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以“三新”之力加速現代商貿高質量發展 外貿船舶在惠安外走馬埭作業區開展作業 (韓沅洧 攝) 忙生產,趕訂單,拓市場,惠安企業奮戰春天里。港口碼頭上,巨輪往來繁忙裝卸貨物;各大汽車、家電、家裝門店里,消費以舊換新如火如荼……于國內國際雙循環架構中堅定前行,惠安奏響商貿發展激昂旋律。 擴消費、穩外貿、促開放。近年來,惠安在激活消費市場潛力、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改善商務營商環境等核心要點上持續加力,以消費新場景和以舊換新為抓手,大力提振消費擴內需,以僑鄉優勢和口岸開放為引擎,全力穩外貿穩外資,加快推進內外貿一體化發展,推動區域經濟朝著高質量發展的新征途穩步邁進,譜寫商務強縣的嶄新華章。 外貿上新 鉚足干勁開新局 3月22日,長達333米、載有26.89萬噸原油的希臘籍“阿羅莎”輪順利停靠惠安斗尾港聯合石化青蘭山碼頭,這是今年肖厝邊檢站查驗的第21艘原油進口船舶,累計服務原油進口達490.37萬噸,同比增長11.38%。 石化產業是惠安的主導支柱產業。近年來,惠安以泉惠石化工業園區為主要載體,積極構建以中化泉州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為龍頭、基礎化工為主線、合成纖維為特色、高端化工新材料和精細化學品為兩翼的石化產業鏈,打造化工材料發展新高地,石化產業年產值突破1000億元。 依托良好的石化產業發展基礎和得天獨厚的港口條件,惠安積極擴大化工產品進出口,推動中化保稅原油進口增加至每月12億元,推動外走馬埭、港豐等碼頭先后開放,進一步擴大甲苯、航煤、乙烯等化工產品出口,化工產品及原油進出口成為惠安外貿進出口新增長點。 外貿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也是聯結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樞紐。今年以來,惠安敏銳捕捉對外開放的全新機遇,在壯大優勢產業、構筑發展載體等關鍵領域不遺余力。 2月2日,惠安正和港外貿—跨境電商集聚區正式揭牌。“正和港外貿—跨境電商科技產業園區坐落于惠安黃塘鎮,為入駐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包括電商平臺支持、供應鏈整合、海外倉儲及物流服務等。”中太進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太育表示,這不僅為本地企業提供了更高效的國際化發展路徑,也為投資者提供了多元化的商業機會,更好地推動地方外貿發展。 “除了打造外貿—跨境電商集聚區外,2025年度我們還將積極推動‘惠安優品’出縣出海,進一步激發開放型經濟活力。”惠安縣工信商務局局長孫曉寅介紹。 據了解,惠安于2023年正式啟動“惠安優品”品牌建設,聚焦全縣重點產業鏈,在食品飲料、石雕石材、鞋服箱包、工藝及紙制品、裝備制造等產業領域,重點篩選推出一批特點突出、品質卓越、市場公認的產品和服務,樹立和打響“惠安優品”公共品牌。目前該縣已公布兩批入選目錄產品,共36家企業、上百個產品入選。 今年以來,為推動企業“走出去”,惠安還發布2025年境外展會信息五期共635個,舉辦外貿企業出海拓市場培訓暨縣級外經貿政策宣講,幫助企業了解外貿形勢、用好外貿政策、防范外貿風險、擴大市場份額。開展全球速賣通惠安鞋服產業帶商家交流會,助力傳統企業“觸電”轉型。引導企業赴俄羅斯、印尼、菲律賓等地設立海外倉,為企業出海“添翼”。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浪潮中,惠安正加速打造開放型經濟全新格局,推動區域經濟在全球市場的廣闊海洋中奮勇前行。 消費煥新 多維發力育新機 飲食,是消費領域中極具內涵的一環,不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地域特色與人文精神的生動注腳。近日,惠安“惠女家宴”榮獲泉州“一縣一桌菜·最佳呈現典型案例獎”,成為惠安不斷豐富消費新場景、激發消費新活力的又一個生動注腳。 惠安“惠女家宴”菜品豐富,主菜單共9個品類20道菜,涵蓋中國地理標志產品惠安余甘、崇武魚卷、小岞魷魚及紫菜,中華老字號龍雀鐵羅漢,非遺代表性項目魚露,本地特色食材黃塘豆干、紫山茶油、輞川生仁豆、惠安地瓜簽等,并拓展延伸100道當地餐飲企業特色拿手菜品,包括地瓜粉團面線、魚露手抓排、手打馬鮫羹崇武魚卷湯、小岞魷魚母燉紅臉番鴨等,構建起“惠女家宴”全系列、自由組合菜單。 “打造‘惠女家宴’這一特色餐飲消費項目,有助于進一步展示惠安本地獨特的飲食消費文化,提升惠安的城市知名度和美譽度,促進消費活力蓬勃綻放。”孫曉寅介紹,今年以來惠安積極打造“惠女家宴”消費場景,頒發9家“惠女家宴”品鑒店,組織17家餐飲企業推出“惠女家宴”年夜飯等套餐,實現鄉鎮全覆蓋,進一步拓寬“惠女家宴”市場應用。按照“政府補貼+商家讓利”模式,結合“福建有口福”政府餐飲消費券發放,打造線上線下雙渠道消費場景。春節期間,“惠女家宴”相關菜品銷售金額超20萬元,餐飲行業整體銷售增長超15%。下階段,惠安還將持續構筑“惠女家宴”品牌矩陣,優化提升“惠女家宴”品質,做好宣傳推廣,力爭獲得市場更多的認可和消費。 人勤春早爭朝夕,躍馬揚鞭正當時。今年以來,惠安深入貫徹落實國家關于擴大內需、促進消費的決策部署,充分發揮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多維發力,為惠安消費市場注入強勁活力。 舉辦第六屆惠安消費節。其中迎新年貨展吸引近200家企業參展,現場參與市民游客超10萬人次,累計發放近1萬張政府消費券,帶動消費約115萬元,有效激活年終歲首消費熱潮。 落實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啟動汽車、家電、手機3C、家裝、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活動,征集活動門店超180家,促進“煥新”消費。截至3月23日,汽車銷售金額超1500萬元,家電銷售金額超2500萬元,3C產品銷售金額超630萬元。 推出“文旅+商貿”促消費新場景。舉辦“崇文尚武惠安年 非遺民俗探好戲”文化旅游系列活動,組織各鎮舉辦民俗游園、非遺廟會、美食嘉年華、消費節等集吃、購、娛一體的系列群眾性文體活動,進一步促進文旅消費熱力。僅今年春節期間,全縣共接待游客82萬人次、同比增長22.35%,旅游收入7.29億元、同比增長30.17%,兩項指標均創歷史新高。 從豐富消費業態到優化消費環境,從發放消費券刺激消費熱情到文旅消費持續升溫,惠安多管齊下,全力推動內需市場強勢回暖,消費活力競相迸發,為全縣經濟高質量發展筑牢更加堅實根基。 服務出新 精準護航拓新路 在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大格局中,企業無疑是推動經濟前行的關鍵力量,其穩健成長對經濟發展起著基礎性作用。惠安堅持以政策引領為導向、以服務保障為支撐,全力做優營商環境這篇文章,為區域經濟發展集聚能量、厚植優勢。 “受潮水限制,超大型油輪每天的最佳進出港時機只有2次,錯過了就要支付每日超12萬元的滯留費。”福建外輪代理有限公司業務員小謝感慨道,自惠安石化產業安全信息平臺上線以來,企業在這方面的損失顯著降低。 “該平臺鏈接相關石化企業數據端,企業不僅可以自主申報查驗,還能通過AI建模實現外輪靠泊輸油可視化,同時該平臺也為海關、邊檢、口岸辦等部門遠程監管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惠安縣工信商務局三級主任科員王龍平介紹。 據了解,惠安石化產業安全信息平臺自去年6月試運行以來,累計為企業節約船舶滯期費用超300萬美元,有效減少代理企業多頭重復申報,減少往來口岸在途時間50%以上。 讓企業辦事更舒心,讓群眾消費更順心。近年來,惠安持續開展“千名干部進千企 一企一策促發展”專項行動,開展電商人才素養和水平、“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申報輔導等專項培訓,積極推動銀企雙方產融對接,推動企業增資擴產、提質強產,全力推動外貿發展。同時,全力優化商貿業態,促進消費不斷升溫。按照“政府補助、企業讓利、群眾受益”的思路,發放政府消費券,舉辦多場活動點燃消費熱情,打造特色商業街區,激發市場新活力。 在內外貿一體化的征程中,惠安以優化營商環境為抓手,持續探索創新,讓地區經濟在雙循環中實現高質量發展。下階段,惠安將牢牢秉持新發展理念,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扎實推進商貿流通創新擴容、外資外貿穩量提質,奮力譜寫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華章。(惠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