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愛民局長帶隊到市區美食街某小區抓獲犯罪嫌疑人張某成 本期執行:早報記者 制圖:海濤 【摘要】“金色外灘”新建小區周邊,“沙霸”、“搬霸”強迫業主定點購買沙土、水泥、磚石等裝修材料并阻止業主自行搬運,有業主自行請來搬運工竟遭受鋼管襲擊。5月30日,《東南早報》對此事進行披露后,引起廣泛社會反響。 泉州警方對此高度重視,經過縝密偵查,于5月31日晚至6月1日凌晨,出動60多名警力,成功抓獲7名犯罪嫌疑人,一舉端掉盤踞在“金色外灘”新建小區的“沙霸”、“搬霸”。 同時,5月31日上午,泉州市住建局約談被曝光小區的房企和物業公司相關負責人,責令限期整改,并表示將會同多部門,采取嚴厲倒查追責制,打擊“沙霸”、“搬霸”行為。 凌晨出擊 一舉摧毀“沙霸”團伙 金色外灘新建小區周邊,“沙霸”、“樓霸”強迫業主定點購買沙土、水泥、磚石等裝修材料并阻止業主自行搬運,有業主自行請來搬運工竟遭受鋼管襲擊。5月30日,早報《封面縱深》對此事進行披露后,引起巨大社會反響。 泉州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許昆貞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依法查處,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泉州市公安局將此案列為市公安局掛牌督辦案件,鯉城公安分局局長陳愛民部署抓捕行動,組織成立以林炳成副局長為組長的“511”專案組。經過縝密偵查,5月31日晚至6月1日凌晨,鯉城公安分局出動60多名警力,成功抓獲7名犯罪嫌疑人,一舉端掉盤踞在“金色外灘”新建小區的“沙霸”、“搬霸”惡勢力團伙。 當天,早報記者獨家隨警行動,記錄抓捕過程。目前,落網的7名嫌疑人因涉嫌尋釁滋事罪已被刑拘。 蹲守4個多小時 發現主犯車不在 ■時間:5月31日20:00—6月1日00:30 ■地點:市區寶洲街某小區 5月31日晚上8時許,小區氣氛平和。五六名警察著便衣分散在小區主要過道上,低頭看著手機。在他們的手機和腦子里,關于抓捕的信息正快速飛過。微信群“511專案組”是他們的線上指揮中心,許多情況和指令都在這里分享下達。民警們正在等待抓捕的統一指令。 行動開始前一個小時,專案組臨時開了個會。只有鯉城分局的主要領導和專案組7個小組的組長參與部署會議,其余人甚至不知道要去抓誰,行動高度保密。 5月31日晚上8時許,民警兵分七路,各奔目的地。根據掌握的信息,記者隨警的分隊直奔寶洲街某小區,這里住著的是團伙主要頭目張某成和其父張某詳。他們的房子里燈亮著,有電視的聲音,確認至少2人在屋內。不過,此時還不能抓捕。為確保一網打盡,不在抓捕過程中走漏風聲,民警得等7個布控站點的抓捕時機都成熟了,再一起行動。 夜越來越深,蚊子越來越猖狂,民警靜靜蹲守。4個多小時后,情況突變,主犯的車不在家!指揮中心傳來消息,張某成的車出現在美食街的某一小區內。此時已是0時30分許,蹲守民警立即部署,小區內留2人繼續蹲守,其余人轉移至美食街,實施抓捕。 包圍目標樓號 民警爬樓梯摸黑上樓 ■時間:6月1日00:30—1:00 ■地點:市區美食街某小區 變化轉瞬之間。民警快速上車,迅速發動,急轉車頭。其間,電話聯系后面車輛溝通路線,“保持車距”。到達目標小區后已是凌晨近1時,小區里黑燈瞎火,萬般寂靜,人們早已入睡。為防暴露,民警低頭輕聲交流。分工完后,組長手一揮,民警們分頭包圍了目標樓號,摸清樓層各個出入口。隨后,匯合。 “三樓,門虛掩著,6個人,打牌喝酒,可以行動。”