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端午旅游去哪兒? 端午節假期,中東部不會有35℃以上的天氣,南方降雨范圍東擴加大。根據中國氣象局發布的服務提醒,東北、華北及西北地區五大連池、太陽島、承德避暑山莊、華山等景區多陰雨天氣,對旅游出行影響較小。江南、華南、西南地區東部的景區需防范強降雨、雷電及強對流天氣對旅游出行的不利影響;廣東丹霞山、湖南韶山、江西井岡山等山岳型景區受強降水影響,易引發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災害,旅游出行風險大。 4.為啥午后愛下雨? 上周末天氣跟玩變臉一樣,上午艷陽高照,午后開始變天,短時強降水、雷雨、大風,上周六泉州市區還下了冰雹,6個區域站的雨下到了50毫米以上,以洛江服務區的84.8毫米最大。 雨下那么大,一是因為溫度高,二是西南暖濕氣流太強盛。溫度高,白天溫度不停累積,到午后最高溫都攀上30℃以上,為對流天氣提供了能量,再和暖濕氣流一觸發,就孕育了強對流。炎熱的夏天,午后這樣的強對流天氣很常見。 □說節氣 芒種開啟猴年馬月 今年的芒種逢農歷五月,值得嘮的東西可不少。 農歷五月的別名是“皋月”,“皋”就是指濕氣。古時,人們按農歷把一年十二個月依次叫做: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農歷五月就是仲夏。而今年的農歷五月又更特別了,因為它還可以叫做“猴年馬月”(詳見本報6月4日A14版“微解讀”)。 說節氣的主角芒種,兩件很風雅的事兒可以和大伙分享。 一件是祭餞花神。《紅樓夢》中有“尚古風俗:凡交芒種節的這日,都要擺設各色禮物,祭餞花神,言芒種一過,便是夏日了,眾花皆卸,花神退位,須要餞行。”芒種時節,要送別百花,期待來年春天。 另一件風雅事就是“煮梅”,這個習俗據說夏朝就有了。煮梅的方法有很多,最簡單的一種,是用糖與梅子一同煮來吃。新鮮煮好的梅漿非常酸,很難入口,關鍵是要加重糖。冷卻后,把梅漿分裝進各種玻璃瓶里,放冰箱。嘴饞的時候吃一碗,酸酸甜甜,很有夏日清新的感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