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月15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鄭璜 張靜雯)“堅持開放發展,力爭在建設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上走在前頭。抓住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機遇,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著力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 近年來,福建海絲核心區建設已呈現出全方位高質量發展的良好態勢。圍繞落實好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海絲核心區建設提升行動八大工程,讓“一帶一路”這幅“工筆畫”更加細膩精致,代表委員紛紛建言。 做強“絲路海運”,構建合作新樞紐 為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福建在全國率先提出“絲路海運”項目。項目運行一年多來,品牌效應初顯,對如何加強“絲路海運”的整體規劃、提升輻射內陸能力等,代表委員獻計獻策。 省政協委員、廈門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吳崇伯認為,應堅持企業主導、政府引導,依托已成立的福建絲路海運運營有限公司,建設“絲路海運”開放共享合作平臺、加快“絲路海運”服務標準的落地實施及“絲路海運聯盟”的構建,吸納國內外相關港口、航運企業參與“絲路海運”平臺建設。政府職能主要聚焦于“絲路海運”總體規劃、政策支持、資金融通便利、人才培養等方面。 農工黨福建省委員會建議,要加強陸海資源整合,加快晉江、龍巖、三明、武夷山等陸地港建設,依靠公路、鐵路、水運對接內陸省份業務網點和陸地港,增強港口攬貨集聚能力。加強與中西部重要物流節點城市合作,發展海鐵聯運。圍繞物流鏈全流程,強化運輸、倉儲、配送、檢驗檢疫、通關、結算等環節高效對接,提供一站式綜合服務。 “去年以來,泉州港口積極融入全省‘絲路海運’戰略,‘買全國、賣全球’的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和泉州外向型經濟發展呼喚更便捷的海上運輸通道。”省人大代表、石獅市市長黃春輝建議,各級各有關部門在航線拓展、國際中轉、多式聯運、倉儲物流等方面給予支持,推動泉州與海絲沿線國家在港航領域的合作向精深發展。要加快主要港區大型集裝箱碼頭、深水航道和錨地建設,完善港區碼頭配套設施,提升主要港區規模和功能。同時,鼓勵大型航運企業采取投資、股權合作等方式,積極參與海絲沿線國家港口的開發運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