圍在一起的民警低頭說。 又是一揮手,一行人分別從電梯和樓梯安全通道摸黑上樓。剛到三樓,甩牌喊牌的打牌聲從目標房間里傳出。所有人員看著虛掩的房門,迅速跨步至對面的安全通道。通道里,只有“安全通道”警示牌亮著綠燈,空間狹小,一點聲音都會被放大數倍。民警輕聲交流,匯報情況,請示行動。凌晨1時許,行動命令下達。 一時間,氣氛變得緊張。民警們有的掏出槍,有的掏出手銬,有的拿出警示棒,貓著腰,放輕腳步,悄悄摸上樓。 一伙人正喝酒打牌 團伙頭目光膀被銬 ■時間:01:18—1:30 ■地點:市區美食街某商品房 “都坐下,警察!”推開虛掩著的門,民警們一股腦地沖進去。屋內,6名中年男子正在喝酒打牌,看見五六名民警進門,一時都呆了。 這是一套約120平方米的商品房,三房兩廳。客廳茶幾上,下酒菜還沒吃完,凌亂地放著。6個人中有4個光著膀子,身上的刺青很顯眼,雕龍畫虎。每個人臉上都漲紅,眼睛里布滿了血絲。 “叫什么名字,電話,身份證?”民警亮出警官證后,控制住了現場人員,并一一核實身份。核實身份時,只有一位男子拿出了自己的身份證,其余人員要么稱“沒帶”,要么叫嚷著“記不住身份證號”。 經過初步核實,民警確認其中身材最彪悍、光著膀子背有刺青的一個大漢就是金色外灘小區“江西幫”“沙霸”團伙頭目張某成,其余5人與本案無關。基本確認后,陳愛民局長從另一個現場趕到美食街,坐鎮指導。 局長和民警把張某成單獨帶到房間對話,簡單詢問后,他穿著衣服出來了。他的父親張某詳在另外一個小區住著,他得帶路去敲門。 布控點同時收網 7名嫌疑人被抓 ■時間:01:50—2:00 ■地點:市區寶洲街某商品房 已是凌晨1時40分許,張某成帶著民警回到了寶洲街某小區,此前,民警已在這里蹲守了近5個小時。根據留守民警掌握的情況,二樓的人都已入睡。為了順利進門,民警讓張某成敲門,“你平時怎么叫你爸的就怎么叫。”民警說。幾句之后,無人回應。陳愛民局長指示,分布警力,注意陽臺、窗戶等可能逃路的出入口。 約5分鐘后,門開了。開門的是張某成的弟弟,得知情況后他進屋叫出了張某詳。 59歲的張某詳穿著睡衣從臥室出來后,站了一會說:“你們是來調查金色外灘這件事的吧,這件事我什么都不知道。”其后,他的老伴出來了,問兒子張某成發生了什么事,張某成用江西話回答她,其中也有“金色外灘”四個字。 就在張某成叩開父親陳某詳房門的同時,陳愛民局長下達了統一行動指令,其余5個布控點同時收網。警方分別在鯉城區舍人巷一租房、豐澤區華清路一租房、泉秀街一租房等5地抓獲另外5名嫌疑人。此時已是凌晨2時許。 當晚,經初步審訊,7名嫌疑人分別是張某成、張某祥、席某浪、周某年、何某能、龔某平和金某平。其中,張某成和張某詳系父子,兩人與席某浪為團伙主要負責人。目前,7人已因涉嫌尋釁滋事罪被刑拘。 花錢買斷“小區” 暴力守市場  民警在審訊犯罪嫌疑人張某成 昨日,記者面對面對話“沙霸”,盤踞在金色外灘小區的這個“江西籍”團伙,以11.2萬元的價格買斷了小區內224套商品房的沙、石、磚及搬運市場,在小區內橫行。該團伙分工明確、抽簽分樓,采取暴力手段控制市場,抬高價錢牟取暴利。 第一步 花錢買市場 11.2萬元買斷“小區” 2014年12月,張某成開始進入金色外灘沙石磚買賣及搬運市場。據稱,當時正好有人退出,張某成便拉來老鄉席某浪一起入股合作,以11.2萬元的“轉讓費”向退出者買下了該小區7幢樓共224套商品房的市場。他與父親張某詳、席某浪各自分工,共同經營。 團伙成員金某平告訴早報記者,他2014年12月跟著張某成一起進入金色外灘小區后,曾先后兩次花錢買市場,第一次花了1.5萬元買了其中50套房的搬運、敲墻工作;第二次,又以每套500元的價格買下二期24套房的搬運、敲墻工作。 