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4月2日訊(通訊員 鄭勝男 陳鈺銘)為深入貫徹落實文旅融合發展戰略,創新公共文化服務形式,3月29日,洛江區圖書館以"四季讀旅"品牌活動為載體,在春生堂酒廠里成功舉辦第五期"植此青綠·桑果飄香"鄉村振興主題研學行。本次活動通過推動文化旅游與農業、環保領域深度互促,為市民提供了多元化的公共文化服務內容,助力鄉村振興與可持續發展。 22組親子家庭(共計67人)走進自然課堂,通過將閱讀文化、自然教育、親子實踐與綠色環保理念有機融合,打造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沉浸式文旅體驗。活動以春季桑葚采摘為契機,通過廠區探秘、桑葚采摘、果樹科普、公益植樹等豐富環節,延伸植樹節內涵,倡導生態文明建設。活動現場歡聲笑語不斷,孩子們在泥土芬芳中解鎖課本外的知識,家長紛紛點贊:"這是一場有溫度的文化自然課!"活動不僅實現了"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融合發展目標,更以創新的形式展現了"四季讀旅"品牌活動的獨特魅力。 探秘春生堂 舌尖上的生態釀造 在春生堂酒廠的探秘之旅中,親子家庭們先后參觀了中華老字號展廳和陳釀酒窖。展廳里珍貴的歷史展品生動展現了百年酒文化,孩子們對釀酒工藝充滿好奇,不時發出童趣提問。而走進酒窖,26個直徑6米的巨型陳釀罐更讓所有人驚嘆不已,講解員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四季養生酒的中醫理論,帶領大家認識46味中草藥的奧秘。這場探訪不僅讓大家感受到非遺技藝的魅力,更在酒香中品味到生態釀造的真諦。 桑葚采摘樂 果園里的甜蜜時光 "哇!這顆好大好紫!"隨著一聲歡呼,親子家庭們提著采摘筐興沖沖地涌入了桑樹林。家長們耐心示范:"要選深紫色、飽滿的桑葚,輕輕一碰就會掉下來的最甜!" 孩子們像發現寶藏一樣,在桑樹叢中鉆來鉆去。"媽媽快看,我找到一串超級大的!""爸爸,這邊的桑葚特別甜!"歡笑聲此起彼伏。有的小朋友夠不著高處的果實,爸爸媽媽就把他們舉起來;有的家庭分工合作,孩子負責尋找成熟的桑葚,大人幫忙采摘。 不一會兒,每個人的采摘筐里都裝滿了紫瑩瑩的果實。有的小朋友忍不住邊摘邊吃,小嘴和手指都染上了紫紅色的果汁,像抹了天然唇彩。雖然天氣有些熱,但看著滿滿的收獲,大家都笑得特別開心。 回程時,每個家庭都提著沉甸甸的收獲,不僅帶回了新鮮的桑葚,更帶回了滿滿的快樂回憶。 果園奇遇記 果香四溢的生態課堂 "菠蘿蜜的果實竟長在樹干上!""原來香蕉樹一生只結一次果!"林炳志廠長化身"自然導師",帶領大家穿梭在郁郁蔥蔥的果樹間。從掛著青澀小果的楊梅樹、香氣撲鼻的金桔花,到高大的板栗樹、低矮的樹莓叢,孩子們睜大好奇的眼睛,伸出小手輕輕觸摸葉片,不時發出驚喜的贊嘆聲。"這個葉子摸起來像砂紙!""快看,這里有螞蟻在搬運果實!"一位爸爸掏出手機連連拍照,笑著說:"這些果樹就像一本活的百科全書,比看植物圖鑒生動多了!" 播種希望 共建"洛圖智慧公益林" 最動人的是制作樹牌的環節。孩子們親手書寫專屬樹牌。有的畫上可愛的圖案,有的寫"愿你快樂成長"等童真的寄語。每個樹牌都承載著美好的期許。 在春風搖曳里,22組家庭齊聚"洛圖智慧公益林"區域,共同種下希望的樹苗。爸爸媽媽們手把手教孩子們使用鋤頭:"要先把土松一松,挖的坑要比樹根大一些哦。"小朋友們認真地學著大人的樣子,雖然動作還不太熟練,但每個步驟都做得格外仔細。 "爸爸扶樹苗,我來填土!" "媽媽,我們給小樹多澆點水吧!"現場洋溢著溫馨的親子互動氛圍。有的家庭分工合作,爸爸負責整理坑,媽媽扶著樹苗,小朋友負責填土。 "這是我們認養的第一棵樹,以后要常來看它!"一位媽媽對小朋友說。洛江區圖書館工作人員介紹,這片公益林將成為永久的自然教育基地,今天種下的每棵樹都已自動成為參與家庭的認養樹苗,歡迎明年春天回來看看小樹的成長。 新栽的桃樹苗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仿佛在回應著大家的期待。這一刻,不僅種下了樹苗,更種下了綠色的希望和美好的回憶。 洛江區圖書館“‘四季讀旅’文旅融合系列活動將持續挖掘本土資源,讓閱讀走出場館,與自然、非遺、農耕深度聯結。感謝參與的小伙伴分享愉快的活動照片,讓未到場讀者也能“云體驗”這份春日美好。這場活動不僅讓孩子們親近自然,更在每個人心中播下了綠色的種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