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 土路被下挖一半 隔岸可見紅樹林 昨日上午9點,海都記者在洛陽橋附近看到:退潮后的灘涂上,橫跨江面的土路依然顯眼,但是已經出現了“斷層”,靠近洛陽橋中亭的一半土路,被挖到只比灘涂高出1米左右,靠近洛陽新橋的一半土路,挖掘機和土方車正在忙碌。走近一看,挖低的土路中間都是黑色海土,斷層從低到高呈現出黑色、淡褐色、土黃色。 跟最初被曝光的土路相比,現在的土路就像被刀削掉一塊,并且還在不斷往外圍削。挖掘機司機說,他們是12月4日接到通知,進入工地的,5日就全力開動,只要潮水一退就開始施工,潮水漲到一半時再休息,“老板說,要在15日前把這條土路全部挖下去,不趕工不行啊!” 海都記者了解到,為了趕工,挖掘機和土方車最遲到了凌晨1點才休息。連日的高強度挖掘,效果是非常明顯的:站在橋南一側的堤壩,已經可以看見土路另一側的紅樹林,附近村民說前天漲潮已經把挖低的那部分淹沒。 追訪 預計要挖2萬立方 本月15日前完成 在土路上挖掘清理的工程車,是洛江區萬安街道請來的。 “社會各界都高度關注這個事情,議論紛紛,整改力度和進度都無法讓人滿意,區領導也高度重視,多次開會和協調,決定由街道介入,成立落實小組全程跟蹤,農水局、林業局等加強跟蹤協調,盡快整治出一個讓各界都信服的成效。”洛江區萬安街道黨工委書記杜燦輝告訴海都記者,整治工作從12月2日開始加速,5日工程車就進場了。 “我們還做了專業的測量,要恢復到上世紀70年代修筑的舊堤原貌,大約需要挖掘2萬立方米的土方和建筑垃圾。”杜燦輝證實,按照泉州市海洋與漁業局給洛江區政府的函件,確實是要在12月15日之前完成清理拆除工作,恢復灘涂原貌。“此前養殖戶自行整改的效果,無法讓人信服,因此要求這次的施工隊必須堅持挖掘,直到灘涂上的爛泥或原本用來筑堤的石塊。” 除了指定街道干部定時和不定時到場跟蹤外,杜燦輝本人每天上班前都會先到工地查看,以免進度跟不上。昨日上午,海都記者還在現場遇到洛江區農水局執法大隊的執法人員,“每天都要來,周末也是”。泉州市海洋與漁業局的執法人員,也每天都要到場查看。 案件 養殖戶劉錦樹至少破壞42株紅樹林 一位北迎賓大道拓寬改造指揮部工作人員介紹,他們目前正在按要求,補辦關于海域使用的證件。 關于破壞紅樹林一案,也有了新的進展。“去年就查處過一次,當時是破壞了121株紅樹林,除了要求補種外,還處以3倍罰款。今年這是重犯,將會依法從重處罰。”昨日下午,洛江森林公安分局局長劉祖星告訴海都記者,經過司法鑒定,養殖戶劉錦樹在填灘造路過程中,至少破壞了42株紅樹林,如果接下來的挖掘過程中,發現被徹底掩埋的,還會繼續追加數量。 劉祖星介紹,目前案件的前期偵查工作已經告一段落,將依法從嚴處理。 |
- 2014-11-10挖“路”平灘 泉州灣河口濕地小部分灘涂恢復原貌
- 2014-11-11泉州灣河口濕地“填灘造路” 兩部門已立案調查
- 2014-11-12泉州灣河口濕地遭破壞追蹤 北迎賓大道工地手續不全
- 2014-11-18養殖戶"整改"沒有人管 泉州灣河口濕地整改意見難產
- 2014-11-26泉州灣河口被填灘涂原貌漸顯 養殖戶正等待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