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東西雙塔修繕為保養維護工程,以治理和防止雨水滲漏造成的損壞為主,旨在保持泉州開元寺雙塔的完整和健康狀態,盡可能使其最大限度地延續其歷史真實性和完整性。
開元寺東西塔修繕工程開工了 專家診出15大癥狀 開始啟動勾縫修繕
![]() 搭起腳手架,進入施工階段。
![]() 施工現場 ■早報記者 張素萍 莊麗祥 文/圖 “泉州東西塔周圍搭起腳手架,修繕工程啟動施工了!”10月8日,不少市民路過泉州開元寺時發現,寺內的東塔周圍架起施工腳手架。 當天上午,記者來到泉州開元寺時看到,東西塔雙塔周圍均已圍起欄桿,東塔旁已經架了兩三層塔高的腳手架,建筑工人戴著安全帽在腳手架上小心翼翼地忙碌著。現場工人介紹,國慶長假快結束時,他們開始進駐現場,接下來將正式施工,啟動防滲漏工程,做好雙塔的勾縫填補。據悉,為確保施工安全和游客安全,根據安全生產工作要求,現場已經圍起鐵皮圍欄。相關部門提醒市民和游客,請勿靠近施工現場,遠觀東西塔便好,以免發生不必要的危險。 今年7月中下旬,早報曾報道泉州東西塔十年診出15大癥狀,將啟動防滲漏工程。早在十年前,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的專家便多次來泉,他們長期跟蹤實驗分析,詳細“問診”塔身內外。2006年至今,中國文物研究所和總裝備部工程設計研究總院等單位合作,至少為東西塔做了四次較為全面的勘察研究。勘察結果顯示,東西塔內部連接梁普遍存在支點區域全截面斷裂,通梁的聯系功能部分或全部缺失,這是影響主體建筑的最主要問題。而檐下和券門上部的石枋剪切斷裂、塔外壁存在齒縫剪切破壞等,也是雙塔存在的結構性問題。 針對東西塔滲漏問題,《開元寺雙塔勾縫修繕工程設計方案》要求,在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下,對鎮國塔和仁壽塔勾縫采取填充、修補等技術手段,排除水的沖刷侵蝕對東西塔的各種威脅因素,真實、完整保存并延續雙塔的歷史信息及全部價值,保護并展示好這一重要活態文化遺產。 |
聽說過西塔“蜈蚣精”嗎 我給東西塔點個贊 東南網7月22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陳紫玄 田米 文/圖) 核心提示 一份最新、最權威的東西塔體檢報告,牽動著泉城人的心。 時隔60余年再次啟動修繕,東西塔成了昨日泉城最大的聚焦點。 有人在說記憶,東西塔下撒野的童年,曾在塔內納過涼的夏天,一下子在這個泉城焦點下飛揚起來。 有人在聊感慨,千年一日,多少年代悄然而過,塔在,城在,所有的歷史和驕傲都散發生命的活力。 “菜頭”洗塔的記憶 著名攝影家陳世哲曾長期生活在東西塔附近。 他記得,上世紀70年代前,東西塔下還曾開展“攻炮城”,雙塔下炮聲陣陣、人聲鼎沸,曾是不少老一輩人的記憶。1983年元宵,攻炮城恢復,不過出于安全考慮,這次攻炮城也成了絕響。 陳世哲回憶,從上世紀90年代起,考慮到塔內擁擠且一二層間樓梯傾斜度太大,東西塔不再對外開放,幾乎同時,考慮到夜景燈為普通燈泡,牽線復雜易引發火災,同時更換燈泡也存在危險,東西塔上的夜景燈也沒再亮起。 泉州人民對東西塔的呵護遠不止這些。陳世哲曾聽老人講過,抗戰時東西塔曾被戰火烤黑過,抗戰結束后,人們自發用“土辦法”為東西塔除黑,拿菜頭(白蘿卜)不停擦洗塔身,這樣的效果竟然出奇的好,“在那個溫飽都談不上的年代,群眾卻能自發用食物為塔擦拭,這也說明了東西塔在泉州百姓心中的地位”。 “開元寺和東西塔的保護也離不開老市長王今生的挺身而出。”陳世哲說,上世紀60年代末,不少外地來泉州“破四舊”的紅衛兵涌向開元寺,準備搗寺毀佛,當時的市長王今生聞訊,第一時間趕到,一個人站在寺前喝止紅衛兵。由于王老的威望,附近百姓也趕來支援,開元寺和東西塔幸運躲過了浩劫。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這張東西塔照片是泉州現存最早的一張照片,拍攝于光緒十八年 生在東西塔下的孩子 昨天,網友“兩人有余”給“海峽都市報大泉州”留言:我可以說是一個出生于開元寺的孩子!奶奶以前是開元寺的工作人員,我從二院出生后,就住在開元寺里的“小開元寺”,也就是現在的“弘一法師紀念館”。從小在開元寺玩耍,東西塔更是常年游玩的地方:捉迷藏、打羽毛球、學騎車…… “兩人有余”真名叫徐詠,今年35歲,現在泉州一家房地產公司上班。他上初中前,奶奶一直在開元寺接待處工作,負責接待全國各地來的旅行團,自己也便有機會經常登上當時對旅行團開放的東塔。“雖然上塔次數很多,但每次旅行團來,我還是喜歡跟進去。”小徐說,東塔里面溫度比外面低不少,尤其夏天時,里面就像開了空調一樣,因此成了自己的避暑勝地。 小徐回憶,1996年讀培元初中時,西塔還發生了一次引人關注的“蜈蚣精”事件。那天下午放學,小徐突然發現新華路上很多人抬頭看著西塔,只見塔頂出現了一只有頭有腳的巨型“蜈蚣”,還在那不停扭動,這事還驚動了電視臺。由于是“內部人士”,小徐首先得到了“內幕消息”,原來“蜈蚣”是頂端一段鐵皮脫落“變”的,由于鐵皮前部有兩個尖角,加上顏色又是土紅色,因此在風的吹動下變成了一只巨型“蜈蚣”。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1927年修繕地震時震歪的東塔塔尖 美國人的震驚 27歲的Ricky是美國人,早先在美國認識了一位晉江朋友,因為喜歡中國傳統文化,聽聞了泉州的深厚文化底蘊后,3年前他決定來泉州定居。Ricky告訴記者,去年8月,他成了培元中學拍攝的微電影《音樂活化石》中的原型,而那次的錄制,就是在開元寺。他還記得第一次看到東西塔的情景:“太令人震驚了!”震撼于東西塔的雄偉,他常常向外國友人推薦。“只要有朋友來泉州,都會帶他們去逛逛。” @微聲音 東西塔見證我的愛情 Mr@范:說起東西塔,是泉州留給我最美的一個景!2013年孤身一人來到泉州念大學,在電視上看過東西塔后,一個周末我獨自一人坐公交到了開元寺。在東西塔臺階邊遇到了同班女生,她腳下一滑,我就上去問她沒事吧!后來也就奠定了在班上和她關系最好的基礎,直到畢業,我們在一起四年了!感謝東西塔,見證了我們愛情的開始! 塔下的花生湯 永茂:小時候家長曾帶我進去玩,大門旁邊的兩尊神像使人有種不寒而栗的感覺,印象最深的是上世紀70年代初期,百貨公司在那里設立商場,飲服公司在那里設立小吃店,記得有一次我逛完商場還吃了一碗花生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