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車拍海景 收首張罰單  高速交警開出該路段首張違停罰單 來自泉州高速交警支隊四大隊的數據:自昨日中午12時正式通車算起,至昨晚6時的6個小時里,共2911車次通行泉州灣大橋主線,其中2500多車次為小車,400來車次為大車。 昨日中午12時45分,高速交警在泉州灣大橋上開出首張違停扣6分的罰單,該車停在應急車道上,車上人員下車拍照。 通行首日路況 6小時 2911車次通行 “在路面上巡邏時,車流大部分為小車。”高速交警表示,昨日中午12時至昨晚6時,2911車次通行泉州灣大橋,其中約86.6%為小車。 另外,同樣的時間段內,泉州灣大橋三個收費站的車流量分別為:石獅北(石湖港)收費站出口798車次、入口784車次;泉州東(秀涂港)收費站出口890車次、入口778車次;臺商區(張坂)收費站出口310車次、入口225車次。 交警開出首張違停罰單 “昨日總體行車秩序良好,但我們開出了首張違停罰單。”記者了解到,昨日中午12時45分許,高速交警楊警官沿著泉州灣大橋沿石獅往惠安方向車道巡邏時,發現一輛小車停在泉州灣大橋應急車道上。 “4名男子在小車旁,正拿著手機在拍照。”楊警官介紹,發現情況后,他們馬上制止了4名男子觀光、拍照的行為,并將他們及時勸離,隨后對該車駕駛員做出處罰,“小車在高速路上違停,扣6分。” 如何應對風雨霧 高速交警提醒,相比其他高速公路,行車途經泉州灣大橋,駕駛員將更多地面臨風、雨、霧三種天氣狀況的影響,遇到這三種情況,除了降低車速,還有不少細節要注意。  載貨車輛 綁好貨物 “相比其他高速路,大橋上的風還是比較大。”高速交警表示,在風力很大的路段開車,最好的辦法是減速慢行,穩住方向盤。 “大橋上設置了風障,降低了大風對行車的影響,但那些比較高的載貨車輛要特別注意,不要違反裝載規定超高裝載,貨物要捆綁牢固。”高速交警表示,一旦貨物被風吹落引發交通事故,載貨駕駛員需負全責。 低速慢行 保持車距 雨天在高速公路上行駛,首先要注意低速慢行,慢速行駛可讓輪胎與路面的接觸面積增加,從而提供更大的附著力。如果發現車輛開始打滑,不要猛踩制動或猛打方向,這可能導致汽車出現甩尾側滑事故。 其次,一定要保持好安全車距,車輛在濕滑路面上的制動距離比干燥路面上要長得多,因此務必注意保持和前車的車距。尤其當前車是大車的時候,更不可盲目跟隨,因為大車揚起的水花往往會對尾隨其后的小車產生視線上的阻礙,易與前車發生追尾事故,如果發現后車跟車過緊,可以打開雙閃警示燈提醒后車。 “如果是大暴雨,不要貿然行駛,應就近選擇高速出口駛離高速公路后選擇安全位置把車停好,并開亮示寬燈和尾燈,引起來車的注意。”高速交警表示。 開啟霧燈 巧用喇叭 “大橋上會比較經常出現霧氣。”高速交警提醒,有霧的時候,因視距短、能見度低,有時路面因霧水造成路面濕滑,制動性能降低,車輛易側滑,因此必須降低車速,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 其次,應開啟霧燈、近光燈、示廓燈、前后位燈和危險報警閃光燈等,以示車輛位置。如霧天不開霧燈,其他車輛很難察覺到你。另外,不能開遠光燈,因為遠光燈光線強烈,會被霧反射到駕駛員眼中使視線模糊。 再者,霧天視線差,巧用喇叭可告訴其他車輛你的位置,為安全起見,車與車之間可通過鳴喇叭互相通氣。 □早報記者 林志安 李心雨 吳嘉曉 通訊員 楊志鵬 尤泳堯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