病商業補充保險和特殊優惠對象,加快推進社會保障體系全覆蓋。更加注重“底線民生”,深化“春風計劃?四幫四扶”;建設以村級敬老院、居家養老、老人活動中心為主的“三位一體”養老服務模式。
晉江努力構筑均衡優質的公共服務體系,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推進公辦學校標準化建設,促進城鄉教育資源統籌分配、均衡發展。大力發展現代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積極穩妥實施公立醫院綜合改革。
不斷完善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體系,健全社會治安立體防控體系,提高維穩處突、救助服務水平。切實完善信訪事件處理路線圖和“大調解”工作機制。
生態更美的環境升級版
晉江將加強生態環境修復,持續推進環保“七大體系”;加快淘汰落后產能;積極引進推廣清潔能源生產、污水凈化、固體廢棄物回收利用、水環境恢復等方面的先進技術和工藝,強化生態修復技術保障。
建設社會生態文明,探索建立生態環境數據庫、生態工業云服務平臺;建立居民用電、用水、用氣階梯價格制度;大力普及綠色生活方式,開展低碳生活全民行動。
構建生態長效機制,建立社會生態管理的績效評價體系和責任追究制度;加大基本農田、生態安全控制、自然文化遺產等區域保護力度;完善環保聯動執法機制。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保障房項目崎山聚興小區。
著力打造
活力更足的人文升級版
晉江將努力增強思想文化凝聚力,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新風尚,大力弘揚晉江精神,不斷升華推動晉江改革發展的“精氣神”。
著力增強公共文化服務力,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堅持政企分開、政事分開原則,實施政府采購文化和資助文化服務,推動從辦文化向管文化轉變。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城鄉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實現鎮級綜合文化站全覆蓋;推出一批晉江特色的精品文化項目。
增強文化產業競爭力。編制文化產業發展規劃,建立健全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完善文化產業園區規劃,打造業態繁榮、人才集聚的文化集中展示區。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走出創新“晉江經驗”的特色改革之路
晉江市社會治理更加優化,試點推行村(社區)網格化管理工作。
剛剛結束的晉江市第十二屆黨代會第三次會議,為晉江新一輪發展指明了方向:深化改革、創新轉型,在“五城同創”中打造晉江升級版。這一聲站在改革新起點上的呼號,擲地有聲!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勝利召開,標志著我國改革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也吹響了晉江全面深化改革的號角。搶占先機,晉江將努力走出一條創新“晉江經驗”的改革之路。
改革是推動發展的強大動力。對于處在轉型“深水區”的晉江來說,改革更時不我待。一向是改革“先行者”的晉江,靠改革贏得領先優勢,創造了縣域經濟發展的“晉江經驗”。看到成績的同時,晉江的執政者也清醒地認識到,靠先行先試積累起來的比較優勢,已經是橫比趨同、縱比淡化。經濟結構性的矛盾,產業創新轉型的壓力,思想觀念的多元碰撞,條條框框的束縛,利益格局的固化,都讓前進的腳步面臨“躲不開繞不過”的藩籬。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各種風險挑戰正在考驗晉江決策者的智慧和勇氣,明日的前途命運,取決于晉江堅持深化改革的決心與意志。
站在新一輪發展的起點上,晉江明確要用改革創新引領發展,以改革優勢,走前列、解難題、破制約、創特色、出經驗,積蓄長遠發展的強大后勁。
新一輪改革的路線圖,在堅持以“五城同創”打造晉江升級版的戰略體系基礎上,晉江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將著力點放在激發民營經濟活力、打造金融創新先導示范區、新型城鎮化、生態城市建設、社會治理變革、文化體制創新等重點方向,努力爭創體制機制新優勢,力爭成為全省乃至全國的改革“排頭兵”。
