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帝與唐三藏西塔“對拜” 西塔有只猴東塔有頭豬 經(jīng)考證,此豬名“勃賀”,并非“豬八戒”  東塔須彌座上有一“薄荷示跡”的浮雕 早報訊(記者 張素萍 文/圖)“不僅西塔上有唐三藏,東塔上也有!”7月23日早報A03版刊發(fā)《梁武帝與唐三藏 西塔上“對拜”》一文,引起泉州網(wǎng)友廣泛關注。昨日,讀者趙先生致電早報記者報料,東塔第二層也有唐三藏浮雕,而且東塔須彌座上還有一尊疑似豬八戒浮雕。 關于東西雙塔上的浮雕,民間有個說法:“西塔有只猴,東塔有頭豬”。為何東西塔上都有唐三藏的浮雕?東塔上真的有豬八戒浮雕? 東塔須彌座上有一“薄荷示跡”的浮雕,上面有只名為“勃賀”的豬,故事傳說,此豬能管領群豬又愛吃薄荷。 東塔也有“唐三藏” 身旁有一“猴頭小人” 昨日,記者再次來到開元寺,通過攝影鏡頭,看到東塔第二層上確實有一尊唐三藏浮雕造像。有意思的是,唐三藏的左前方下角,有一個頭戴軟腳幞(fu,第二聲)頭,身穿寬袖紗袍的猴頭小人。這個猴頭小人,正是南宋時期瓦舍市井流傳的《大唐三藏取經(jīng)詩話》話本中的“白衣秀士”猴行者! 為何有此結(jié)論?這得先從話本說起。南宋《大唐三藏取經(jīng)詩話》所敘述的情節(jié),是目前所知關于悟空最早的一段文字記載。書中的猴行者,顯然是后來《西游記》中孫悟空的前身,但神通遠不及孫悟空。 泉州學者王寒楓在《泉州東西塔》中介紹,著名思想家、哲學家胡適曾稱:印度古老的史詩《羅摩衍那》中的神猴哈奴曼幫助羅摩太子,搭救悉達公主,從南印度一躍而至今天的斯里蘭卡,打敗魔王羅波那。“哈奴曼不但神通廣大,而且學識淵博,被印度人民奉為第九位文學大家,因而它在《大唐三藏取經(jīng)詩話》中一開始就是一位文士的形象。” 王寒楓說,這幅浮雕就是表現(xiàn)玄奘西行求法,在路上遇到白衣秀士,為它取名“猴行者”的情節(jié)。猴行者一路上保護玄奘戰(zhàn)勝種種困難到達印度,完成了取經(jīng)求法任務。“這個猴行者就是后來明朝吳承恩《西游記》里孫悟空的前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