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都鎮“春夏秋冬”精品線中的春賞櫻花。南軒供圖 東南網10月31日訊(本網記者 陳詩婷 通訊員 黃瑜鵬 王靜菲)“三紅蜜柚一斤3元,自助采摘,現摘先吃。”南安市英都鎮謙富農場內,游客們正在采摘品嘗剛成熟的柚子,“除了能買到香甜多汁的柚子,還能體驗一把采摘的樂趣”。 近日,南安市謙富農場迎來了大豐收,看著整片的三紅蜜柚,農場主人洪銀章心里樂開了花。他介紹,“農場總面積60畝,其中三紅蜜柚面積30畝共700株,其他如香蕉、龍眼、油茶等共30畝。三紅蜜柚目前年產15噸左右,高產時約年產30噸。今年是豐收之年,為此我們提供采摘體驗,讓更多的游客走進鄉村旅游,體驗采摘之樂,與我們一起感受豐收的喜悅。” 據悉,這只是英都鎮“春夏秋冬”精品線助推鄉村振興整鎮推進步伐的縮影。近年來,英都鎮整合本土特色優勢資源,發展“農(林)業+文創+旅游+康養”新業態,打造鄉村旅游精品線路,奏響“春賞櫻花、夏游英溪、秋慶豐收、冬摘蘆柑”休閑農業四季歌。春賞櫻花即投入300多萬元在全鎮2萬多戶農家房前屋后種植12萬株花果苗木,投入1970萬元完成美麗鄉村建設,鼓勵支持臺商投資擴建百畝櫻花園,吸引大泉州3萬多名游客攜帶“長槍短炮”前來“捕風捉影”。夏游英溪即投入1.2億多元完成英溪一二期、石龍溪流域整治和景觀提升工程,流域水質穩定保持Ⅱ、Ⅲ類,居南安各流域前列。英溪兩岸詩意田園、油畫梯田相映成趣,初步形成縱貫英都10多公里“雙溪”生態文化旅游帶。 秋慶豐收即打造2家泉州現代水果產業園,培育出新山蘆柑、高茹芋頭、泉珍稻米,以及麻姥、麻糍、咸水鴨等一系列知名特色農產品,舉辦農民“豐收節”,簽訂鄉村振興項目4個、總投資3.5億元。冬摘蘆柑即建設扶貧開發坂頭蘆柑園基地,推動新山林果場向現代休閑旅游觀光農業、“森林人家”轉型升級,舉辦“蘆柑采摘文化節”,傾情打造“天然氧吧”,吸引游客絡繹不絕前來“打卡”。 |
![]() 泉州特色村落之石獅古浮:漁舟唱晚 紫菜飄香 | ![]() 福建:多做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相協調相促進的文章 | ![]() 福建:發揮多區疊加優勢 在建設開放型經濟體制上走前頭 | ![]() 福建:營造有利于企業家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 | ![]() 福建:做好革命老區中央蘇區脫貧奔小康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