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4月3日訊(通訊員 李麗芬)今年來,洛江區持續深耕人才“港灣計劃”,深入實施重點工作定期調度制度,在人才工作領域引入了全周期管理體系、項目化運作模式、閉環運行機制,精準施策、協同發力,不斷激活人才“蓄水池”。 構建全周期管理體系,打造人才工作新格局。頂層設計強統籌。研究制定2025年全區人才工作重點任務清單、2025年全區人才工作重點項目,提出18項重點任務、10個重點項目,明確責任單位、時間節點與細化措施,形成“一盤棋”推進模式。動態評估優配置。銜接泉州市“1+5+N”政策體系,組織修訂第六、七層次人才認定標準,優化臺灣、文旅等領域人才認定標準,起草洛江區優才卡(第六、七層次人才)實施辦法、引聚社會工作人才若干措施、加強文旅人才隊伍建設實施方案等。資源整合提質效。發揮中國機械總院泉州創新中心、泉州市云箭創新研究院等“大院大所”優勢,舉辦先進制造技術研究院成果轉化對接活動,推動創新成果轉化。推動泉美、德源等一批優質企業設立省級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等創新平臺。 創新項目化運作模式,激活人才發展動能。技術攻關激活力。梳理企業項目需求,引導企業組織開展關鍵技術攻關,為企業提供精準靶向扶持,全力支持關鍵核心技術自立自強。2024年以來,6個企業項目獲科技計劃立項,扶持經費225萬元;鐵拓機械項目入選泉州市“揭榜掛帥”項目榜單,獲得200萬元補助。分類培育建梯隊。落實“引才聚才”專項,分行業提出年度高層次人才增長目標,加強產業鏈人才、文化旅游人才、民生短板人才、臺灣人才、鄉村振興人才、技能人才的領域人才隊伍建設。第一季度,全區新增省市高層次人才106名。飛地聯動拓空間。聚焦產業集群化發展,深入調研產業集群對人才、技術的關鍵需求,鼓勵企業鏈接人才高地資源,探索設立人才科創飛地,深化“研發在外地、轉化在本地”模式,信和防腐防火特種涂料工程研究中心入選市級異地研發中心。 完善閉環運行機制,釋放體制機制優勢。需求導向精施策。開展全區產業人才需求信息征集工作,出臺《2025年來‘洛’就業擴容提質促發展十三條措施》,開展“洛地有聲 春風行動”系列活動,累計舉辦各類招聘活動26場,發布40多家企業崗位信息1800余個。服務賦能促成長。持續開展“走千企、訪萬才”活動,推動已建成的10個“人才之家”實現常態化活動、落實專業化服務,指導建筑業協會、海絲數字城籌建“人才之家(社區)”,切實提升人才服務品質。品牌塑造擴影響。打造“洛有你·江更好”人才活動品牌,舉辦‘AI+產業’專題培訓、高校大學生新春座談會、青年科創人才沙龍等活動8場,并結合各類活動做好人才政策推介。策劃第三屆泉州人才節洛江區配套活動18場,營造重才愛才良好社會氛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