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2月7日訊(通訊員 吳清遠)這是一個危機突襲的春天,疫情使人們的心頭蒙上陰影。這是一個勇士涌現的春天,英雄壯歌激蕩著人們的心扉。 越是風急浪驟,越需要挺起民族脊梁;越是危難關頭,越能體現戰斗堡壘;越是關鍵時刻,越能彰顯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連日來,在防控疫情斗爭第一線,泉州市安溪縣3.7萬黨員,沖鋒在前、勇挑重擔,為“護航”生命鏖戰,最直接、實際、具體、生動地踐行初心使命,以先進本色和敢于斗爭的精神,以不畏艱險和不怕犧牲的實際行動,構筑了疫情防控“紅色堤壩”,彰顯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的政治自覺,展現了當代共產黨人的英雄本色。 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一個黨員就是一位戰士。黨旗在茶鄉飄揚得愈加鮮艷,堅強組織領導下的廣大黨員挺起了這山座城的脊梁,織就了一張張多層次、全方位的防控網,構筑起阻擊疫情的堅固屏障。鮮紅的黨旗,在特殊的戰場上高高飄揚!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修我戈矛,與子同仇。疫情防控工作處正在最緊要時期,全縣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要繼續沖鋒在前,時刻繃緊防控這根弦,打牢壓實政治責任,拿出安溪作為,扛起安溪擔當,努力把工作做實做細,讓群防群治、阻擊疫情的這盤‘棋’密不透風,以責任筑牢疫情防控的鋼鐵長城,交出疫情防控工作的合格答卷。”安溪縣委書記高向榮殷殷期望。 以疫情為令 ——一線指揮打硬仗 人民高于一切,生命重于泰山。 這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戰役,誰來率先扛起這份沉甸甸的責任?是黨員,是各級領導干部。生命至上的理念,匯聚成萬眾一心的抗疫行動。關鍵時刻的重要部署,是責任的擔當,是力量的彰顯,疫情防控號角的吹響。 緊接著,一張防控大網迅速鋪開…… 1月23日上午,安溪縣委書記高向榮,代縣長吳毓舟召開全縣防控工作會。高向榮強調,要按照“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要求,堅決落實防控措施,強化監測篩查、應急救治、嚴管防控、輿論宣傳、值班值守;下午,吳毓舟主持全縣防控工作會,要求精心組織、周密安排,確保各項防控措施抓早、抓深、抓細、抓實,確保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1月24日17:30,吳毓舟對防控工作進行再部署。 1月25日,農歷大年初一。高向榮到蓬萊等地檢查防控工作,看望干部職工。 1月27日,吳毓舟到官橋鎮、疾控中心等地檢查防控工作落實情況。 …… 20多次專項研究部署會議、200場四套班子實地檢查、200次防控指揮部各工作組會商、25萬份宣傳單、4231條條幅標語、373萬條防控疫情公益短信——數字枯燥卻有力詮釋著細心與決心,充分證明了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沉著應對。 鏖戰正急,黨員領導干部這一關鍵少數必須得力。什么叫領導?“領”就是帶領,走在前、干在前,身先士卒;“導”就是引導、教導。只有“領”好了,“導”才能起作用。 農村,疫情排查鄉不落村、村不落戶、戶不落人; 城區,公園、車站、飯店阻斷集聚; 企業,工地、廠房、車間、班組全部納入防控范圍…… “沖鋒在前”永遠是共產黨人的精神基因。哪里有疫情蔓延的渠道,哪里就筑起抗擊的銅墻鐵壁,黨旗在洗禮中愈加鮮艷。廣大黨員干部用智慧和勇氣詮釋著初心與使命,用誓言與行動感染著身邊的我們:堅定、堅持、堅強!