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交館泉州灣古船陳列館 依“海絲”圓夢世遺 海交館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開展絲綢之路項目合作,學術成果豐碩;通過海交館可以一站覽盡泉州22個世遺點,感受海上絲綢之路精神 “去泉州,一定要帶孩子去看看開元寺‘泉州灣古船陳列館’里的那艘古船。”來過泉州的人,都會將此作為必備攻略分享給朋友。 “這艘發現于1973年的泉州灣宋代古船,是目前國內發現由海外返程且已出土的唯一一艘古代海船,不管在海外貿易史還是古代船舶史上,都是一個重要的歷史坐標。”林瀚說,發現沉船的次年,一大批考古學家、歷史學家、船史專家等參與了對古船的發掘。歷經4年多的科學保護和研究,1979年,海交館歷史上的第一個固定展館“泉州灣古船陳列館”正式對外開放。在林瀚看來,這對海交館是極為重要的事件,開啟了海交館走向具備現代博物館功能之路。 而提起“海絲”情緣,每個人都會想起那次充滿了故事性且意義重大的科考。198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啟動“‘絲綢之路’:對話之路綜合項目”,海交館向該項目提交了《為了“海上絲綢之路”考察計劃的圓滿成功——請注意:泉州應該是這項科學考察最重要、最理想的地方之一》的報告,泉州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海上絲綢之路考察點。 此次考察,也打開了海交館的國際視野。在20世紀90年代的十年間,海交館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開展絲綢之路項目合作,連續三次舉辦“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學術會議,包括1991年的“中國與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學術討論會、1994年的“海上絲綢之路與伊斯蘭文化”國際學術討論會、1997年的“絲綢之路綜合考察十年慶典”暨“中國與東南亞國際學術討論會”。這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泉州舉行的三次盛會,取得豐碩的學術成果,獲得海內外學界的高度贊譽。 之后,泉州走過20年申遺路。2021年7月25日,終于圓夢。翌日,“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世遺展示館以嶄新的面貌重新對外開放。“在此,觀眾可以一站覽盡泉州22個世遺點,可以很直觀地了解泉州作為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以風檣鱗集的國際性港埠托舉起的海洋商貿奇跡,并且深刻地感受到歷史上不同海域、不同國度、不同宗教、不同族群穿越時空阻隔,多元共存、和諧相處、代代傳承,感受到這些歷史遺產和海上絲綢之路精神,今天仍真實地存在于泉州這片土地,并融入人們的生活中。”林瀚說。 |
![]() 福建:多做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相協調相促進的文章 | ![]() 福建:發揮多區疊加優勢 在建設開放型經濟體制上走前頭 | ![]() 福建:營造有利于企業家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 | ![]() 福建:做好革命老區中央蘇區脫貧奔小康工作 | 永春:提升養老服務質量 創建推廣6大養老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