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2月12日訊(本網記者 潘賢利 通訊員 吳清遠 謝俊毅)“截至日前,全縣已有800多名黨員參與包干樓幢,聯系服務居民3萬余戶,上報和解決實際問題3千多個,發現上報居家隔離相關線索650多條。”安溪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陳友愛表示,黨員樓長制彌補了社區治理的不足,也成為社區治理的一個新探索,在特定時間節點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主心骨、生力軍作用。 “今天小區來訪人數有多少?要做好來訪人員的體溫檢測,有沒有發現體溫高的異常情況?”昨日,時代廣場小區的保安崗亭,黨員樓長許金超正在檢查來訪登記人員表,并詳細詢問當天外訪人員體溫檢測情況。 許金超是小區里A1幢“黨員樓長”。連日來,他忙著小區的黨員開展防控疫情工作,排查小區居民和外訪人員,對小區進行全面消毒。同時,在小區門口保安崗亭配備體溫檢測儀,對每位外訪人員進行體溫檢測。 “通過樓棟查訪、微信隨訪、小區巡邏等形式,對小區業主和訪客進行全面登記排查”。 許金超說,小區保安若發現外訪人員體溫異常,會立即進行登記備案,及時上報,并截停該外訪人員。 這只是黨員樓長助力疫情防控,把好社區關口的一個縮影。連日來,該縣188名黨員樓長包干所在小區居民樓,排查信息,厘清線索,勸導群眾少出門,出門務必戴口罩;巡查摸排外地車輛和非民生店鋪營業情況,巡查小區電梯及公共場所宣傳材料是否張貼,配合協助門崗安保人員做好小區出入人員登記、監測體溫情況,施行小區半封閉式管理措施。 “一名黨員一幢樓,微信接龍我報名!”近日,一支由6名黨員組成的志愿者隊伍在時代廣場小區組建起來。隨著“三返”高峰期來臨,如何構筑“群防群治”嚴密防線?時代廣場小區在黨員樓長、縣委組織部干部陳亞圖的帶領下,開展“一名黨員一幢樓”行動,動員在冊、在職黨員認領樓幢,由一名黨員或幾名黨員認領一幢樓,包樓聯戶做好排查、防控、宣傳、互助、信息上報工作。 隔門不隔心,哪里有困難,哪里就有黨員的身影。城東社區錦繡家園小區82歲的李澄清是縣公安局退休干部,走馬上任7號樓黨員樓長后,每天在小區忙前忙后。疫情來襲時,他說,“我年紀大了,上不了一線‘戰場’,但在家門口發揮余熱,這是一個黨員必須扛起的責任!”8號樓黨員樓長王巍峰收到《一名黨員一幢樓》的倡議后,親手寫了20份《溫馨提示》張貼。 陳友愛表示,接下來,安溪縣將繼續組織“紅管家”——黨員樓長發揮好先鋒模范作用,充分調動了社區黨員、群眾參與群防群治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織密疫情聯防聯控網,守好家門口關。 |