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這句微信朋友圈里很火的話,撫慰著焦慮忐忑的我們。 春天是希望,希望就是春天。在這個季節輪換的日子里,人們正越來越真切地感受到希望的力量: 這力量,源自黨中央和省市縣委堅強有力的領導; 這力量,源自面對疫情,縣四套班子領導志靠前指揮,始終戰斗在防控一線; 這力量,源自各鄉鎮黨員干部,身先士卒,迅速行動,以雷霆手段落實落細防控措施,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 這力量,源自各部門,各司其職、通力合作,全面進入應急防控戰斗狀態; 這力量,源自各村居兩委,分頭分片包干、登記排查、宣傳引導; 這力量,源自縣鄉村三級聯動,全力構建群防群治、聯防聯控的防控網; 這力量,源自全縣1443個黨組織,構筑起一個個堅強的堡壘,織密疫情防控工作“保障網”。 這力量,源自廣大紅色先鋒,危難之際顯身手。 疫情防控既是一次大戰,也是一次大考。“戰‘疫’打響后,各級各部門精準施策,按照監測篩查、隔離救治、管控預防、物資保障四到位,全面落實一級響應,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吳毓舟擲地有聲。 休戚與共,風雨同舟。疫情驟臨,全縣黨員干部群眾選擇共同面對:舍身忘我、分秒必爭,以實際行動詮釋眾志成城;團結一心、守望相助,用青春和生命演繹人間大愛;以高昂斗志、堅韌毅力,熔鑄起這場防抗斗爭的強大精神內核。 以黨組織為核心 ——群防群治筑防線 把初心寫在行動上,把使命落在崗位上。這樣的觀念,深深地植根在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的頭腦。 安溪縣委組織部先后發出“行軍令”和“抗擊疫情 黨員先行”倡議書和《發揮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為打贏防控戰提供組織保證的通知》《關于開展疫情防控作一線識別領導班子和干部工作的通知》,號召全縣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充分發揮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做到提高思想認識、響應組織號召、爭當防疫表率、動員群防群控、開展志愿服務、強化動態監督、做好宣傳引導和維護市場秩序“八帶頭”。 這是一次力量與愛心的凝聚,一面面黨旗仿佛征集令。危難面前,基層黨組織猶如強大的磁石,構筑起抗擊疫情的鋼鐵長城;關鍵時候,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充分體現。 大年初一,公務大樓201,防抗指揮部“一辦六組”臨時黨支部正式成立,沒有慶祝春節的鞭炮聲,這群“不回家的人”,有的只是鏗鏘有力的誓詞和隨叫隨到的使命擔當。 蓬萊鎮黨委政府立足實際,從嚴落實“佛事不辦、喜事延辦、喪事簡辦”要求;八馬茶業黨委協調公司向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捐贈人民幣200萬元;公安、城管、執法、文體等單位黨組織組成聯合執法組,對涉眾聚眾活動明察暗訪;教育局黨組在全省率先實現遠程線上直播教學。 浙江、上海等安溪商會黨支部第一時間捐贈口罩和愛心款、蘆田鎮三洋村黨支部組織老黨員成立宣傳勸導隊、城廂鎮墩板村黨支部要求湖北返安人員主動在朋友圈“亮相”、官橋鎮善壇村黨支部利用黨務村務公開平臺發布疫情防控知識;湖頭小吃同業公會黨支部要求會員不準為大型聚會活動提供餐飲服務。 “兩新”組織黨員“生力軍”作用正在彰顯:凱鷹電源黨支部協調公司對外來工帶薪休期、寶龍廣場聯合黨支部協調寶龍集團初一至初九租金減半。全縣已有193家企業成立黨員疫情應對小組,800多名黨員返廠落實防疫措施。 “疫情是魔鬼,我們不能讓魔鬼藏匿。”與疫情較量,基層黨組織奮勇爭先。據統計,全縣21個黨員突擊隊、61個先鋒隊、528個服務隊到一線防控疫情,勸阻取消民俗活動900多場、婚事延辦100多場、喪事簡辦50多場,發放宣傳手冊3萬多份。 …… “越是風急浪驟,越需中流砥柱。鮮紅的黨旗,凝聚著黨心民心。堅強的堡壘,成為抵御疫情的中堅。”安溪縣委組織部部長陳友愛深有感觸。 以黨員為引領 ——嚴防死守戰疫情 疾風知勁草,烈火煉真金。越是關鍵時刻越能檢驗初心使命,越是勇毅擔當越能看出黨性成色。從革命年代黨員在生死考驗前威武不屈,到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的建設探索時期,再到發展才是硬道理的改革開放新時期,共產黨員始終沖鋒在前,用信仰之光照亮奮斗征程。疫情當前,崗位就是戰壕,黨員就是戰士,“一切為了人民”不能停于口號,“執行黨的決定”不能流于表態。逆行而上,黨旗更紅黨徽更閃。 兩個微小的細節,感人至深—— “我2003年在魁斗鎮政府擔任計生辦主任,參加過抗擊非典,我有經驗,又是黨委負責人,理應帶頭值守!”除夕夜、大年初一,當大家都還沉浸在萬家燈火的溫暖與親人團聚的喜悅中時,湖頭鎮黨委書記李瑞謙辭別家人,奔赴一線調度。“兒子,疫情就是軍令,爸爸是共產黨員,就得沖鋒在前。壓歲錢,我過幾天再補給你。”除夕夜,李瑞謙給讀初一年的兒子發了這條微信。 黨員的堅守,是一種精神,而關鍵時刻的“逆行”,更是一種勇氣。 病毒危險不?危險!上不上?上! 修我戈矛,與子同仇。病毒再危險,黨員也得挺身而出。大年初三,縣中醫院支部書記黃海松請纓赴武漢前線。“作為老黨員,我不上誰上?”他云淡風輕。 一段的傷感對白,觸動心弦—— “這是我畫的全家福。這是媽媽,這是我。”“為什么落了你爸爸?”“哎呦,我快記不清爸爸長什么樣了。”“唉!”這是近日蓬萊鎮鎮長陳培源妻子肖金華和女兒陳可靖的一段對話。從大年三十起,他就堅守一線,帶領黨員干部進村入戶,僅勸導取消喜宴就達35場。 這些奮戰疫情一線的黨員們,也為人子女、為人父母,也有溫馨小家、親密愛人。但疫情肆虐,無論是老黨員,還是年輕黨員,都舍小家為大家,沖鋒在前,都用行動詮釋著忠誠與擔當。 2月4日,雨,12—14℃,立春未入春,濕冷需春捂。看到村支部書記林輝穎送來了4500個口罩, “猶如立春行雨、冬日暖陽,迎來甘霖和溫暖。”劍斗鎮東陽村村民歡聲雀躍。 大事難事見擔當,危難時刻顯本色,類似的紅色先鋒不勝枚舉。白瀨鄉黨員黃錦坤訂婚延后,為疫情防控“讓路”;市派駐官橋鎮善壇村第一書記吳長慶,放棄休假,堅守村子;時代廣場黨員樓長謝俊藝、陳亞圖,組織小區對電梯消殺;原來在部隊工作、參加過98年抗洪搶險長坑鄉黨委副書記陳順波,變身戰“疫”斗士,摸排出193名湖北返鄉人員。 “黨員就應該帶頭!”“我是黨員我先上!”……這些樸實無華、鏗鏘有力的話讓人感受到黨員的樣子。這聲音,是茶鄉赤子對黨的忠誠誓言;這聲音,感召著越來越多的人聚集黨旗下。“滄海橫流顯本色,烈火淬煉出真金。疫情面前,黨員是擋風墻,是主心骨,是暖心的篝火,是堅定的力量。”安溪縣委副書記莊稼祥形象地比喻道。 蓬萊鎮嶺南村支書張文藤,扎根抗疫一線,連老母親最后一面都沒見上;恒美村支書王燕群大年三十,排查出26名與患者親密接觸者;虎邱鎮金榜村黨員林秋元變自家送貨車為宣傳車;長坑鄉黨委副書記陳順波憑著有軍人的應急經驗,制定精準措施,摸排出湖北返鄉人員193名;湖頭鎮上田村黨員林小麗,服從大局,簡辦父親喪事…… 一組組鏡頭,令心靈震撼;一幕幕場景,讓淚眼模糊——隨處可見一個個堅毅無悔身影,春寒料峭中依然熱血沸騰,成為這個冬天最動人心魄的風景。 黨徽閃耀,璨若明燈。萬眾一心,力能斷金。在病毒面前、在戰“疫”時刻,無數戰士堅守一線,與疫情搏斗、與險情抗爭,讓我們看到了寒冷中的溫暖,看到了這座城市向上的希望。一個個激越的音符匯成一首愛的奉獻,回蕩在鳳冠之畔、藍溪之濱。 