第二步 管理分三級 分工有序共同經營 買下市場后,張某成與席某浪組織人員,搭建團伙的組織架構,并明確分工。據了解,張某成與席某浪是團伙第一層級人員,也是主要負責人,各占50%股份。但張某成并不負責具體事務,而是將屬于自己的一半市場交給父親張某詳打理,張某詳主要負責沙石磚泥等材料的買賣工作。 席某浪作為第一層級負責人,除了和張某詳一起經營沙石磚泥買賣外,又召集了江西老鄉金某平、龔某平、何某能、陳某榮(另案處理)、周某年五人負責小區“勢力范圍”內的搬運、敲墻工作。這五人作為第二層級人員,再從市場中找來普通工人,負責搬運、敲墻等日常具體工作。 第三步 抽簽分樓 業主交房就主動上門 根據區域分配,金色外灘小區屬于“江西幫”業務范圍的樓盤共7幢。每幢樓以10樓為界,分為上下兩部分,7幢樓共分14部分。張某成、席某浪等人再進行抽簽分樓,決定各自的“地盤”范圍。 占據市場后,“沙霸”、“搬霸”會召集各自的工人開始進場。因每套房業主裝修時間不一定,張某成等“江西幫”勢力團伙會派人從早上6點多開始直到下午5點多守在小區里,見到有業主前來交房、看房,便主動上門遞名片拉生意。每天早上,團伙還得“開早會”說說裝修中業主的情況,匯總每日進展等。席某浪有一本登記簿,上面詳細記載了自己參與的200多套商品房的裝修進度、收支情況等。 第四步 控制市場 威脅恐嚇不惜動手 一開始,“沙霸”、“樓霸”會“好言好語”跟業主談生意,如果業主同意了,則雙方相安無事。如果業主不同意,“沙霸”、“樓霸”就開始言語升級進行威脅、恐嚇,告訴業主,自己是花錢買了市場的,沙石磚、搬運工作得找他們,否則進不了小區。如果業主還是不同意,“沙霸”、“搬霸”就會找來搬運工對業主進行威脅、嚇唬。尤其是如果業主自己找了搬運工,“沙霸”、“搬霸”會直接找到這些搬運工進行威脅、恐嚇,為了維護市場,甚至不惜動手。 5月11日在金色外灘遭到襲擊的陳師傅即是“外來的搬運工”。 “這主要是為了給其他業主一個警告,不然以后我們的生意還怎么做下去?”負責找人動手的金某平告訴早報記者,陳師傅負責搬運的那套套房,如果他們接手下來,也就3000多元,當時他們警告陳師傅無果后,就花了2000元請人動手,即使當時是虧本生意,為了搶占市場,這個警告也必須有。 第五步 抬高價錢 建筑材料概不還價 花錢進駐小區后,當然要賺錢。據了解,“沙霸”們賺錢的方式就是抬高水泥、沙子、磚頭及搬運的價錢,從中獲得利潤。 “搬運的價錢最多砍價一兩百元,沙子水泥磚頭恕不二價。”據了解,“沙霸”們的價錢一般要比市場價高出30%左右。“沙霸”們賣的是水泥每包28元,比市場價高出1至2元;沙子一立方米比市場價高出20元左右;磚頭一塊0.5元,約比市場價高出0.1元。這些建筑材料,概不還價。根據業主房子面積的大小,一般一套房子裝修下來,這些花費一般要比市場價高出30%。 搬運工作則按套計算,小套三四千元,大套五六千元,一旦“沙霸”開出價錢,業主們最多只能還價200元。金某平告訴早報記者,他負責的搬運、敲墻工作,一期價格從2200元到4000元不等,二期價格又有所上漲,從3000元到7000元不等,這個價格比普通市場價格甚至高出2000元左右。 “我們動手了,別怕!” “我們警方絕不允許類似‘沙霸’、‘樓霸’等惡勢力在鯉城存在,發現一個堅決打掉一個,絕不手軟,我們有能力、有信心維護好鯉城一方平安!”鯉城公安分局局長陳愛民接受早報記者專訪時一再強調,“沙霸”、“樓霸”嚴重影響了老百姓的安全感,也影響了警方的形象,警方絕不會姑息。 事實上,今年4月以來,鯉城警方已在轄區內悄悄展開打黑惡除痞霸亮劍行動,“沙霸”、“樓霸”就是重點打擊對象之一。但部分業主擔心遭受打擊報復,顧慮重重,不愿出面透露詳情,加上警方擔心打草驚蛇,前期偵查工作在秘密進行中,進展較為緩慢。