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晉江市深滬華海村發動村兩委、黨員志愿者、巡邏隊隊員、網格員及保潔員等30余人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志愿活動,海山路和碧海家園再煥“新顏”。華海村面積大、人口多、居住分散,面對這些人居環境整治難點,華海村又有哪些“好招”呢?
破解難點 完善機制 華海村轄區面積3.5平方公里,是深滬鎮面積最大的村,下轄19個自然村,常住人口及流動人口有1.1萬人,村民居住分散、公共空間多,這也給環衛保潔工作帶來了難點。 因村莊面積大,從2015年開始,華海村實行村兩委分片區包干制度,每個片區不僅有固定的保潔人員,還有負責監督的村兩委。近年來,隨著黨建引領基層網格管理工作的開展,華海村將全村劃分為5個網格,將環衛保潔工作融入網格管理中。 華海村黨總支書記施明耀告訴記者,華海村一直重視環境整治,不僅綠化硬化了20多公里道路,厝邊巷尾有空地的地方都盡量綠化,既能避免其成為垃圾堆積地,又方便掃路車打掃。同時,華海村還充分利用閑置及原先“臟亂差”地塊打造微景觀,從而帶動周邊環境提升。 “今年初開始,環衛考評更嚴格了,我們的考核分數也有所下降。”施明耀說,從8月份開始,村里重新梳理了環衛保潔工作,完善了相關制度。 “我們把村里的環衛保潔工作委托給2個保潔團隊,2個團隊分別負責3個網格和2個網格,保潔人數也增至10人。村里還增配了相關設備,共有2部垃圾轉運車、1部灑水車、2部掃路車。”施明耀介紹,從8月份開始,2個保潔團隊進入競崗模式,在為期2個多月的時間里,表現更優的保潔隊伍繼續留任。 同時,華海村還出臺保潔人員上下班打卡制度,并根據泉州、晉江、深滬鎮三級環衛考評分數設置獎罰機制, 以提升保潔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 網格監督 掛圖作戰 “5號前水溝有垃圾。”第二網格網格長張金于拍下水溝照片,并發至網格環衛監督群。18日一大早,華海村的網格環境監督群就不時跳出新消息,5個網格的網格長、網格員陸續發回在監督巡查過程中發現的環衛問題。 原來,每周的周一、周三、周五,華海村5個網格的網格長、網格員都要到網格中巡查。這3天,每人每天至少要找到5個衛生沒做到位的地方,發到網格環衛監督群中。此外,村里的巡邏隊在每天開展的常態化巡邏中,如發現環境衛生問題也會及時反饋。 發現網格存在衛生問題,相關負責人將督促保潔人員在1小時內處理。如遇保潔人員無法處理的問題,則由村里牽頭處理。 在華海村委會二樓的墻上,貼著一張華海村衛生測評記錄表。從今年1月份開始,泉州、晉江、深滬鎮三級環衛考評的分數都清晰記錄,特別是扣分點,一一詳細標注地點位置。 施明耀說,該記錄表一是用來了解每月的考評情況,二是了解扣分點的情況,如果某個地方多次成為扣分點,村里就會組織進行大清掃。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培養孩子愛護環境的意識,華海村“黨建+”鄰里中心還聯合華海小學、華海幼兒園,開展垃圾分類、“護河愛水,清潔家園”等活動。 鎮村聯動 推動整治 記者從深滬鎮獲悉,9月份,深滬鎮成立4個聯合督查組,對保潔人員到位率、保潔時長、人居環境等以督查促落實,構建“問題交辦+對單整治+對賬銷號”的工作格局,推動整治工作走深走實。近期,深滬鎮還開展了兩輪全鎮域村居環境衛生大整治行動。截至18日,共發現2000余個問題,已解決問題1700多個,整改率達85%。 深滬鎮綜合執法隊副隊長吳志程介紹,深滬鎮劃分64個人居環境整治責任區域,實行“包村領導抓組織、駐村干部抓協調、村(社區)主干抓落實、分管‘兩委’抓網格”機制;同時,以“村容村貌整體提升,建立健全長效管護機制”為目標,落實環衛保潔“掛圖作戰”“門前三包”“村規民約”責任制,并以主干道環線為重點,常態化開展人居環境整治。 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是一項持久發力、久久為功的長期工程。下一步,深滬鎮將持續以“點”突破、以“線”帶動、以“面”覆蓋,繼續創新思路、抓好重點,推動人居環境工作有新成效,不斷提升群眾的幸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