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然資源部發布低效用地再開發試點第二批18個典型案例,其中泉州市申報的《石獅市服裝智能制造產業園改造案例》入選。 石獅市服裝智能制造產業園位于靈秀鎮“三生融合”發展示范區,緊鄰泉州南站和福廈高速彭田出入口,園區2公里半徑范圍內匯集了服裝城、輕紡城、青創城、雙奇電商城等十多個專業市場,年交易量超千億元,是泉州服裝產業的重要產銷基地。 以往,該園區內廠居混雜,國有和集體土地交錯分布,用地整合缺乏操作路徑;工業廠房破舊,布局分散效益不高,部分建筑存在安全隱患,公共服務配套設施不足,無法吸引高端企業進駐。為破解發展難題,該項目通過以存帶增、創造規模化效益,改造107畝舊園區工業廠房,提升生產空間,新規劃457畝產業園,建設“服裝+電商”產業帶;通過國企+民企,提升業態品質,做強產業發展,促進企業數智化生產;推動職住平衡,實現工作與生活空間共享,改造舊園區宿舍樓,提供846套人才公寓、3000平方米公共區域的“乘式空間”,新建57畝網商人才社區、29畝電商谷人才公寓,設立園區托教中心、托教服務、智慧食堂、社區醫院等,打造15分鐘產業生活圈,推動園區、社區融合發展。(泉州晚報融媒體記者 王樹帆) |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