經過一個多月的摸排調查,警方終于鎖定了一伙“江西籍”嫌疑人身份,并于5月31日晚至6月1日凌晨展開收網。 “我們動手了,別怕!”陳愛民表示,警方理解業主的顧慮,明白市民受到威脅時的恐懼心理,目前警方已經完成前期取證工作,動手收網了!借助媒體,陳愛民想告訴市民,如果曾經受到不法侵害,遇到過強買強賣、被威脅甚至毆打,可以向鯉城公安分局刑偵大隊報案,報警電話22202218或直接與李警官13959899200聯系,警方將嚴格保密并予以保護。 同時,警方再次提醒市民,裝修過程中如果遭遇“沙霸”、“樓霸”,利益受到不法侵害,要及時報警。 市住建局約談部分房企和物業 責令限期整改,將會同多部門,嚴厲倒查追責  (阿達/繪) 5月31日上午,泉州市住建局約談被曝光小區的房企和物業公司相關負責人,各縣、市(區)物業主管部門相關負責人亦參加了會議,就今后如何制止“沙霸”、“搬霸”行為的發生,規范全市物業小區服務質量,對物業提出要求。市住建局有關負責人會后接受記者專訪。 “沙霸”成分復雜 甚至有公職人員 該負責人指出,治理“沙霸”、“搬霸”這個頑疾,牽涉到當地公安、工商、物價、住建等多個部門。“沙霸”、“搬霸”的人員成分比較復雜,既有社會閑散人員,也有當地社區、老人會、街道辦事處,甚至個別公職人員也參與其中,再加上某些房企人員、物業人員、保安人員利用職務便利,給“沙霸”、“搬霸”的形成創造了條件。 現階段,不少新建交房入住裝修樓盤存在此亂象,業主投訴無門,物業服務企業“怕管”、“不敢管”,“沙霸”肆意哄抬定價,壟斷市場,甚至幫派斗毆。 將配合多部門 嚴厲倒查追責 作為房企,要注重品牌發展,提升品質,禁止“沙霸”、“搬霸”在其所開發的樓盤小區出現,更不應該以高價出租店面為由變相收受“進場費”,而將建材的高價轉嫁給業主。 作為小區管家,物業公司在制止“沙霸”、“搬霸”上要做到“三不”。第一,對小區業主購買建材及裝修,不可設定條件限制其進場裝修。第二,不可強買強賣,拒絕各類建材、搬運廣告在小區出現,不可指定買賣某種品牌水泥沙石建材,進行利益勾結。第三,不允許房企物企、小區項目經理或保安收取任何建材商的進場費,收取高價返利回扣。 該負責人介紹,在抵制“沙霸”、“搬霸”的行為上,晉江安海某小區安置房的做法尤其值得其他轄區借鑒,即由晉江公安部門牽頭,會同住建、工商、物價部門等,聯合打擊“沙霸”、“搬霸”行為。 市住建局明確表態,將積極配合公安、工商、物價、紀檢等多部門,采取嚴厲倒查追責制。若業主遇到“沙霸”、“搬霸”,業主可向當地公安部門或檢察部門舉報,根據搬運工提供的人員名單,對內外勾結、強買強賣的人員依法嚴格處理。 責令限期整改 加強巡查暗訪 “今后在小區里張貼擺放沙石廣告者,將一律嚴肅依規處罰,記入物業企業誠信評價系統,嚴重者全省、全市聯網通報批評,情節更惡劣的將吊銷其資質。”上述負責人表示,下階段會加大對各個小區的巡查暗訪力度,對多個涉事小區提出限期責令整改要求,要求這些小區3個月后提交整改書面報告給主管部門,如果整改不力,將依規定采取處罰措施。 “對非國家公職人員如物業經理、項目經理等參與其中的,可相應按受賄罪處理。”上述負責人表示。 記者回訪: 業主擔心受損失 警方表示將妥善處理 日前,記者再次對涉事小區多名受害業主進行回訪。“我們之前跟他們訂好的怎么辦?”“業主的損失要怎么解決?”……“江西幫”被警方控制后,許多業主十分憂慮,期待大家的利益能得到保障。對此,警方表示,等事件理清后,將與各方協商,給業主一個妥善的處理方案。 記者再次聯系上疑因拒絕“沙霸”、“搬霸”要求而被毆打的陳師傅。陳師傅已拿到自己的詳細住院證明病歷資料,并說醫藥費花了不少,再次回想起那場噩夢,感到十分后怕。他只希望事件水落石出,盡量能獲得醫藥費賠償。 