改革何處發力?晉江黨代會上審議通過的《中共晉江市委關于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實施意見》一一鋪陳,明確重點改革的14個領域,梳理出53條改革措施。其中,擴權強縣、鎮級小城市試點、爭取自貿區政策等頗具前瞻性的措施,更讓人眼前一亮。
新一輪改革的方向已經明確,路線已經明晰,全面深化改革的集結號已經吹響。2014年,晉江全市上下將合力攻堅、大膽探索、先行先試,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地推進創新轉型、突破瓶頸障礙,釋放改革紅利,激發發展動力,走出一條創新“晉江經驗”的改革之路。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在晉江市區的青華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里,時常有志愿者前來陪伴老人。
2013關鍵詞
★穩中提質
經過調結構、促轉型,晉江的經濟質量在保增長、穩大盤中調優向好,預計全年GDP、財政總收入分別同比增長1 1.5%、13.5%,地方財政收入排名躍升至全國百強縣第七位。產業的轉型在經濟寒冬中找到了突破引擎,傳統鞋服行業逐漸擺脫庫存壓力,走上差異化發展路子,食品行業搭上高速增長“快車”;五大新興產業方興未艾,增長勢頭趕超傳統產業;而金融、電商、物流及文創設計等服務業態也蓬勃發展,三產增加值增幅首次超過了兩位數,食品園、時尚服飾織造園等五大專業園區拓展掀起建設高潮。
★創新
創新效應在政企互動中凸顯放大,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日益凸顯,公共創新服務體系逐步成型,“人才強市”戰略深入推進。2013年,晉江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家、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1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7家、創新型企業7家,新增市場主體1.2萬家,同比增長21.4%;成功引進6家國字號科研機構,與8所知名高校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吸引69家產學研機構以及大批研發專業人才入駐。
★新型城鎮化
緊緊抓住人的城鎮化、就地城鎮化、宜居城鎮化,在持續更新中提質提速,啟動五大片區改造,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立體交通加快構建,生態環境加快改善,城鄉一體加快推進。市區8大服務業集聚區日漸成型,醫教文體設施等基礎設施加快建設;新增公路里程35.98公里,美麗鄉村華麗變身,“生態綠城”呼之欲出;一批安置房項目竣工交房,2萬群眾有序回遷、幸福回巢。
★民生優先
民生工程在強化統籌中固強補弱,民生保障更加優先,公共服務更加優質。預計全年民生投入43.64億元,占財政支出的66.34%。2013年,“春風計劃?四幫四扶”幫助201戶特困對象脫貧;市福利院、鎮村養老院、居家服務站等漸次落地,慈善總會累計募集資金超19億元;社區衛生所轉型籌建社區衛生服務站,群眾在家門口就能看醫生;一批學校投入使用,學生們讀書不僅免費而且更方便了。這一年,累計1 14萬名“新晉江人”領到了居住證,可享受的市民化待遇增加到28項。
★創先爭優
創新基層黨建,實施村級黨組織“領頭雁”示范工程,探索非公企業“二帶十”區域化黨建工作機制,推行機關黨建“四特”模式。在全省率先系統建設黨代表工作室,健全黨內激勵關懷幫扶機制。開展“黨員登記”試點工作,探索不合格黨員退出機制。干部人事制度進一步完善,推行“3+1”實績公示法、“四推一考”和“五步成像法”,引入干部實績量化考評辦法。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數據看發展
?13.8%
1—10月,晉江工業總產值可比增長13.8%,其中規上工業產值增長14.3%,增幅創今年來新高。
?515家
1—10月,產值超億元工業企業達515家,比去年同期增加53家,累計完成產值2007.47億元。
?38.0%
1—10月,三產投資節奏明顯加快,累計完成投資額302.27億元,增長38.0%。
?71.0%
全市自營出口繼續在逆境中保持高位增長。1—9月,全市自營出口46.76億美元,增長71.0%,出口量和增幅均列泉州市各區縣第一名。其中,鞋類出口10.25億美元,增長72.1%;服裝出口9.99億美元,增長53.5%。
?21.3%
1—10月,“金改”效應顯現,金融業實現增加值29.62億元,同比增長21.3%,增幅較去年同期提升20.8個百分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