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駐地執法單位開展普法宣傳活動。李晨 供圖 該站地處泉州灣一隅,轄區各類船舶500余艘、漁船民不足2000人,治安好、發案少是其長期以來的特點,而這是否意味著無所作為呢?答案是否定的。去年6月,該站站長陳偉到位后,面對基礎設施薄弱、人員裝備短缺等現實困難,著實犯了愁。“接下來要怎么干、干成啥樣,都有些心里沒底……”陳偉如是說。 回首來時路,“任務需求”更直接地刺激著海警人員的神經,“用啥學啥、缺啥補啥、啥急學啥”的被動式培養,在緩解“任務需求”壓力的同時,也壓縮了海警建設發展的半徑。 特別是近年來職能使命不斷拓展,海警海上執法執勤任務日益繁重,“如何在新形勢新任務中錘煉執法硬實力”成了該站關注的焦點問題。大家認為,要摒棄以前的“土方法、老思想”,堅持練強執法素質內功,海上執法的步履才能厚實彌堅。 “基于能力”取代“基于任務”,從“任務需求”轉向“能力牽引”,順理成章地成為該站的路徑選擇和前進方向。他們明確以“能力建設”為主線,大力推進執法能力、實戰能力建設,有效應對內外形勢變化帶來的海上管防風險、轄區治安風險,牢牢把能力牽引的提升基點鎖定在推動向好發展的快車道上。 作風的轉變,凝聚的不僅是意志力量,更帶來腳踏實地做精中心主業的具體行動。一直以來,該站不斷深化法制崗位大練兵、大比武,組織執法員開展“案情模擬”“辦案PK”“案件找茬”等活動,不斷提升執法水平和能力;組織執法員參觀駐地法制教育基地,以集體討論、座談交流等方式,研究了各類案件的前因后果、社會影響等,將法治理念潛移默化入腦入心;與駐地海關、公安部門簽訂執法協作配合辦法,共管共治、權責明晰的海上綜合執法協作模式初步建成,全面落實執法精細化管理模式,依法治海水平穩步提升。 中心主業的弦繃緊了,實戰能力建設才不會跑調。今年年初,該站對轄區漁船民們開展滿意度和安全感測評,結果顯示,參評的200多名漁船民對海警工作總體滿意率超過了96%。“群眾滿意率是考評我們執法質量的標尺。只有把這個標尺打磨得更加精準,才能真正體現秉公執法嚴肅和公正,才能真正領會執法為民的本質和精髓。”該站陳偉站長感慨道。 |
![]() 福建:多做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相協調相促進的文章 | ![]() 福建:發揮多區疊加優勢 在建設開放型經濟體制上走前頭 | ![]() 福建:營造有利于企業家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 | ![]() 福建:做好革命老區中央蘇區脫貧奔小康工作 | 永春:提升養老服務質量 創建推廣6大養老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