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學院教育與音樂學院“海絲尋夢”實踐隊走進泉州
2024-08-08 16:42:14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薛逸群
我來說兩句 |
三明學院教育與音樂學院“海絲尋夢”實踐隊走進泉州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學院供圖 東南網8月8日訊(通訊員 晏可 張鈺寧 陳穎姍 朱紜)日前,三明學院教育與音樂學院“海絲尋夢”實踐隊來到泉州,探尋海絲文化蘊含的豐富內涵,體驗非遺文化的魅力。 泉州,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多元文化的交融之地。在泉州海絲文化中,南音等非遺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獨特的藝術魅力。實踐隊員們前往鯉城區南音研究社拜訪三明學院優秀校友、省級南音傳承人鄭芳卉老師。鄭芳卉向隊員們介紹了南音發展史以及近年來在南音傳承發展上取得的成就和經驗。隊員陳曉娟與鄭芳卉、南音研究社其他老師合作了一曲《春光明媚》,二弦、洞簫、琵琶、三弦的樂聲和曉娟的歌聲交織出一場聽覺盛宴。 在正音書院,隊員們靜靜聆聽婉轉動人的南音,“琵琶弦索吟不盡,一聲拍板幾聲蕭”,表演者手握拍板,輕敲慢打,婉轉而古樸的歌聲如清泉流淌,唱腔里有千年古韻,也有濃厚鄉音,令人無限回味。隊員們在非遺傳承人精彩的表演中感受泉州講古的樂趣,體會傳統文化藝術的魅力和閩南方言的博大精深。隊員們還來到后臺和傳承人們進行深入交流,學習南音拍板及吹洞簫的一些小技巧。 此外,隊員們還前往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和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惠安石雕、李堯寶刻紙等各種各樣的藏品都是泉州人民智慧與藝術的結晶;一艘艘寶船、一件件水下文物等藏品如同一粒粒承載往事的“時空膠囊”,訴說著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非遺館內精彩的文藝演出也讓隊員們沉醉其中,目不暇接。 實踐隊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以此次社會實踐為契機,發揮自身專業優勢,將優秀的泉州非遺文化、南音藝術進行傳播,通過開展進校園、進社區宣講等形式,讓更多人了解海絲文化的魅力。 |
相關圖片
![]() 特色村落之石獅古浮:漁舟唱晚 紫菜飄香 | ![]() 福建:多做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相協調相促進的文章 | ![]() 福建:發揮多區疊加優勢 在建設開放型經濟體制上走前頭 | ![]() 福建:營造有利于企業家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 | ![]() 福建:做好革命老區中央蘇區脫貧奔小康工作 |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