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泉港區峰尾鎮法官工作站為當地漁民提供法律咨詢。泉港區 供圖 從“單一化”到“多元化”,從“分散式”到“一站式”,從“被動審”到“主動解”……近年來,泉港區結合區域特點,積極探索創新,深入推進一站式多元糾紛解決機制建設,探索出關口前移、多方聯動、精準治理、全程納管的訴源治理“泉港模式”,不斷滿足矛盾糾紛化解需求。
今年以來,該區實現訴前調解2202件,調解成功1256件,同期一審收案數下降2.27%,萬人成訟率同比下降3.42%,矛盾糾紛訴源治理控增減量效應日益顯現。 “穿透基層”打好司法調解“組合拳” “幾經周折,事情終于解決了,太謝謝法官、人民調解員還有村干部了。”近日,54歲的鄭阿姨特地來到泉港區山腰街道法官工作站表達謝意,對司法工作人員的服務連連稱贊。 鄭阿姨家住涂嶺鎮驛坂村,是一名低保戶。不久前,鄭阿姨發生一起交通事故,肇事者一直聯系不上,讓她深感苦惱。 “我們了解情況后,立即聯合鎮、村多方尋找,成功找到肇事者。”據山腰街道法官工作站工作人員介紹,通過調解,雙方順利達成賠償協議,一解鄭阿姨燃眉之急。 基層是國家治理的最末端、服務群眾的最前端,鎮(街)法官工作站是泉港區在探索基層法治上的一次具體實踐。 近年來,為推動法治力量向引導和疏導端發力,實現法治力量向基層治理穿透,該區在全省率先建立“一鎮(街)一法官工作站”工作機制,成立7個鎮(街)法官工作站,圍繞拆遷安置、漁港經濟、生態康養等七大方面,提供訴前聯調、案例指導、普法宣傳、巡回審判等多項服務,指導鎮村化解矛盾298起,就地達成人民調解協議183件。建立硬件聯用、隊伍聯建、信息聯通、風險聯排、矛盾聯調“五聯”機制,依托該機制借力鎮村調解組織,開展訴前調解45件,妥善處理疑難復雜糾紛5件。 同時,該區積極探索“黨建+司法”模式,引領法治工作直達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 依托“5+N”支部共建機制,該區法院5個黨支部與山腰聚福、界山東張等多個村(居)“黨建+鄰里中心”結對共建,提供法律咨詢、糾紛化解等服務,并成立全市首個老法官工作室,創設黨員老法官全程參與指導的訴非聯動機制,貫穿訴前、訴中、訴后三個環節,發揮黨員老法官經驗和名望優勢,指導青年干警訴前化解基層矛盾糾紛215起,回訪案件106件次,助力創建平安村(居)。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共治共享”巧拓訴非聯動“朋友圈” 近日,泉港法院人民調解員莊銀忠和仙游法院人民調解員吳明海“雙劍合璧”,破解送達難題,成功化解了泉港區柯某與仙游縣莊某車輛租賃糾紛,幫助受害者柯某拿到租金及車輛損失費用。 “一直找不到對方,還以為錢要打水漂了,在法院的幫助下居然拿到了,太謝謝泉港法院和仙游法院的法官和調解員了。”柯某感慨到。 糾紛的成功化解得益于兩地法院聯創的跨市域調解資源共享機制。 今年6月份,泉港法院與仙游法院兩院聯合,率先在全省創建跨市域法院調解資源共享機制,簽訂《“仙游-泉港”兩地法院特邀調解員共享和調解互認工作協議》,互聘特邀調解員35人,破解兩地因地理位置分隔而導致的地域交叉糾紛難以化解問題,為兩地群眾提供便捷高效的訴訟服務。截至目前,兩地法院運用該機制調處糾紛6件,調解成功3件,協助送達3件。 
泉港法院與仙游法院簽訂《“仙游-泉港”兩地法院特邀調解員共享和調解互認工作協議》。 供圖 近年來,該區持續推動多元解紛功能整合、資源聚合、力量統合,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轄區外建立跨市域調解資源共享機制,轄區內成立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整合公安、檢察、司法等25個部門資源,輻射人民法庭和7個鎮(街)法官工作站,特邀28名人民調解員和101名村居工作者入駐,構建出橫向與相鄰城區、行政機關、行業協會聯動,縱向司法力量向鎮、村輻射的解紛網絡新體系,為化解各類糾紛、推進社會治理奏響新樂章,交出一份漂亮的答卷。截至目前,已聯力成功調解各類糾紛411件。 “一站服務”釋放糾紛化解“快能量” 近日,泉港法院金融速裁團隊成功化解一起涉企金融糾紛,提出轉貸、延長還款期限調解方案,緩解企業復工復產壓力,某化工企業負責人在簽訂展期續貸方案時感激地說:“這樣一來,既緩解了企業復工復產的經濟壓力,也保護了銀行的合法利益。” 近年來,隨著泉港區經濟高速增長,企業主體規模不斷擴大,建立與轄區銀行的訴調對接機制,上線金融案件一體化辦案平臺,從而保障金融產業健康發展已是勢在必行。 “針對當前的發展需要,我們成立“1+1”金融速裁團隊,目前訴前高效化解金融糾紛441件”。據泉港法院相關負責人介紹。 而金融速裁團隊僅僅是該區探索類型化糾紛調處特色機制的一個節點,涵蓋該區各行業領域的“一站式”服務工作已全面鋪開。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該區訴非聯動中心、訴調對接中心等“四大中心”,7個類型化糾紛調處中心和團隊陸續建成,可銜接金牌星牌調解室、律師調解陣地等“八大對接陣地”,并按照“非訴引導+司法確認”“法官+特邀調解員”“示范判決+類案調解”等解紛新模式,推進矛盾糾紛一條龍受理、一站式服務、一攬子解決。 全省率先成立“保護老年人權益合議庭”,主動對接鎮村、民政、老年協會等部門和組織,化解涉老糾紛10余起;聯合住建局、物業糾紛調委會及山腰安泰調解室,前移小區端口聯力調解物業糾紛225起,破解5萬多拆遷群眾進城難題……推動泉港法院訴源治理工作從夯基壘臺、立柱架梁向精準治理、分類推進轉變。 此外,該區在打造“一站式”服務的同時,積極借力信息化科技手段,依托“人民法院在線服務”、人民法院調解平臺、交通事故網上數據一體化處理平臺等多個平臺,遠程調解2206件,流轉信息1101條,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今年以來,泉港法院平均審理天數縮至37.38天,一審簡易程序適用率達90.74%,位居全市法院第一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