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是全國愛眼日,今年的主題是“關注普遍的眼健康”。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加劇,老年致盲性眼病已成為威脅老人健康的重要因素。老年黃斑變性、白內障等眼部疾病,不僅會降低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更可能導致他們永久性視力喪失。在主任醫師趙娟看來,提高老年人對這些眼病的認識,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降低致盲率的關鍵。 黃斑變性 老年人視力的“隱形殺手” 【典型癥狀】 今年72歲的李叔,退休前是名中學教師。近兩年來,他發現自己看東西越來越模糊,尤其是看電視上的字時,總感覺中間有一塊暗區遮擋了視線。起初,他以為自己是老花眼加重,慢慢地,連報紙上的大字都難以看清,這讓他非常焦慮。近日,在家人的陪同下,李叔來到醫院就診,被確診為老年黃斑變性。 黃斑變性是一種影響老年人視力的眼部疾病,所以被形象地稱為“老年性黃斑變性”或“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根據相關研究,這種疾病是50歲以上人群視力下降或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黃斑病變就好比拍照的膠卷底片上最中間的部位出了問題,不能呈現精致的影像了,人的視力、色覺、視物形態都會受到破壞。 如何在早期發現黃斑變性的“蛛絲馬跡”?當老人感覺視力模糊、視物遮擋、視物發暗、看東西有變形或者彎曲時,就要警惕是黃斑變性了,建議及早就診。 【醫生建議】 趙娟指出,老年黃斑變性分為干性和濕性兩種類型,干性黃斑變性更為常見,濕性黃斑變性則相對較少見,但進展更快,更容易導致嚴重的視力喪失。“目前,干性黃斑變性尚無特效治療方法,但通過合理的營養補充和生活方式調整,可以延緩疾病進展。”趙娟強調,濕性黃斑變性通過治療手段,可以顯著減緩視力下降的速度,甚至在某些情況下可改善視力。 她建議,50歲以上的人群應該定期進行眼科檢查,特別是那些有黃斑變性家族史、吸煙史或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早期發現黃斑變性對于防止視力嚴重損害至關重要。 白內障 老人常見的致盲眼病 【典型癥狀】 75歲的王阿姨閑暇時喜歡刷手機短視頻。近兩年來,她發現自己看東西越來越模糊,在兒子的陪同下,王阿姨到醫院進行了一系列檢查,最終被確診為白內障。 白內障是一種常見的眼部疾病,也是60歲以上老年人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白內障的主要原因是晶狀體蛋白質變性和混濁,通常是隨著年齡增長而自然發生的。其他患病風險因素包括糖尿病、長期使用類固醇藥物、眼部外傷等。白內障的主要癥狀包括視力模糊、色彩感知減弱、對光線敏感等。如果不及時治療,白內障可能導致嚴重的視力損害,甚至失明。 【醫生建議】 趙娟指出:“白內障的治療主要是通過手術移除混濁的晶狀體,并植入人工晶狀體。這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可以顯著改善視力。” 她同時建議,老年人應定期進行眼科檢查,以便及早發現白內障,“早期發現和治療可以避免視力嚴重損害,提高生活質量。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煙、控制血糖和血壓,也有助于減少白內障發生的風險”。 (王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