手記 把防抗戰場場當作初心“考場” 一個支部,就是一座燈塔、一塊磁石、一顆定盤星;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句誓言,就是一份執著。 “疫情就是集結號,防抗就是動員令。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黨員;哪里疫情最重,哪里就有黨員沖鋒陷陣。”回首1月23日以來與疫魔鏖戰的日夜,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干部群策群力、聯防聯控,一線靠前指揮,干群并肩戰斗,筑起戰斗堡壘,扛起先鋒旗幟,形成了抗擊疫情的強大合力。在疫情防控一線,一個個戰斗堡壘巍然矗立,一名名共產黨員挺身而出,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書寫著對黨和人民的忠誠。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越是到勝負分水嶺,越需要咬緊牙關;越是曙光在前,越要提防麻痹思想。目前,雖然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天平,呈現出利我轉變,拐點可能很快就到來,但必須清醒認識,形勢依然嚴峻。特別是即將到來的大批人員“三返”,生產企業復工復產,防控工作將從緊急性應對階段,轉入到分類指導的常態化防控階段,面臨著新的挑戰。 古人云:“知變守常。”變就是疫情的變局,常就是防控措施。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干部要繼續嚴而又嚴細而又細抓好本轄區、本部門的工作落實。舉網以綱,千目皆張,要抓住基層這一重點和鄉村這一難點,強化網格防控,確保防控措施落到每個社區、村組和家庭,不漏村不漏院不漏戶不漏人,一對一跟蹤管理、點對點的隨訪,不留死角、不留盲區、見底窮盡,構筑起阻擊疫情的銅墻鐵壁。要氣不可泄,勁不可松,做好最壞的打算,拿出最充分的方案,準備最長期的奮戰,瞄準新問題,精準施策,抓牢阻斷這個關鍵點,守牢四道關口,防止二次感染和擴散,做到寧可過度防控、不可閃失半分,寧可備而無用、不可無備而戰,確保精準發力、箭箭中鵠不脫靶。 “疾風知勁草,烈火煉真金。”疫情防控是沒有硝煙的戰場,是檢驗初心使命的考場,體現責任擔當的練兵場,檢驗能力水平的賽場,既是磨刀石更是試金石。越是重要關頭和關鍵時刻,越能鍛煉干部和考驗干部,也越能識別既能“掄起板斧劈柴”又能“拿起針線繡花”好干部。反之,誰掉鏈子、拖后腿,甚至觸“紅線”,面臨的將是嚴肅問責。疫情防控,沒有捷徑可走,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大家必須把困難想得再充分些、形勢估計得再嚴峻些、措施備得再充足些、風險點排查得再細些、應急預案準備得再周密些,切實負起每一級、每個人的擔當,在人防物防技防上多動腦筋,用真金真火煉就真心英雄,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組織保障。 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淚流滿面;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信心百倍;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勇往直前。“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我們堅信,春天的腳步,不會因一場風雪而停下。讓我們齊心協力、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全縣一盤棋、打好總體戰,匯聚起堅不可摧的磅礴力量,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