陳師傅認為,物業既然每個月都向業主收取管理費用,充當小區“管家”,那就應該勇于擔起他們的責任,保障業主的生命安全,讓業主住得安心。 市民觀點: 物業應支持業主自購建材 “東海片區周邊賣裝修材料的,一聽說送我們小區,就不敢賣。”關注到早報的報道之后,市民阿牛深有同感。 阿牛認為,欺行霸市、擾亂市場,甚至威脅業主人身安全的行為,必須嚴厲制止。“我認為,物業應支持業主自購,讓業主有多樣化、明朗化的選擇。”阿牛說。 小區應對外來人員嚴格管理 “進了小區就應該和業主核實清楚來者身份,確定是業主雇用的工人、邀請的客人,才可以進入小區。”市民黃小姐認為,“沙霸”、“搬霸”等外來人員不可隨意進入小區,個別物業公司應該嚴格規范保安行為。若是業主雇用的工人,可以帶著裝修許可證,由物業提供一個臨時出入卡,有序管理。 至于強買強賣的行為,黃小姐說,這不能違逆業主的意志,物業方面也應多支持,主動安排好一個可以讓業主們暫時放置裝修建材、又不影響他人通行的地方。 網友聲音 網友“@波羅竭帝_”:黑惡勢力應該鏟除,市民生活應該更好地得到保障! 網友“@我的燦寶秋”:物業公司本來是業主花錢雇請的服務公司,搖身一變卻成了管理者,主仆倒置,胡作非為沒人管! 勇敢站出來 曝光“沙霸”“搬霸”! “沙霸”“搬霸”由來已久,但因為業主們的種種顧慮,少有人報警或報料,給警方立案取證帶來困難。現在警方已全面行動,決定清理“沙霸”“搬霸”。但根據程序,只有受害人報警,提供線索,警方才可立案偵查。 相關報道>>> 民警徹夜圍剿 7名“沙霸”落網  嫌疑人張某祥及張某成被警方帶走 核心提示 5月30日,本報第五版報道了中心市區金色外灘小區業主反映,多名業主被“搬霸”、“沙霸”打傷事件,記者深入調查發現,不少新建小區均存在“沙霸”現象。其實,早在2014年6月份,記者就暗訪了市區個別小區的“沙霸”問題(詳見本報2014年6月26日、27日相關報道)。 近日,警方成立專案組展開調查,于5月31日晚至6月1日凌晨,出動60多名警力,抓獲7名犯罪嫌疑人,一舉端掉盤踞在“金色外灘”新建小區的“沙霸”、“搬霸”惡勢力團伙。目前,7名犯罪嫌疑人均已被刑拘。 □本報記者 文/圖 警方 部署:成立專案組 排查“沙霸”線索 今年5月份,多位群眾反映,金色外灘小區周邊,出現強迫業主定點購買沙土、水泥、磚石等裝修材料并阻止業主自行搬運的現象(俗稱“沙霸”、“搬霸”),嚴重損害了廣大業主的合法權益。5月30日,本報推出《“沙霸”疑云籠罩 業主裝修驚魂》報道,引發廣泛關注。泉州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許昆貞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依法查處,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 泉州市公安局將此案列為掛牌督辦案件,鯉城分局領導高度重視,成立“5.11專案組”。局長陳愛民立即部署行動,開展細致調查,深入排查“沙霸”、“搬霸”違法犯罪線索,并成立了集中打擊“沙霸”、“搬霸”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其實,在此之前,鯉城警方就展開“打黑惡、除痞霸”亮劍行動,“沙霸”、“搬霸”是重點打擊對象之一。  鯉城警方展開抓捕行動 偵查: 便衣入小區 鎖定9名嫌疑人 “行動開展后,我們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開展重點治理。”鯉城公安分局副局長林炳成介紹,專案民警深入金色外灘小區進行走訪,并對周邊治安情況進行調查。