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宮謎團】 耗時22年建造 雙塔下有地宮? 眾所周知,如今的東西塔是宋代時建造留下的石塔。從宋紹定元年(1228年)到嘉熙元年(1237年)竣工,西塔耗時10年;從嘉熙二年(1238年)到淳祐十年(1250年)告成,東塔耗時12年。如此算來,東西塔建造工程前后共22年! 泉州學者王寒楓曾稱,東西塔是我國最高也是最大的一對石塔,在造型規制和建筑結構方面,還不曾有什么石塔能超越它。作為佛教石塔,東西塔仿佛披著一件神秘的紗巾,雙塔內部和地下究竟是什么樣的,不少專家學者心中也是謎團重重。 “傳說東西塔下有地宮,里面藏著很多寶藏……”民間關于東西塔的地宮有很多傳說。1980年起進入開元寺擔任園藝工的蔡其呈認為,東西塔下面肯定有地宮,而且很大、有很多寶藏,“1982年倒下的阿育王塔,里面都有很多寶貝,更何況是東西塔!” 蔡其呈說,1982年一場大臺風吹倒了開元寺大殿前的一株古榕,倒下來的榕樹壓倒了大殿前兩側的一對阿育王塔。阿育王塔被認為是舍利塔,里面裝有佛像、古銅鏡、佛經,“底柱有唐朝佛經”。 2009年,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的專家嘗試為西塔“治病”時,曾向記者介紹:“塔心應該是實心的,里面一般有舍利子、經書以及佛像之類的東西。” 【施工傳說】 黃永玉著書稱 建塔挖了數萬土方 身高約50米的雙塔,當年建造時是如何把巨大的花崗巖石砌起來的?舊時傳言,建造東西塔需要許多土石,涂門街就用來承載儲存建塔土方。然而,關于東西塔的建造過程,民間眾說紛紜。 著名畫家黃永玉大師,年輕時曾在泉州安溪、德化等地求學,并在開元寺與弘一法師有過一面之緣。他在自傳體長篇小說《無愁河的浪蕩漢子·八年》中有這樣的描寫: “蓋塔之前為了打基礎,挖了幾萬土方,弄成兩口二三十米深的大坑,坑底一層層用花崗巖壘到地面。工程沒搭腳手架,只將周圍的土方夯成寬闊的、平坦的斜坡大圓圈,雕刻好的石料用推車運上去裝砌。 塔身越砌越高,平坦的運石斜坡圓周越大,原來挖出的上萬土方不夠了,向南安那邊要求幫助。 工程一天一天地進展。遠遠望去,最后兩座臨近完成的大石塔讓兩座大山埋在土堆里頭。推開兩座大山,露出高插云際的東西塔,運走的泥土變成從北到南五里長的涂山街?!?/p> 【地基考究】 外圍地質分四層 塔基埋深約2.5米 關于雙塔的地宮,專家們至今沒有定論。但是雙塔的地基,國家有關部門曾在1977年和1986年先后兩次探測過。 王寒楓的《泉州東西塔》中記載:1977年9月,福建省交通規劃設計院地質隊采用回轉式鉆機(SH-30型)進行鉆探。1986年3月,國家地質局地質研究所采用最新的雷達探測器對東西塔的地層進行了掃描。 “兩次勘查的結論基本一致,均認為兩塔外圍地質淺層結構可分為四層:第一層為人工填土,第二層為黏土,第三層為亞黏土,第四層為風化殼。離地面20米以下為花崗石基巖?!?/p> 王寒楓稱:由此可知,東西塔的地基為黏土層,基礎埋深2.3-2.5米。這樣的地基持力層為硬塑老黏土,工程性質良好,強度高,壓縮性低。 “東西塔的基礎建立在這樣的地質結構上,整體塔身的荷載穩定性是極為可靠的?!蓖鹾畻髡J為,由于歷史資料的欠缺,雖有探測報告,但對東西塔的地基工程結構還是很模糊的,要窺知它的“真面目”,只有等待以后的機會了。 |
- 2016-07-25泉州東西雙塔“身高”有玄機 塔高以周長為比例標準
- 2016-07-26梁武帝與唐三藏西塔“對拜” 西塔有只猴東塔有頭豬
- 2016-07-26泉州網友講述與東西塔的故事:他將雕刻微縮版東西塔
- 2016-07-27老照片追憶雙塔往事:東塔下攻炮城 只辦一屆成絕響
- 2016-07-27【老攝影家鏡頭】那些年·東西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