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3月5日(通訊員 吳圣超)夜幕降臨,安溪縣參內鎮灣美社區廣場響起歡快的音樂聲,新安裝的43盞路燈齊刷刷亮起,柔和的光暈灑在平整的路面上。居民林大爺感慨:“以前這條路黑乎乎的,現在亮堂了,孩子們游玩也安全多了!” 這樣細微的變化,在灣美社區俯拾皆是。自物業管理提升專項工作開展以來,灣美社區緊緊圍繞黨建引領這條主線,創新推出“1+3+N”工作法,通過整合各方資源、強化多方聯動、提供精細服務,推動物業服務管理與社區治理深度融合,打造出和諧宜居的幸福家園,成為社區治理的優秀樣板。 黨建引領,破解社區治理難題 “社區治理千頭萬緒,關鍵是要找到黨建引領與群眾需求的結合點?!闭劶啊?+3+N”工作法的誕生,該社區黨總支書記李火金感慨頗深。成立于2018年的灣美社區,常住人口超7800人,管理服務曾面臨諸多挑戰。為破解治理效率低難題,社區以黨建為突破口,創新探索出“一核引領、三位一體、多元共治”的工作體系。 “黨建是社區治理的‘主心骨’?!崩罨鸾鸾榻B,社區以“大黨委”機制為核心,推動黨組織向小區、樓棟延伸。目前,轄區4個小區黨支部和業委會覆蓋率均達100%,其中業委會全部為“紅色業委會”,黨員占比超60%,真正讓“紅色基因”融入基層治理。 通過建強小區黨支部、紅色業委會、物業企業“三支隊伍”,社區形成了“黨總支—黨支部—樓棟黨小組”三級聯動架構,120余人的黨員先鋒隊和志愿服務隊伍成為環境整治、矛盾調解的中堅力量,活躍在社區每一處角落。 在灣美社區,每月5日的“三方聯席”會議是雷打不動的重要日程。社區、業委會、物業三方代表齊聚一堂,圍繞電梯地板改造、充電樁建設等居民關心的民生問題共同商討解決對策,并建立“問題、責任、整改”三張清單,實施閉環管理,確保每一個問題都能得到妥善解決。 去年,社區創新性地實行“業賬社審”制度,專門成立監管小組,對公共收益收支情況進行全程監督,讓資金使用更加透明化。這一系列舉措成效顯著,灣美一期的物業費收繳率達到 92%,同比提升了5.6個百分點,居民對社區管理的信任度也大幅提升。 社區治理不能僅靠“單打獨斗”,需要眾人齊心協力。灣美社區通過“WE體系、WE陣地、WE服務、WE治理”品牌,積極搭建居民參與平臺。依托“和鄰話室”和“小區議事日”,居民可隨時提出建議;通過“微心愿”認領,駐區單位、志愿者等多元力量紛紛行動起來,積極為居民辦實事。近兩年,社區累計開展志愿服務100余場,成功解決居民急難愁盼問題70余件,惠及1200余人次。 值得關注的是,灣美社區積極吸納新就業群體參與社區治理,邀請外賣員、快遞小哥擔任“流動網格員”。他們穿梭在樓宇間,充分發揮自身工作優勢,協助社區開展安全巡邏工作。一旦發現安全隱患,他們便會隨手拍照上傳,成為社區治理中不可或缺的新生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