“走訪中,受害群眾提及親身經歷,個個義憤填膺,但當民警要求其配合取證時,他們擔心遭受打擊報復,不愿出面透露詳情,這也為偵查辦案帶來不便。” 他介紹,通過對前期大量摸排工作的總結分析,專案組掌握了大量材料,一個江西籍“沙霸”、“搬霸”團伙浮出水面,民警順藤摸瓜,確定9名嫌疑對象。“他們一般早晨6點多來到工地,直到傍晚5點多才回到各自住處。”他說,經過3天的摸排,民警掌握了嫌疑對象的作息時間。  嫌疑人接受警方調查 抓捕: 8個抓捕組 60多名警力布控 5月31日19時許,在前期排查線索固定證據的基礎上,鯉城警方召開緊急會議,制定周密的抓捕方案。60多名精干警力在市公安局有關部門的配合下,分成8個抓捕小組,每個抓捕小組6名民警,對嫌疑對象實施收網行動。 21時許,各抓捕小組到位,對嫌疑對象的住所進行布控。長夜漫漫,在夜色的掩護下,民警們耐心等候行動指令。這時,蹲守在重要嫌疑對象張某詳、張某成父子家周圍的民警發現,張某成的車不在附近!民警們立刻搜索行蹤,在中心市區美食街發現了他的車。原來,其正和朋友喝酒。6月1日凌晨零時許,在確認了張某成的具體位置后,專案組民警將正在喝酒的他抓獲。被抓時,他還說:“我在喝酒,又沒犯什么事。” 1日凌晨1時許,時機成熟,各抓捕小組民警同時出擊,分別在鯉城區舍人巷一租房、豐澤區環清路一租房、泉秀街陽光麗景一租房等地抓獲6名涉案犯罪嫌疑人。當從睡夢中醒來,發現自己被抓時,犯罪嫌疑人席某浪等人還稱“我做的是正當生意,已經做了好幾年了”。 落網: 7人被刑拘 涉嫌尋釁滋事罪 經連夜審訊,犯罪嫌疑人張某詳、席某浪、周某年、何某能等人如實交代2015年至今年5月,在鯉城區浮橋街道金色外灘小區,多次對小區在裝修的業主進行恐嚇、威脅、毆打,強迫業主購買嫌疑人的水泥、沙、磚頭,并強迫業主雇嫌疑人進行搬運、敲墻,從中獲取暴利的違法犯罪事實。 目前,犯罪嫌疑人張某成、張某詳、席某浪、周某年、何某能、龔某平、金某平等7人已被鯉城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深挖之中。 交代: “軟暴力”威脅 遇不聽話即教訓 “江西籍的張某成與老鄉席某浪各‘投資’50%,合伙經營金色外灘小區7棟住宅樓的沙、水泥、磚頭等建材生意。張某成雇父親張某詳幫他看工地、經營建筑材料生意,席某浪除了共同經營建筑材料生意之外,還召集老鄉金某平、龔某平、周某年、何某能、陳某某等人一起做搬運、敲墻生意。”林炳成介紹,他們每天一大早就來到小區,全天候盯著各自負責的住宅樓,看哪個業主要開始裝修。每天早晨,他們還會碰頭,通氣一下接單情況。席某浪的一本記賬本中,詳細記錄了277戶業主購買建材的數據。 “看到有業主開始裝修,他們就主動上門,讓業主向其購買水泥、沙等,”他說,如果業主不同意,他們就威脅、恐嚇業主,實施“軟暴力”。5月10日,他們得知業主陳先生執意要自行購買建材并敲墻、搬運,經過集體討論,他們認為“如果放任他自己做,被別人知道了,以后生意就不好做,要教訓一下他”,金某平花費2000元雇傭兩名社會閑散人員,持棍毆打陳先生。 對話 嫌疑人:每天跑工地 嚇唬不同意的業主 昨日下午,記者在鯉城公安分局辦案中心審訊室見到了嫌疑人之一的金某平。“前年12月,老鄉張某成讓我來金色外灘做搬運生意。我就承包了一期的50套房。”他說,今年自己又承包了二期的24套房。不過,承包的74套中,至今也只有30多套開工。 “每天都在工地跑,看到業主來看房子了就會跟他們談,遞一遞名片,也有業主直接打電話過來的。如果有業主不同意,會叫幾個搬運工一起嚇唬一下。”他說,之所以雇人毆打陳先生,是因為陳先生態度不好,他們想教訓他一下,也算是對其他業主的震懾和警告。 “根據面積大小,一期搬運費為2200元到4000元不等,二期因工程相對復雜一點,價格是3000元到6000元。”他說。 提醒 警方:遇不法侵害 應及時報案 “警方決不允許類似‘沙霸’等惡勢力在鯉城存在,發現一個堅決打掉一個,絕不手軟,我們有能力有信心維護好鯉城一方平安!”昨日,陳愛民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希望廣大市民朋友,在遇到不法侵害時要及時向警方報案。 警方提醒,在金色外灘小區內強賣沙、水泥、磚等建筑材料的江西籍犯罪嫌疑人團伙已被鯉城公安分局專案組抓獲,業主如果有被強賣建筑材料、被威脅或毆打等,可撥打鯉城公安分局刑偵大隊電話22202218或李警官13959899200,警方將保密業主相關信息,且保護業主的安全。 部門 市住建局:約談房企及物業 提出“三不”要求 5月31日,因存在“沙霸”、“搬霸”的現象,泉州市住建局約談了被曝光的新開發小區房企和物業公司相關負責人,明確提出“三不”要求。一、不得阻止小區業主自主購買建材或裝修,不能設定條件阻礙其進場裝修,不能強買強賣。二、不得在小區內經營任何與建材、沙石相關的業務,不能在小區內出現各類建材廣告。三、小區不得變相高價攬租,小區項目經理或保安不得收取任何進場費。 市住建局相關科室負責人表示,“沙霸”、“搬霸”的問題由來已久,已成為一個社會問題,需要公安、工商、物價、住建部門聯合整治。“安海鎮金沙城安置房小區的做法就值得推薦,由公安部門牽頭,聯合多個部門,聯合打擊‘沙霸’、‘搬霸’。” 當天,住建部門已責令限期3個月整改,若整改不力,他們將會同公安、檢察部門,啟動倒查追責制,對參與“沙霸”、“搬霸”的房企或物業公司的相關工作人員和房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下階段,住建部門將對各個小區進行巡查暗訪,查實一個依規處罰一個。 物業協會 倡議抵制沙霸 36家單位響應 為了提升物業管理行業形象,打擊物業小區的“沙霸”、“樓霸”強買強賣現象、損害業主利益問題,3月21日,泉州市物業管理協會發出抵制“沙霸”、“樓霸”倡議書,希望會員單位能積極響應。 該倡議書提到,物業服務企業不收取沙、土買賣進場費用或場地使用費用;加強內部管理,設立企業24小時監督投訴熱線;物業服務中心不在小區紅線內公共場所提供任何擺放沙土、水泥的攤點;加強內部宣傳語教育,嚴令物業服務人員不參與、不引導、不指定、不介紹沙土、水泥買賣等。 截至目前,泉州市物業管理協會120家會員單位里,有36家單位已在倡議書上蓋章。 回顧 “沙霸”價格高 按“潛規則”進場 在前期的暗訪中,記者了解到,雖然各個小區“沙霸”的報價不一,但仍然比市場價格高。以金色外灘小區的“沙霸”為例,金鳳石水泥一包28元,比市場價高出1元至2元,沙子一立方米比市場價高出20元,磚一塊0.5元,比市場價高0.1元左右。而且建筑材料不找小區的“沙霸”購買,材料要么無法進入小區,要么進入小區時受到諸多限制,甚至材料莫名其妙地變少。 在冠亞凱旋門小區賣建材的王某及老王透露,他們歷經競爭,前后花了300萬元才得以“進場”。老王稱要按照“潛規則”行事,每個行業都有“行規”。曾經幫一個“沙霸”團伙打工的阿宇(化名)介紹,一般“沙霸”、“搬霸”要入駐某一小區,一定得打通各種關系,尤其是要給物業公司好處,就不愁拿不到業主的電話號碼。 鏟除“沙霸”生存的土壤 近期,金色外灘小區業主被“沙霸”打傷的事件,經本社曝光后,警方迅速行動,重拳出擊,打擊了“沙霸”的囂張氣焰。 法治社會,豈容“霸道”!