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非遺雅集人才之家“授牌儀式 ”劉伯怡 攝 推動茶香瓷產業融合發展 品茗需要用到茶具,要品一杯合心合意的茶,除了要有一泡好茶,一個好的喝茶環境,必不可少的就是一套和好茶相呼應的茶具。 “我這兩年一直想做一泡特殊的茶,命名為‘金龍1989’,而好茶配好杯,配清香型這款茶的茶杯我已經做好了,濃香型這款茶的茶杯我正與德化的陶藝大師聯系制作。”安溪鐵觀音大師、舉源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金龍說,德化的中國白陶瓷茶具,不僅質地上可以很好地襯托茶湯地色澤,而且其瑩潤光潔更是可以很好地呈現茶之幽香,所以中國白陶瓷茶具是品茗地不二之選。這也正是陶瓷文化與茶文化的相互融合、展現。 除了與德化的瓷器合作外,劉金龍也希望可以與更多的非遺大師合作,跨界融合,實現互惠共贏。 鐵觀音,是海絲之路的重要商品,也幫助安溪從“全省最大國定貧困縣”變身為“全國百強縣”。今天,安溪鐵觀音依然漂洋過海走向世界,已在46個國家和地區進行商標國際注冊。德化瓷是最早參與外銷的中國瓷器之一,而且數量巨大,世界各地海域的古代沉船中,幾乎都有德化瓷現身。今天的德化,依然是中國最大的工藝瓷生產和出口基地,全縣80%陶瓷產品出口190多個國家地區。永春篾香是一項傳承了300多年的傳統制作技藝,明末清初,一些阿拉伯人后裔開始在永春制作篾香。在阿拉伯商人后裔代代相傳的制香手藝之下,別具一格的“永春香”暢銷海內外。在東南亞地區,神廟佛堂里每3支香中,就有1支來自永春。 如何更好地實現茶香瓷三大產業跨界融合發展? 安溪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安溪的茶、德化的瓷器、永春的香是泉州的三大文化名片。安溪、永春、德化縣自古以來,地緣相近、文緣相承、商緣相連、人緣相循,人才和產業交流往來密集,我們也通過發揮非遺人才優勢,積極推動茶產業與香瓷等涉茶行業深度融合,促進茶葉與茶外延產業良性互促發展,傳播普及茶文化,拓展茶功能,延伸產業鏈,提高茶產業綜合效益。 為加強區域協作,最大限度統籌發揮安永德三方的人才資源優勢,全力推進在人才產業融合、培育引進、學術交流等方面的合作。安溪、永春、德化還簽署了區域人才協作框架協議,推進三方在扶持安永德產業合作方面共同發力,聚焦茶、香、瓷等產業的合作共融,建立成熟、有效、合理的產業合作機制等方面的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