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1月19日訊(本網記者 黃雨昕)安全穩定工作連著千家萬戶,事關民生大計。近年來,惠安縣始終把筑牢基層安全防線擺在首位,通過完善推進機制、創新宣傳方式、打造新的示范點位等渠道,由“點”到“面”深入推進安全宣傳“三進”工作,打通安全宣傳的“最后一公里”。 進企業:緊盯轄區風險源企業 把好安全生產關 一直以來,惠安把推動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作為重中之重,緊盯轄區風險源企業,開展多樣化的安全生產宣傳教育,不斷提高企業的安全生產意識。 走進福建琦峰科技有限公司,門口、倉庫、車間等重點區域設置了大型展板,安全風險分布圖、安全公告欄、安全風險告知卡等。同時,該企業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增設完善消防設施、檢維修記錄應急藥箱等,并規范劃線、配電線路,做到人、物、器、材,標識對應按區規劃放置、按位有序取放,全力降低安全生產隱患指數保障員工人身安全。 把好安全生產關,惠安集中開展?;a應急救援處置演練、防汛搶險綜合應急演練、海上漁船綜合應急演練、油氣管道、山洪災害、森林火災、地震和地質、搜救犬搜救、消防煙霧模擬逃生等多場安全應急演練等66場,2801人次參與;定期組織開展安全檢查及應急培訓等91場,參與4838人次,做到日常化、常態化提高員工安全意識和應急處置自救互救能力;完善員工行為規范準則,并制作成冊,作為三級安全教育的必備內容。 進學校:安全教育常態化 推進應急安全教育 什么是“海姆立克”急救法?遇到地震如何逃生?著火了應該怎么辦?......每年,惠安全縣各中小學、幼兒園以及中等職業學校都要上“開學安全第一課”,內容涵蓋消防安全教育、地震逃生教育、防溺水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燃氣安全教育、用電安全教育、防自然災害安全教育等,力求通過教育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影響一個社區,安全一片區域。 為推進宣傳工作,惠安還把安全宣傳納入每年新一輪“平安校園”等級創建和學校綜治安全目標管理責任考評重要內容;聘任334余名公檢法司的專業人士擔任學校兼職法治副校長,深入學校開展專題講座500余場;聯合應急、交通、消防等部門走進100多所學校開展防溺水、交通、消防安全等安全宣傳活動,有效預防各類事故發生。 進農村:宣傳工作“接地氣” 打通宣傳“最后一公里” 位于惠安縣螺陽鎮的后田村,匯聚了近百家鞋廠,帶動了全村及周邊村的勞動生產力。在多方合力帶動下,近年來,后田村重大安全生產事故實現“零發生”。 結合廣場舞、拔河比賽、校園安全日等活動,后田村還積極開展安全宣傳、逃生演練活動,向企業和員工普及初期火災撲救以及火場疏散逃生等消防常識,提升群體安全意識和自救能力。 在惠安,其他村莊也想出了各種“接地氣”的宣傳方式,組織村民加強自我管理、自我宣傳、自我監督等群防群治工作,做好警示教育宣傳,解答群眾關心的問題;利用流動宣傳車及“村村通”,在各村居大街小巷及廣場、公園、市場周邊播放消防安全宣傳音頻,教育引導居民提升防護意識,增加群眾安全知曉度,不斷延伸宣傳觸角,打通農村安全宣傳的“最后一公里”。 據統計,惠安縣今年以來已發放宣傳冊、宣傳品9.3萬多份,張貼宣傳標語1.6萬多條、海報1105張;組織開展罐區泄漏、輻射事故等應急演練104場、1.1多萬人參加,舉辦企業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管理人員培訓72場次、3325人次參加;學習觀看電視專題片520場,受教育師生達14萬多人次;走訪家庭4872戶,發放《家庭安全知識手冊》6275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