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3月7日訊(本網記者 薛逸群 通訊員 李麗芬)近年來,洛江區堅持實施人才強區戰略,持續深耕人才“港灣計劃”,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和人才鏈深度融合,著力筑優“近悅遠來”發展環境。 聚力產業鏈,做大人才根基 緊盯新質生產力,打造國家級施工裝備產業集群,培育高端衛生護理用品產業集群,指導匯成針織打造福建省紡織專用設備行業首個深度融合DeepSeek大模型的智能化生產體系,為產業人才施展才華提供發展空間。創建全省首個機器人運維員高級工職業技能等級認定中心,引進黎明大學無人機駕駛員高級工職業技能等級認定中心,不斷推進產業人才隊伍素質提升。聚焦產業引才需求,近年來舉辦招才引智活動近50場,引導人才向產業一線集聚,提升產業鏈發展的韌性和競爭力。 聚力創新鏈,提升平臺能級 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建立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新型研發機構等創新平臺73家,引導企業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2024年全區規上企業研發經費增長7.4%。做強公共服務創新平臺,發揮中國機械總院泉州創新中心、泉州市云箭創新研究院等平臺優勢,籌建2個項目中試孵化基地。舉辦大院大所賦能機械裝備產業高質量發展等專場活動,常態化邀請院士、專家團隊與企業對接“問診把脈”,引進方榮祥院士在泉美生物科技設立省級工作站。指導省特檢院機器人中心成立全國首家KUKA學院,培育輸送善于解決工程問題的高技術人才。 聚力資金鏈,賦能創新發展 建立由財政資金、社會資金、企業資金等組成的資金投入體系,鼓勵各類資本流向人才創新平臺。出臺專項政策,從支持企業加大創新投入、科技成果轉化、科技項目攻關交流、科技金融等方面給予獎補。聯合市科技局、市金控集團共同發起設立總規模2億元的泉州市第一支科技創新天使基金。聯合轄區重點銀行定期深入企業、產業園區解讀金融政策,幫助創業團隊對接“大學生創業擔保貸”“涌泉貸”“泉州天使投資基金”等信貸、投資業務,近年來組織政銀企資金對接會20余場、發放人才信貸資金近300萬元。 聚力人才鏈,創優服務保障 聚焦人才“發展大事”和“關鍵小事”,積極創優人才發展“大生態”和用人單位“小氣候”,讓人才舒心、安心、放心。實施人才分類管理,建立由行業主管部門、鄉鎮屬地雙重聯絡的工作機制,組建9支人才服務小分隊,常態化開展“走千企、訪萬才”活動,全面走訪用人單位和高層次人才,解決人才訴求25個。圍繞著擦亮“海絲泉州·人才港灣”品牌,設立“洛有你·江更好”人才活動子品牌,舉辦引才聚才、政策宣介、賽事活動等近30場次,開設“洛·匠”專欄展示優秀技能人才典型,造濃識才愛才敬才用才的社會氛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