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土的原始瓷殘片 器物制作工藝較復雜或非尋常人家所用 半個多月的考古發掘,探方出土較多原始瓷標本。“這是個原始瓷罐,釉已經脫落,釉痕仍在,呈灰色”,張紅興指著一塊塊瓷片解釋,“這是條紋,這是弦紋……” 經分析,古窯址和探方出土的器物多采用貼片法分段制作,呈灰色或黃白色;釉多呈青灰,部分略偏褐或泛黃;紋飾有條紋、網格紋、戳點紋、鼓釘紋、幾何紋、水波紋等。 發掘中,考古人員發現出土的工具類器物奇特,張紅興認為,這些刀狀工具是從廢棄的器物上剝離出來,并成為生產、生活用具。 中國古陶瓷學會副會長、福建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栗建安此前表示,不少標本顯示有明顯分段制作痕跡,證明當時工藝已較復雜,能制作較大器型,而大器型有多種紋飾的原始瓷器,在當時可能不是普通人家都能用得起的。 泉州市考古隊透露,下階段將繼續清洗瓷片、整理資料、繪圖、選出標本,同時還將在周邊山坡進行調查與勘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