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回眸之一:刺桐大橋取消收費 免費通行
市民省時又省錢
市民省時又省錢 昔日,刺桐大橋收費站撤銷前的收費場景。
■早報記者 羅倩雯 李波玲 林福龍 王柏峰 文/圖
1995年5月18日,刺桐大橋動工建設,成為泉晉互通的交通要道。隨著泉州環灣城市圈的日漸成熟,廣大市民多年來迫切希望刺桐大橋取消過橋費,讓大家享受到更大的便利。
多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視下,在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的建議下,在各方的全力配合下,刺桐大橋于2016年1月1日零時起停止收費,至此,泉州范圍內已經沒有收費的普通公路橋梁。
★關鍵詞 市民聲音
□講述者:晉江市陳埭鎮居民 王女士
為了省下近三千元 每天繞路十多分鐘
家住晉江陳埭的王女士,在今年1月1日刺桐大橋免費之前,為了節省過路費,每天都要繞路十多分鐘從泉州大橋到市區上班,有時候為了避免碰上堵車,她還得勻出一些時間提前出門。王女士粗略算了一筆賬,按照每天往返各一趟來計算,如果走刺桐大橋,一天要12元,一周需要60元,保守估計一年需要2880元,這還不包括平時來往的過橋費用。
有時因為嫌上班高峰期堵車太厲害,王女士便騎電動車來泉州市區上班,遇上天氣冷的時候,“實在hold不住”。“現在取消收費了,每天不用再繞路,有時候還有些不習慣。”王女士說,現在可以一路直達工作地點,“再也不用趕時間。”
□講述者:晉江市池店鎮居民 陳大姐
6元錢考驗友誼小船 曾有村民因此鬧矛盾
在2016年之前,對于許多親朋好友來說,陳大姐家的位置有些“尷尬”。因為她就住在距刺桐大橋不遠的溜石村里。“親戚會開玩笑說,很不想來我家串門。”陳大姐說,雖然大家都負擔得起費用,但碰上排隊繳費時,“難免會覺得麻煩”。不過,樂觀的陳大姐覺得6元錢的過橋費挺考驗“友誼的小船”。
陳大姐很感謝親友們的支持與理解,但她的街坊鄰居可就沒有這么順心了。陳大姐回憶,一兩年前村里有一戶人家給孩子辦滿月宴,邀請了許多人來熱鬧。“聽說當時還有人為過橋費鬧了不愉快,這實在太傷感情了。”
今年1月1日起刺桐大橋取消了收費,“這確實是很好的做法,以后大家都可以來串門,也不會再發生傷感情的事情了”。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如今,來往晉江兩岸不僅多了一條免費的快速通道,交通也更加順暢。
★關鍵詞 代表心聲
□講述者:泉州市人大代表、晉江市陳埭鎮洋埭村黨支部副書記 林和杰
兩次聯名提建議 多年來持續關注
“晉江從事商貿者很多,刺桐大橋收費導致不少人‘舍近求遠’以降低成本;有時為了排隊交費導致上班遲到。”泉州市第十三屆、第十四屆、第十五屆人大代表林和杰說,刺桐大橋作為泉州的“南大門”和晉江的“北大門”,是泉州與晉江連接的交通要道。若刺桐大橋不取消收費,會讓陳埭、池店、青陽以及石獅等地區的發展受到一定的影響。取消收費能為區域交通帶來更大的便利,帶動區域發展。“提建議也是響應了民眾的呼聲,人大代表本就該為民發聲。”
據悉,林和杰在2009年開始關注刺桐大橋取消收費一事,在2012年曾與5名代表聯名提出《關于收回刺桐大橋經營權取消收費站收費的建議》。“今年刺桐大橋終于取消收費了,我很高興!政府為民辦實事,一直關注的事情得到了很好的解決。取消收費,加速了晉江兩岸的融合,更好地助力晉江以北區域的發展。”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關鍵詞
部門落實
響應廣大市民呼聲 友好協商取消收費
泉州刺桐大橋于1995年5月18日開工建設,是民營資本投資基礎設施的成功范例。根據省政府批準,大橋收費期限從建設之日起至2025年5月18日,共30年,經營期滿后屬BOT的項目無償移交給政府,大橋建成通車近20年來,對泉州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隨著泉州環灣城市圈的日漸成熟,晉江南北兩岸溝通交流非常密切,田安大橋、泉州大橋、順濟新橋等跨越晉江兩岸的橋梁車流量大,承載力有限,刺桐大橋收費站已經成為制約市民出行和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瓶頸,取消收費一直是廣大市民的呼聲,也是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出的意見建議。
為順應民意,進一步降低刺桐大橋兩岸區域人流物流聯系的經濟成本,加快環灣城市發展進程,滿足交通出行需求,泉州市政府于2014年成立專門工作機構,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及相關程序,與刺桐大橋投資建設管理業主友好協商大橋特許經營權回收事宜,從全市發展大局出發探討研究,達成共識,最終促成刺桐大橋提前于2016年元旦取消收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