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情茶室。安溪縣委報道組 供圖 自我革命 深挖矛盾肌理 “住建局專家的講解,讓我打消了一直以來對自家房子‘平改坡’的疑慮,政府還給補貼,真是太好了?!苯?,城廂鎮經兜村“民情茶室”里,村民孫才龍高興得合不攏嘴。他的開心事得益于縣里設立的“民情茶室”。 為了更好的收集民意,匯聚民心,自去年8月以來,安溪已在全縣設立210個“民情茶室”覆蓋252個村,直接聯系服務3萬多名群眾,收集群眾意見建議262條次,通過“一杯清茶”與群眾拉家常、話里短,打通鄉村治理最后一公里。 以百姓心為心,是黨的初心,也是黨的恒心。為此,安溪對標對表初心使命,以群眾意見找準問題癥結,以人民是否滿意、群眾是否認同作為根本標準,找準、研透、剖深問題,推動“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發自內心、成為自覺。 敞開大門“找”??h四套班子成員緊盯解決影響和制約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加快“四個安溪”建設“選題”,結合分管領域,確定25個調研課題,采取四不兩直、駐村蹲點、解剖麻雀等方式深入村居一線、企業項目,面對面聽民聲、解訴求、談對策,收集意見建議800多條。 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日益加快,安溪縣部分社區逐漸出現人口增多、人員多樣化、管理難度增大等情況。在主題教育開展過程中,安溪推行“黨員樓長制”,組織引導小區黨員主動參與社區管理服務,當好小區治理“紅色助手”。 下足功夫“研”??h四套班子領導緊扣調研課題切片分析、深挖肌理,形成高質量專題調研報告25份,梳理出有價值的對策措施65條,成功轉化51條。全縣各級黨員領導干部也圍繞一些工作難度大、群眾反映強烈、帶有普遍性的問題,深入調查研究,提出對策建議,拿出具體抓手,為“改”打下了堅實基礎。 刀刃向內“剖”。按照“四個對照”“三個擺進去”要求,正視問題差距,把問題找實、把根源挖深。采取自己找、群眾提、集體議、上級點等方式,用“小問題”檢視“大改變”,梳理檢視問題清單1210條,專題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嚴肅認真、辣味十足,僅去年12月3日在縣委常委班子召開的專題民主生活會上,班子成員相互就提出146條批評意見,達到紅臉出汗效果。 為進一步暢通群眾監督的渠道,安溪在縣人民廣場設立主題教育巡禮展示長廊,依托安溪報、安溪電視臺、安溪發布等開設專題專欄,集中亮曬縣、鄉、村三級整改進展情況和“民生承諾清單”,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在手機上就能知悉了解、點評留言。 全縣各級領導班子成員紛紛沉入基層,在項目現場、生產一線、城市車站市場、農村田間地頭……與群眾緊密靠在一起,了解實情,記錄建議,尋找科學決策、解決問題、推動發展的“鑰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