警方果斷出手打擊“沙霸”,不僅給老百姓“出了口氣”,更是對“維護社會穩定、促進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職責使命的堅定履行。 客觀地看,“沙霸”這一頑疾并非泉州獨有,也并非“新鮮事”。許多城市都掀起過打擊“沙霸”的專項行動,但往往陷入整治過后又回潮的尷尬,打擊“沙霸”幾成“打地鼠”游戲。因此,我們在為警方雷霆出擊點贊的同時,也要防止“沙霸”回潮,要從根本上鏟除“沙霸”滋生的土壤。 對癥下藥,方能根治頑疾。“沙霸”的癥結在哪?無非暴利驅使!這條利益鏈中,“沙霸”只是外露的一環,是誰給了他們“霸道”的底氣,值得深究。縱觀“沙霸”,其背后多有物業的影子,一些甚至在背后充當保護傘,結成利益鏈、形成潛規則。在部分樓盤,當地的村霸甚至黑惡勢力也插手其中。多種勢力相互勾結,沆瀣一氣,形成一條盤根錯節的灰色利益鏈,這才是“沙霸”滋生的溫床。因此要徹底鏟除“沙霸”,不可能只靠某一部門“一肩挑”,要多部門齊抓共管。 打擊“沙霸”很難畢其功于一役,一陣風的執法只是治標不治本。多部門齊抓共管,建立長效機制,斬斷灰色利益鏈,鏟除“沙霸”生存的土壤,才是解決之道。公安部門應加強對新交房小區的日常巡查,排除隱患;住建部門也要強化對物業公司的監管,對縱容“沙霸”且情節嚴重的,該取消資質的就立即取消,同時督促新建小區在交房之后盡快成立業委會,近距離監督物業公司;一旦發現物業等與“沙霸”存在金錢交易的線索,司法部門更要及時介入,追究刑責;工商等市場監管部門,在依法打擊欺行霸市的同時,還可著力培育健康的砂石市場,用市場手段讓“沙霸”失去逐利空間。 各部門除了擔起各自的職責外,還須加強溝通協作、聯合執法,建立常態化的工作機制。在遠郊及新交房小區等“沙霸”出現幾率較高的區域,實施常態化的綜合管理,通過加強巡查、公布舉報電話、部門聯動出擊等手段,對“沙霸”實行露頭就打,讓其無所遁形,失去生存空間。 總而言之,“沙霸”能滋生發展,靠的是灰色利益均沾的潛規則,鉆的就是監管疲軟的空子。除惡務盡,有關部門應切實擔起責任、齊抓共管,將其當作黑惡勢力用雷霆手段打擊,靠長效機制根治。我們為警方拿下“沙霸”點贊,同時,也期待各部門聯手,從源頭上徹底鏟除“沙霸”生存的土壤,去掉這顆毒瘤。一言蔽之,法治社會,和諧泉州,豈容“霸道”。 □允中 相關鏈接 牟取非法利益 犯強迫交易罪 為獲取非法收益,甘肅省蘭州市3名男子采用威脅、恐嚇的手段強迫裝修工人和小區業主購買他們提供的高于市場價格的沙子和水泥,并接受其提供的搬運服務,3人以此獲取非法收益56523元。去年9月,蘭州市安寧區法院審理后認為,3名被告人為牟取非法利益,共同以暴力、威脅等手段多次強迫他人買賣商品和接受服務,其行為均已觸犯刑律,構成強迫交易罪,分別對他們判處兩年至兩年六個月不等的有期徒刑。 暗中協助“沙霸” 物業受罰20萬元 海南省海口市部分小區存在“沙霸”搶占地盤獨家供應裝修材料,暗中通過加價、減量等手段侵害業主利益,小區物業因為收取了保證金或“沙霸”的返利,往往不予過問甚至暗中協助“沙霸”。2014年4月,海口工商部門依據相關規定,責令海口金碧·大地豪庭小區物業海南佳宇物業服務有限公司立即停止違法行為,處以20萬元的頂格處罰,并將其違法行為通過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社會公示。如再發生類似行為,工商部門還會將其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和經營異常名錄,進行多部門聯合懲戒,直至吊銷企業營業執照,對企業法人進行信用懲處。 來源:泉州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